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成功路上的“农人”
一直以来,班主任这个角色被人们赋予了种种内涵:“看,管,盯,压”式的式教育,学生表面上服服帖帖,但背地里却议论纷纷,口服心不服;哄、框、赞、奖式的保姆式教育,过多的表扬诱惑,让学生产生“表扬中毒”。而今天我却要说:班主任是精耕细作的农夫式教育。
以农人的细腻之心当好听众,解读孩子之所需。 学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班主任应学会从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里捕捉思想、判断内心活动,窥探心灵奥秘。只有当好听众,才能保证我们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驱散阴霾、弥补过失,才能让教育因我们的关注而提升价值!
以农人的平和之心换位思考,理解孩子之所难。 要学会换位思考,就要“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商店里琳琅满目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就跑出陈列商店。因此,蹲下身来看孩子,“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孩子的感受,才能接近他们的思想感情,才能和孩子产生共鸣。
以农人的关切之心对症下药,帮助孩子之所法。
孩子在思想言行上需要帮助的困难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作为班主任,应把握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状况,找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症结,对症下药。怯懦者,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自卑者,给他自信的力量;迷惘者,陪他走走校园的那条林荫道!鼓励孩子成为那片属于自己的树叶,而不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那片最美的树叶。
因此,做学生成功路上的农人,用心享受教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自己的教育生活成为一座稻香袅袅、小虫啾啾的农夫乐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