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书法课教案
禾木旁
【教材、教法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对学生的强化写字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做人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等多种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写字课更关注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养成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汉字过程的整合。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左右结构字的间架结构,不仅使学生能够把左右结构的字写匀称,而且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汉字有了很浓厚的兴趣,愿意学习汉字,书写汉字。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认识了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了几种汉字的结构特点,能够在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但是由于年龄小,不能够坚持,需要老师提醒。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如:上下、左右、重点笔画的特点。但是落实到写上还是有部分学生盲目的写,不注意结构特点,不注重美观,需要老师的点拨。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写字和做人一样,要注意礼让。
2、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看清左右结构的字较短部分的书写位置,书写时能注意高低错位,把笔画写得平稳。
【教学难点】
注意笔画的避让与穿插,把笔画写得平稳,注意结构上的穿插。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段精彩的活字印刷表演,那时候你们还没有出生呢!但是当时的画面是值得我们永久记在心中的,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录像)
2、哦,你一定觉得这段表演太神奇了,细心地小朋友也许发现了,在刚才表演中,出现了同一个字,可它们的样子不相同,你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字吗?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活字印刷术中,三个不同字体“和”字向全世界观众解读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进程。据了解,这三个“和”字的进化和演变过程相隔了好几千年.
古体“和”字最早是象形字:上方(或左上)是一只手;下方是古代乐器“龠”(读音yuè)即竹笙的形态,下面五竖加两横表示并排的竹管;上部两“口”是调节音律的小孔。字的本意是以手调节音律使之和谐。
后来“和”字又变成形声字,“手”改成了放在右上方的“禾”(表示读音)。
自秦统一中国规范文字后,篆体的“和”(龠+禾)被简化为左边“口”右边“禾”,就是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第二次出现的“和”字造型。
自汉代隶书流行以后,“和”字的写法变为左“禾”右“口”,一直传承至今。
3、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这三个不同的“和”,表现了中国汉字几千年的演化过程,到目前,中国汉字已经形成了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的书体,成为了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不仅如此,这个“和”还有“和谐”的含义,在书写汉字中也要讲求和谐、匀称,当你全神贯注在书写中,用自己的心去书写,相信你会爱上书法。
二、学习“和”字,领会左长右短的字的书写方法
1、今天这节写字课,我们就来一起来研究研究禾木旁左右结构的和字,看谁能用心观察,用心书写。
2、理解要领
(1)观察
书写像“和”这样左右结构的字,主要看清较短部分的书写位置,看和字它左右两边的长短分别不一样的,它的左边“长”,右边“短”,我们叫它“左长右短”。 写好它,关键要看较短部分的口字,应该把它摆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呢?老师把它编成了一句口诀。(出示课件:短的在右向中移,横划需左伸右缩,左右平稳才适宜;左右两边向中靠,注意穿插与避让。)
2、师范写,边讲解要领。
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吧,拿起你的手,跟着老师书空。
平撇右切渐行渐收出锋,提笔向上切行收,提笔向上切行收,提笔向上切行出锋,轻起重收,提笔向上轻起重收,折停顿向下出锋。
4、让我们也动笔来写一个,再次强调坐姿
写前念写字歌“写字时要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老大老二对对齐,老三后面来帮忙,老四老五都往里,腿放平,脚放正,认真写字心要静。”
(播放古典音乐:《高山流水》)生练写。
6、评价找不足,再写两个“和”
下面大家谁愿意把你刚才的作品拿给大家欣赏?(同学们欣赏作品,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刚才教学中提示的部分进行评价。找到同学的优点,再提出不足。)
欣赏了同学的作品,听了大家的意见,你对于怎样把“和”写得更漂亮一定更有把握了,再认真地写两个吧!写好以后同桌互相看一看,同桌有什么你应该学习的地方,再帮他找找不足。
7、再请同学们观察“利”字,自己试写两个,注意“利”字的结构,竖画正直,高低错落。
三、小结写法,交流评价
1、刚才,我们通过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知道了书写禾木旁左右结构的字,要看清较短部分的书写位置,使字显得更匀称、美观。现在咱们来看看,你有没有把这些字的左右两边的位置放匀称了?
2、展评个别学生的作业。挑选学生优秀与问题作业各一份。分别把字与范字进行比较。问题字指出(“和”字不够合拢,“和”字没有避让),优秀的字打个五角星。
3、现在来看看自己的,学着老师的评议方法来看看同桌的字,把他写得字也与范字进行比较,指出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存在问题。比较好的字,可以在下面打个五角星。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禾木旁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字体较窄。每个字要根据左右两边的长短不同,他们的书写位置也不同,除了知道他们是属于左长右短还是左短右长之外,还要做到这两点:左右两边向中靠,注意穿插与避让,这样才能使左右结构的字,显得更匀称、和谐、美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写左右结构中左右错落的“和”字,重点让学生看清左右结构的字较短部分的书写位置,书写时能注意高低错位,通过继续强化写字姿势和书写技法的训练,认知左右结构的书写特点,把字写得既活泼又平稳。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写字。
一、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静下心来,听你上课,我认为应该在写字课开始时就营造一种氛围。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播放了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段活字印刷表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国汉字几千年的演化过程,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让孩子沐浴在浓浓的书法味中,从而使书法课不再只是单纯地练习写字,而是成为一个开放的、有文化气息的生动活泼的写字课堂。 接下来在讲授左右结构“和”字时,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书写左长右短的字时要把较短部分向中移,主要是观察竖中线和左右两边的位置关系,这样才能使字变得匀称、美观。
二、联系生活,渗透德育
知识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激活课堂、巩固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部分相碰的地方笔画要注意穿插、谦让,这样整个字结构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样,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三、多种评价,激发兴趣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练字的过程中,特别关照和鼓励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强调“执笔、坐姿”保持正确,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双姿”习惯,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在写字时,播放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能静下心来写字。
要将汉字写得美观,细致深入地观察非常重要。在评价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从结构、笔画两个方面入手,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和借鉴,让同桌或小组交流习字本,人人动脑,互帮互学,不仅能检验掌握知识和规律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字水平和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互评、互学”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审美、观察和评议能力。
四、遗憾之处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汉字的演变理论知识还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当我在讲解汉字的演变时语言应该再简单通俗易懂些,在出示 “和”字的演变过程中用动画的形式效果会更好,孩子们在枯燥的书法学习中兴趣会更浓厚。
字无百日功,写一手好字需要长期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形成技巧。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循序渐进。写字教学应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练习,但在本堂课前面讲解分析汉字的演变的时超出了我估计的时间,导致最后在运用写法,拓展延伸,没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练习和评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