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基础知识(57)

一、基础知识(57)

1.看拼音,认真写词语。(10分)

qiáocuì fánɡ ài yīn qia hào ji? qīn fàn () ( ) ( ) ( ) (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 ⑸人人喜欢它,人人欢迎它,

人人欣赏它。( ) 6.按要求写句子。(8分)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陈述句)

pínɡzhànɡ hū xiào qīnɡ lài shí jiàn kuān shù

() ( ) ( ) ( ) (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脊梁.()女佣.(y?ng)孵.化()沉溺.(B.偌.大

ru?)惩.罚(ch?nɡ)接触.(chù)召.唤(zhàoC.束.缚(shù

九曲.()堕.落(zhuì)单薄.(báoD.塑.像(shù)哺.育(

官吏.()诸侯.(h?u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锋芒()露 鞠躬( )瘁 胸无点( ) 意气( )发 恍然大() 尽心

()力 精雕细( ) 脱( )而出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不是??就是??因为??所以??既然????⑴()花生的味道好,营养丰富,

()大家都爱吃。 ⑵(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



()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 )因该准时去找他。

5.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A.比喻B.拟人C.排比D.设问E.反问F.对偶

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无产阶级。( ⑵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⑶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听了他的话,没有不笑得前仰后合。(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打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良好的心态是这次比赛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B.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C.邓稼先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D.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10分)

《西江月·井冈山》《七律·到韶山》《南泥湾》的作者都是。( )

2



《大孔雀蛾的晚会》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 ( ) ⑶《落花生》作者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课文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顺序写

的。( ) ⑷“到海翻江卷巨阑”这句话中有两个错别字。( ) ⑸《丰碑》这一

板块出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需,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雷锋,都值得我们学习。( )

)) )

二、积累运用。(15分)10.按要求填空。(7分)

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会出作者远大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⑵读了古诗《望岳》,我想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勉励自己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诗中描绘出塞外奇特风景壮丽风

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筝》的作者是________,课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⑸选择。(4

分)

形容人在治理国家上的志向,可以用()来形容;形容志向高远,可以用

()来形容;形容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可以用()来形容;形容志向之

坚定,可以用()来形容。

A.不拔之志B.宏图大志C.励精图治D.鸿鹄之志

3



11、连线。(4分)

生当作人杰萋萋满别情 《夏日绝句》

又送王孙去归雁入胡天 《望岳》

荡胸生层云死亦为鬼雄 《赋得古原草送别》

征蓬出汉塞决眦入归鸟 《使至塞上》

三、阅读。(28分)

㈠课内阅读。(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西军阀阎锡山在辛亥后任山西都督和。在此期间,他为了表示自

己政治开明,

用人唯贤,他在1925年举办山西省考试,并特地聘请康有为担任主考

官。

康有为出的考题是“廉吏民表”,题目意思是清廉的官吏才可做民众的表率。

这句话是从宋代包拯奏折中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引来的。然

而,参加考试的多为胸无点墨之辈,竟有一位偏不懂装懂,舞文弄墨。他开

笔就写道:“盛矣哉,世界表之多也,有摄氏表,华氏表,如今又有廉吏民表??”

康有为看后,哭笑不得,本想一撕了之,又觉未出心中恶气,也太便宜了这位不

学无术之徒,便提笔在卷后批道——

4



题为廉吏表,尔却扯及摄氏表,华氏表;今若题为“阎锡山论”,尔必曰:

盛矣哉,山西山之多也,有五台山,有中条山,而今又有阎锡山也。”以尔之

文观之,学不优,无以仕,百里侯,无望矣!

以其人之误反讥其人之谬,谬误比照,妙趣横生。阎锡山看了也啼笑皆非,

无言以对。1.这篇文章的题目你还记得吗?想一想,写在横线上。(1分)2.为

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里。(2分)

胸无点墨.() A.某种颜料B.学问⑵不学无术.( ) A.着某种人(含

贬义)B.徒弟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廉洁——() 逃难——( )

4.认真读文,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的打“×”。(4分)

康有为曾因维新变法失败逃亡国外避难。( )

阎锡山是山东军阀,在辛亥后曾任山西省都堵和。( )

③“廉吏民表”,题目的意思是清廉的官吏不可做民众的表率。( )

康有为批试卷是想教训一下不学无术之徒,讥讽其难以胜任之职。

()

5.结合上下文,试着解释下面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分)

廉者,民之表也,贪着,民之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



6.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康有为的批语妙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㈡课外阅读。(14分)

白雪塑像

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一个女人夹着

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下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

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是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

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

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

hah?)太重,有点盛不下啦!一张学生桌只供(ɡōnɡɡ?nɡ)儿子专用,幸

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工作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

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

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什么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

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mēnɡm?nɡ)住头,一咳照样满屋乱响??唉!为啥落下这

么个毛病呢?

6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啊,

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觉得读书分外重要,

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

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拦阻爸爸。 “不,

爸爸有点事。”啥事?总在这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

拗不过爸爸,元无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去。元元是个懂事的孩

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子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

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

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懈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

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过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带

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

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的跑了出去,大声呼

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竞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静的街心又多一

座洁白的塑.(sùshù)?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2分)

2.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陈设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样介绍有什么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第6段中写“爸爸不争气”其含义是()。 (2分)A.家中地

方小,爸爸连大一点的房子部分配不上。B.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

的必要。

7



D.爸爸总到外面看别人下棋,有时还要妈妈往回叫。4.文中写了“儿子

苦恼,他也苦恼”。(2分)儿子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文中的“规律”“习惯”指的是:(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6.“元元心里明镜似的”指的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7.题目“白雪塑像”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