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刊特稿・ 新闻知识(2006.04) 邹 军 媒介素养足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 -方而,“Web2.0”看起来象是一个人为的里程碑, 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 【大J为它难以存应用和特性中得到印iLE。⑧ 能力。①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fuJ 在中 ,自从Web2.0概念被引进之后,便迅速 题。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永无止境的传播需要,媒介 在业界和学界掀起l『一股热潮。2005年ii月5-6日在 总是顺应着科技发展的潮流与人类社会同步演进。伴 南京举行的“2005 巾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Web2. 随媒介演变的脚步,人类对于媒介的了解和运HJ媒介 0成为与会者的热门话题:同同,中国新闻传播学科 的能力也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之中,媒介素养因此具 研究生学术年会住}=海复旦人学新闻学院举行,主办 备了与时俱进的 质。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传统媒体主 者专门辟 一个下午的时间,安排了“Web2.0时代 导着人类信息传播活动:随着互联网的¨{现和l5I速发 的网络传播”论坛与场,来自传统媒体、新媒体和 展,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以其独特的媒 学界的代表埘Web2.O给未来传播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热 介潜质全面介入传播领域,瓦联网也被冠以“第四媒 烈讨论 返一切都明白无误地展示着学界和业界对于 体”的美誉。至此,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白 Web2.0的高度热情,但关于Web2.0的争论也从来没 那时起,传统媒体一统犬r的局而被打破,新媒体与传 有停J卜过,甚至对于“Web2.0”的说法本身都被质 统媒体共存互动,组成了信息礼会独有的传播 景。而 疑。如知名l T专家方兴东就主张用“互联 2.0” 今天,一个被称为Web2.0的新技术将白 联网推向了新 的名字替代“We b2.0” 回尽管如此,对于Web2.0 的发展阶段,并以其新的理念和应用打破了刚川建立 的研究 断走向深入,白荚应用也J 在全面铺开。一 不久的传播格局,人们熟悉的信息传播流程亦冈为它 个普遍的认识是,Web2.0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让用户参 的出现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提 与创造内容。@正是“用户参与”赋予了Web2.0时 出了新要求。 代信息传播的 同特征。 一、关于Web2.0 二、Web2.0时代的传播特征 尽管“web2.0”早 跳 技术精英的圈子而为 从媒介史的角度谈Web2.0时代,必须讲到Webi. 公众所熟知,但要给它卜Ⅲ‘个确切的定义仍是比较困 0时代和Web前时代。如果简单地以互联 的核心应 难的。 +个典型的例了是,2005年i0月5—7同在美 川WWW的诞生和发展为标准,我们可以笼统地将媒介 国San Franci SCO举办了一个面向业界和传媒的Web2. 的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Web前时代、Web1.0时代 0研讨会,有人利用会}义间隙对与会者进行了随机采 和Web2.0时代。Web前时代即前述传统媒体{导的传 访,请他们用一句话给Web2.0卜个定义。结果,受 播阶段,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诞生前的漫长时 访者因其所处行业和关注点的不同,符案林林总总, 期都可以归十这一阶段。Web1.0和Web2.0时代都以 不一而足。如“Web2.0是开放数据和内容的组合”, 新媒体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为重要特征,但Web1.0时 “Web2.0是为不J司受者提供不同内容的双向站点”, 代与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又有显著区别:在Web1.0 “Web2.0是人们在网上协同T作”,“Web2.0足个人 时代,传播以 站为中心展开,受众浏览的内容主要 对个人的传播”,“Web2.0是列传统网络静态内容的 m网站编辑和网页制作人员决定:而在Web2.0时代, ,代之 图形、图像等动态内容”,“W 0 b 2.0 传播以个人为中心,以共享为基础,人人都可以参与 是一个口J‘供别人建设自己理想的甲台”,“Web2.0是 内弈的创造和信息的定制。 对过去妇.联网发展的延伸”,“web2.0是真正基丁. 由此n 见,Web2.0时代的传播具有以_卜特征: 络应用的大众消费”@等等。还有人认为,W e b 2.0 ‘先,个人媒体的崛起,使媒体格局呈现传统 这个术语是一种误导,冈为, 方而,“2.0”暗 媒体、网络媒体(以新闻网站和综合性门户网站为代 示着一个技术的跨越,而这种跨越其实并小存在:另 表)和个人媒体一足鼎立之势。个人媒体的崛起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新闻知识(2006.04) Web2.0时代信息传播的。首要特征。以博客为代表的个 人媒体介入新闻传播,并住苹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扮 演重要角色。如在“9 1 1”事件、伊拉克战争的报 道中,存网络的海洋深处,博客、社区站点、新闻 ・本刊特稿・ 是增加对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的 信息;二是了解自己对媒介的需要,懂得合理地运用 媒介服务自我。前者是媒介素养的基础,其目的足尽 可能地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后者是媒介素养的 组等开启了新闻媒体的崭新世界。说突发事什成就l『 个人媒体也好,说个人媒体使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全 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公众利用媒介的水平并从中获 益。 面、更接近真实也好,但我们的确在突发事件的报道 中体会到了个人媒体的强势地位。特别是博客记者的 山现,让个人媒体在整个媒体格局中的地位凸显,并 将进‘步影响和改变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他们以 而仵Web2.0时代,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媒体, 并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将成为媒介素养新的重要内 容 它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我要说”,即建 自己的传播系统。既 亢接来自新闻源的 原始素材’为基础……这是对体 制官僚化的媒体的报复性破坏……博客改变了‘新 然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 音,按照知沟理论,没骨建市个人媒体的个人将成为 “信息劣势阶层”,他们将与那些善于利用新的载体 闻’从个人传播到公众的信息流动的本忡……只要一 按‘张I贴’键,任何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这 将改变传统媒体出版模式。”@ 其次,媒体个人化加剧了信息传播内容的泛滥。 网络上为人所诟病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垃圾信息 泛滥并没有因为火量分散的个人加入 络传播大军而 有所好转,反而仃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众多没有绎 和渠道表达自己的“创新者”处于不平等地位。也 许在不久的将来,社会结构中会出现一个的博客 阶层,他们依靠自己往网络上率先构筑的优势地位来 影响他人和社会。而没有个人传播系统的人将会在未 来沦为现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作为Web2,0时代的公 民,就要了解博客、R S s(简易聚合)、sN(社会 过起码专业训练的普通网民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 网络)、播客等Wob2.0时代的新技术、新应川,学 会使用这砦新技术,为自 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普 及和技术本身的开放性和社会化,普通人掌握这些技 毫无“把关”和过滤的情况下,新闻的真实性、 客观性、公正性都难以得到保证。 再次,信源的多样化和无处不在的噪音使得传播 效率大大降低,普通受众对的分辨变得更加艰 难。分散在各个角落的信息发布者一方面使得 术并依靠它们建 自己的个人媒体并非难事,关键是 要树:☆:这样的意识,勇下尝试,善于学习,打造一 扇专属自己的向世界表达自我的窗口,让“我要说” 成为现实。 息变得不町能,事实更容易浮出水面,但面对众多 “事实”,哪些1才是真实的?多信道互为干扰, 与谎言变织在‘起,如何逼近事实成为摆在受众面前 的又一‘难题。 二是“说什么”和“如何说”,即学会成为 一个负责任的传者。这是Web2.0时代对普遍公众提出 的新要求。一铘i来自美国的调查指出,存美国上网的 最后,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形成了“去中心化” 态势,媒体开盘fi回 其大众化的本质。土流话语、 青少年中有57%的人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网页,里面有 很大一部分就是博客。博客被称为网络日志,类似于 传统的日记,但它足公 的日记。这与传统的纯属个 人领域的私密性口记有了天壤之别。可以想象,如果 大家都利用博客从事新闻传播活动,这些形形色色的 个人媒体对于目前大众传播格局的将是何等的彻 精英垄断在Web2.0时代被消解,这足媒体多元化带来 的必然结果。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使得人人拥有媒体成 为可能,媒体回归其大众化的本原。媒体个人化、 社会化必然带来意见的多元化,其负面的效应就是权 威的缺位,信息无序、言论无度、监管无为的局面 将长期困扰管理者和社会公众。 底!而这一切已经在慢慢地变为现实。要教育公众, 使他们成为负责任的传者,理性地对待手中的传播 三、Web2.0时代公众媒介素养的新内涵 在We b 2.0时代,人人口J_以参与传播内容的创 权,自己做好把关工作,不超越媒体权力的边界, 不做违反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事,不传播对社会、 造,人人都能成为传者。个人媒体的出现更好地为人 们提供了在宁静的居所中找到更多表达个人喜好的途 对他人构成伤害的信息和言论。要让每 个公众明 白,做一个负责任的传播者对于营造健康社会是多么 径。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公众媒介素养被赋予了新 的内涌。 此前,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主要限于两个方而:一 重要。不经核实、道听途说的信息和不适合在公共领 域传播的信息只能对社会这个有机体带来伤害。同 样,对l—J一事件的叙述和评论可以何不同的方式,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刊特稿・ 新闻知识(2006.04) 中国传媒产业化 问题及对策初探 尹 蓓 从我国情况看,传媒 k是一个受到高度管制的市 1、传媒产业结构不合理 场。在传统计划经济下,传媒足党和的附属 所谓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是指传媒内容生产、交 机构,由有关职能部门管理,所需经费完伞由国 换、分配、消费各环节、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 家财政拨款,没有竞争,也无需讲求经济效益,根 部,建 起最佳的组合关系和比例关系。在这种组合 本没有形成-- 个经济学意义上的产、I 。随着改革开放 关系和比例关系下,能够合理利用传媒业各种资源, 的深入发展,我国传媒业发生_『显著的变化,传媒产 土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等各产业协调发展, 业已经初具规模,从发展的角度看,传媒产业将是经 及时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传媒产品和服务,并取 济效益显著并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 得最件经济效益。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 媒介产业化运作与普通商品买卖不同的是,生产 其实质就是要实现传媒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 商、发行商的利润并不足直接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 和有效丌发,促进传媒产业协调、稳定、高效地向 于媒介本身,而媒介的利润则是通过广 告收入来实 前发展。目前我国传媒业主要靠广告来盈利。传媒产 现。至于消费者,也就是受众,主要足通过购买广 业功能的开发还相对薄弱,除了广告之外,可以说大 告商品完成对传播内容的消费支出,用于媒介产品本 部分的产业功能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身的消费值只是消费支出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媒介 在中国新闻媒介中,有41.5%的媒介,其广告收 传播内容的购销过程比普通商品要复杂得多,其操作 入占经营收入的90%以上;有37.9%的媒介,其广告收 难度相应也大得多,加之媒介产品作为“文化商 入占经营收入的5O 90%之间;有21.6%的媒介,其广 品”,其“文化附加值”的高低因受众的层次、地 告收入占经营收入的50%以下。在新闻媒介的全部收 域及生活方式等差异的影响而有较大出入,所以目前 入中,广告收入占70%,发行或节目收入占21%,多 在媒介产业化运作方面出现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元经营占8%,其它占2%。而美国的许多媒介集团的 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多 客观和冷静,以建设性 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对媒体的态度要从过去的绝对 而不是破坏性的态度来传递信息、发表意见。为图一 信任转为相对质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这对公 时之快而随心所欲的言论于人于已都有害无益。告诉 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享用无 公众“说什么”和“如何说”将成为w eh 2.0时代 边的信息,如何挑选有用的信息为完善自我和参与社 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 要内容,是一个更需要引 会服务,足身处Web2.0时代的公众必须具备的又一 起关注和重视的现实问题。 项基本素质。 此外,在Web2.0时代,对公众而言,同时作为 注释 信息的接受者,如何在信息混沌中获取有价值和真实 ①张志蛊,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匝待重视的全民教育 题.《新闻 的信息至关重要。面对媒体碎片化和话语权的分散, 记扦》2004(5) 如何分辨信息的真伪,鉴别信息的价值就成为・ 项基 ②http//vr ̄pubtish com/artic1e2/O.1895.1868672,00.asp ③ht l【】://w',v,w publish com/article2/O.1895,1868204,OO.asp 本能力,也即公众媒介素养的又 项重要内容 由于 ④http://bloshoo.it sohu com/arti cledetai1%7E1000026279 html 中国国情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充当着党和 ⑥黄作敏.web20,用户为土的H 代新闻 者.2005(7) 的喉舌,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威信,质疑 ⑥方兴尔. 俊秀博客 E时代的盗火者巾园方lF出版社.2003.P21. 媒体还没有成为公众自觉的习惯。而一夜之间,个人 ⑦《新闻晨撤》2005年11月20} 第l 3版 媒体遍地开花,媒体格局和传播生态发生剧变。公众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