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清池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送来华清池参观,我是导游--,很快乐能为大家效劳。华清池是我省仅有的三处五a级景区之一,曾是皇家园林,这里山美、水美,美女杨玉环与唐玄宗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更美。 游览之前我先给大家简介一下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大家请看前方山峦,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这里。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似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是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根底上休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后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时再次扩建,并正式定名华清宫。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根底上经屡次修缮扩建及开掘复原唐遗址后形成的,占地85560平方米,但也仅为唐华清宫的非常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
好了,各位游客,如今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我们面前的这
1 / 6
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池,中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表达了皇帝的xx之尊。长堤西边有座龙石舫,用小石拱桥相连,形似渡口。两只龙头高高扬起,犹如一座华美的龙舟,正欲破浪前行。与其相连的是九曲回廊,好似龙身。九龙池的北岸,是九龙宫的主体建筑“飞霜殿〞 。殿前各有一对石狮和石牛。登上飞霜殿的回廊,东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觉飞霜殿的回廊华美堂皇,端庄大度。此殿因相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而建。当冬天雪花飞舞时,独此殿前雪为霜,故名“飞霜殿〞。 如今呢,这里已经成为了贵宾接待厅和休息室。在飞霜殿的反面墙上还有一副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场面。
说到这里呢,大家就会想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假设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将杨玉环为贵妃,当时玄宗已经61岁,而贵妃才27岁,册封后的第二年,在扩建温泉宫时,专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发下
2 / 6
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才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当时,贵妃年仅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XX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知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刚我们提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秋冬来到华清池,是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么,我们如今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宫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这里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海棠汤。此汤因平面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称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该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汤池分上下两层,为台式构造,上层可扶可坐。整个汤池既表达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行为科学。在池子的中间,是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这莲花底座,上面接有莲花喷头,下面接通陶水管,与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压力使泉水从喷头中喷出,这与今天的沐浴可谓是大径一样。贵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白居易?长恨歌?中这样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
3 / 6
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就形象的描绘了贵妃出浴时的柔媚风姿。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汤池。汤池下面为八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底座,它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的威势。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阳上等白玉雕刻成鱼、龙、飞雁以及双莲底座放于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刚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觉得池中的雕像仿佛活了一般,着实把玄宗吓了一跳,于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独留下了这双莲花底座。
如今我们进入的是星辰汤,这个汤池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据考证,该池下面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原来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在这里修池沐浴了,只是没有修建殿宇,晚上人们在这里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汤。当然,这只是名字由来的其中一个说法,还有其他的说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两排殿宇间的空旷处,还夹有一个用石栏围住的用青砖石铺砌的长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如今就来看一看西安事变的原址--环园。
1936年十二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
4 / 6
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蒋介石被迫承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如今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五间厅,它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大家请看,这一字排开的八间房,西边的这五间叫做五间厅,而东边的拿三间叫做三间厅,这些都是清代建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这里。1936年十月十二月,蒋介石先后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间厅,并在五间厅内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要求张、杨二人消灭陕北红军,以施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方案。然而,张、杨两位将军在全国一致要求抗日的呼声下,默契合作,与十二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当日凌晨6时,一声嘹亮的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蒋介石急忙从窗后翻出,逃至了骊山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也就是今天的兵谏亭那里,后被张杨二人的士兵抓获,为了防止内战,结合抗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两位将军电请,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使蒋介石承受了张杨的“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开展,开场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三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
5 / 6
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当时名曰“民族复兴亭〞、“正气亭〞;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十二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今天我们华清池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