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多年来,学校德育教育存在一个误区,部分数学教师却认为:德育教育只是学校领导、班主任、政治教师的事情,而与数学教师无关,认为数学教材中没有德育内容,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无法进行德育教育。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根据笔者教数学的探索,认为整个数学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还是数学本身的内涵知识,都贯穿了德育内容,主要看我们怎样去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怎样联系实际去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那么,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哪些德育品质呢?我认为,结合教材可以实施以下德育教育。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的基础,由于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应用非常广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科学领域和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到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再到我们今天的载人飞船的准确返回,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又如:房屋建筑、公路、桥梁的修建,生活中的商品交易,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同时离不开数学知识,通过这些实例,教育学生热爱数学,钻研数学,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中的德育内容,

如教材中介绍了许多的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他们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利用他们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前途教育,教育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为祖国贡献力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客堂内做小动作、说话、不做笔记,做作业时,在作业本上乱写乱画、书写混乱,字迹不规范,作图马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做好笔记,勇于讨论问题,勤学好问,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虚心向别人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优良品质

由于数学计算多,计算量大,有的甚至比较复杂,几何推理性强,作图读,稍不注意,就要出错。如学习有理数的计算时,容易出现符号上的错误,几何证明中,学生容易错用定理,证题迈大步,有时把字母顺序写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耐心细致,不能急躁。克服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华而不实的不良习惯,养成沉着、冷静=仔细、认真的好品质。 五、培养学生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在数学中体现较多。如正数与负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函数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等,都体现了辩证的思想。因此,要教育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研究

事物的变化规律时,都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片面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法思想。

六、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由于数学的实践性与实用性都很强。因此,数学教材中,结合实际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例如:“两人做生意,其中一人每天用30万元在另一个人手中去买钱,规则是第一天买一分,第二天买二分,第三天买四分,第四天买八分……如此继续下去,最终谁人破产”。把0.1cm的纸板对折50次后,有多高?怎么算?“又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可问学生:”学校附近的河有多宽?附近最高的山高有多高?操场边的数有多高?如何测量?“这样,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教育学生,学习数学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不但是数学教师的职责,也是数学教师的使命,只要我们长期坚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实际,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