《中国医学创新》第1o卷第11期(总第257 )2013年4月 医技与临床Yijiyulinchuang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ffllTreg细胞 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滑劲咏① 陈研② 【摘要】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Treg)细胞的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 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依据临床诊断标准,检测22例健康人、35例初诊ITP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 各组CD4 CD25;h, Treg细胞和CD4 CD25 CD127d。m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一 10、IL一2、TNF—a、IFN一 的表达水平。结果:初诊ITP患者CD4 CD25hi ̄Treg细胞、CD4 CD25 CD127dim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 对照组(P<0.O1),ITP患者血清IL一2、TNF—o【及IFN一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L一1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O1)。结论: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异常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对ITP患者应定期观察其血液中IL、 TNF—o【和IFN一 水平变化,以判断其病情变化、疗效观察。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一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1.04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 室温避光反应15 min,加入500 l红细胞裂解液,溶解红 topenicpurura,ITP)是一种儿童及青年女性常见的免疫性血 细胞15 min。完全溶血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00 g 小板破坏过多造成的一组疾病。引发ITP的原因涉及免疫、 离心5 min后,500 l PBS悬浮细胞,立即上流式细胞仪检 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近年来发现,调节性T细胞( 测并记录。(2)ITP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于 Treg)能够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其数量减少和免疫抑制功能 清晨空腹抽静脉血3 ml,取血清置一20℃保存。采用酶联免 减弱可能导致ITP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CD4、CD25 疫吸附法进行细胞因子IL一2、IL一10、TNF一 及IFN一 检测。 和CD127联合标记可以准确鉴定Treg细胞,同时检测ITP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软件,检验两组数据符合 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一 (tumor 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后采用t检验,不符合则采用非参数检验, necrosis fact0卜 ,TNF一0【)与 一干扰素(interferon-,/, 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 TFN一 )水平的变化,为研究ITP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提供依 统计学意义。 据。 2结果 1资料与方法 检测35例ITP初诊患者和22例健康体检者的CD4 ̄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一2011年8月郑州大学附 CD25 ̄ghT细胞和CD4 ̄CD25 CD127 ̄T细胞表达水平,初诊 属郑州市中心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 ITP患者CD4 CD25 ̄e.T细胞和CD4 CD25 CD127dim T细胞 诊断明确的ITP患者35例(按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占CD4 T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 确诊【2】o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18~63岁,平均36.5 统计学意义,.见表1。 岁;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2例,各项指标正常,无感染性 表1 初诊ITP组与正常对照组CD4 CD25hia.-r和 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患,男lO例,女12例, CD4 ̄CD25 CD127aimT细胞的表达( ±s) % 年龄17~62岁,平均35.2岁。 1.2试剂与抗体FIT C标记鼠抗人CD4抗体、PE标记鼠 抗人CD25抗体和PE—cy 5标记鼠抗人的CD127抗体(购自 BD公司)。仪器为流式细胞仪器购自美国BD公司,为临 床应用型号CABILUR,荧光激发光的波长为488 nm,系统 分析软件为CELLQUEST。血清IL一2、IL一10、TNF一 及 IFN一 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 由上海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测量仪器为佰腾ELX808 35例ITP初诊患者治疗前血清IL一2、TNF一 及IFN一 全自动酶标仪。 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5、P<0.O1); 1.3方法(1)各取50 l抗凝血于流式专用管中,分别加 血清IL-l0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O1)。 入5 l CD4一FIT C、PE—CD25、PE—cy 5-CD127荧光标记抗体, 见表2。 3讨伦 ①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50007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而引 ②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起外周血中血小板水平下降的出血性疾病。过去对ITP的发 通讯作者:滑劲咏 病机制的研究主要认为是与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及肝脾的 M ̄lie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1.10。No."Apr,2013 一85— 医技与I临J;}三Yijiyulinchuang 《中国医学创新》第10卷第11期(总第257期)2013年4月 59例椎管内肿瘤的核磁共振分析 陈植荣①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08年5月一2012年6月收治的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 管内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9例患者经核磁共振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8.14%,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2.88%。定位诊断率与定性诊断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是目前对椎管内肿瘤进行检查的 最好方法,能有效的对其发病部位及性质进行诊断;诊断率主要取决于信号的强弱、强化特征。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核磁共振; 手术病理 doi:10.39696.issn.1674—4985.2013.11.049 核磁共振是目前对椎管内肿瘤进行诊断的最好方法,如 压力。2008年5月一2012年6月本院共收治经核磁共振及 术后病理两种方式进行检查的患者59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医师的技术成熟,其对椎管内肿瘤的定位诊断率能达97% 以上,定性诊断率也能达到70%以上 。椎管内肿瘤是一类 特殊性的疾病,其早期症状轻、体征不典型,如缺乏有效的 1.1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08年5月一2012年6月收治的 检查方法,极容易造成误诊,给患者带去一定的精神及经济 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 男29例,女27例,年龄l3 68岁,平均(41.3±4.6)岁。 ①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广东通讯作者:陈植荣 潮州521000 其中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的23例;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的 P<O.05,}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与治疗后比较,P<O.05 作用等因素相关,尤以免疫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 .由此可见,ITP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多种细 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异常 ,临床上对ITP患者定期观察其血 目前研究表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与ITP 密切相关,其数量减少、免疫抑制功能的减弱可能是导致 ITP患者免疫调节机制紊乱的一个重要机制。Treg细胞是 一液中IL一2、IL一4、IL一6、IL一10、TNF— 及IFN一 等细胞 因子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其病情的变化,治疗效果及其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 个成熟的CD4 T细胞亚群,CD4 CD25 Treg细胞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均能抑制,主要是对致敏过程产 生的效应性T细胞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LiuB,ZhaoH,Poo aMC,eta1.Abnormality ofCD4 CD25 r egula,tor Y T cells in idio pat hie thr ombo cy to penic idio pa thic thrombocyt 随着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增加而增强,为维持体内 效应性T细胞和外周免疫耐受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检 测结果显示,初诊ITP患者CD4 CD25 岫T细胞和CD4 openicpurpura[J].EurJHaematol,2007,78(2):139-143. CD25 CD127dim T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 照人群,说明Treg细胞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 用,其数量减少可能是ITP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近年研究认为,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9:245—250.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48—651. 了ITP的发病过程。本研究结果表明,ITP患者血清IL一2、 TNF一0【、IFN一-y水平明显增高(尸<0.01),而血清IL一10 水平明显降低(P<0.O1)引起Thl型细胞反应,进一步诱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436—2444. 【5]Guo C,Chu X,Shi Y,et a1.Correction ofTh1-dominant cytokine profiles by high-dose dexamethasone inpaf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导巨噬细胞激活,补体形成和细胞毒细胞活性增加,最终 导致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的破坏。ITP患者血清TNF— 明显 JClinIrmnuno],2O07,27(6):557—562. 升高(P<0.01),加剧了对机体的损伤,TNF一0【的升高可 能与发病前的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一(收稿日期:2012—11-29)(本文编辑:车艳) ・ Medical InnovationofChinaVo1.10,No.11 Apr.2013 8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