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际金融·整理

国际金融·整理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不定项选择题:2’×10 二、判断题:1’×10

1. 结构性不平衡与暂时性不平衡不同,它具有长期的性质,扭转起来相当困难。

2. 支出转换型: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主要包括

汇率、补贴和关税以及直接管制。

3. 直接标价法:以本国货币表示固定数量外国货币的价格。如100美元兑700人民币。其

数值上升,人民币贬值;下降,人民币升值。

4. 有效汇率:一种加权平均的汇率。以贸易比重为权数,反映一国货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

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幅度。

A国有效汇率(A国货币对i国货币的汇率i1NA国同i国的贸易值)

A国的全部对外贸易值

5. 斯旺模型: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的搭配 蒙代尔模型:财政与货币的搭配

6. 隐蔽的复汇率:(1)对出口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对进口征收附加税(2)影子汇率:

附加折算系数。(3)在两国已存在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的条件下,对不同企业或不同的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收汇留成比例。

7. 冲销式干预:(1)购入外汇,卖出国债。央行的资产和负债总量不变,但资产结构改变,

外汇储备代替了国债。货币供应量不变。(2)购入外汇,发行央行票据,即短期债务凭证。央行的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由于票据时有息的,会增加财务成本,带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8. 高报进口和低报出口:资本外逃的常见方法。以高于实际成交价的价格申请进口用汇,

以低于实际成交价的价格进行出口结汇,把差价部分转移出去。

9. 货币代替: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国货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

是本国居民对外币的过度需求。(1)对称性货币替代: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同时持有本币和外币。一般发生于发达国家之间。(2)不对称性货币替代:本国居民单方面地持有并使用外币。一般发生于发展中国家。

三、名词解释:4’×6

1. 套补(抛补)利率平价: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

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必将升水,本币在远期贬值;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贴水,本币在远期将升值。即远期差价是由各国利率差异决定的。

2. 米德冲突:在汇率制度固定不变时,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来调节内

部均衡和外部平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3. 货币局制度: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

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做特殊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的汇率制度。该制度通常要求货币发行必须在一定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并且要求在货币流通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求。这一制度中的货币当局被称为货币局,而不是银行。

4.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双挂钩:由于各国货币均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因此各国

货币相互之间实际上也保持着可调整的固定比价,从而使整个货币体系成为一个固定汇率的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5. 储备货币:一国的银行准备长期持有作为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它发挥的是储藏手

段和国际货币的作用,并在国际经济往来中为商品标价。(补充: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是唯一的储备货币,与黄金挂钩,因此是以黄金为基础的单一储备货币体系。)

6. 特里芬两难: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与黄金按固定比例自由兑换,而黄金的产

量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增长又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于是,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一,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增长。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是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

四、简答题:6’×3+8’×2 1. 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这样一类商品:

首先,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

其次,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黏性; 最后,两个地区的商品价格会接近。

(补充理解: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水平尽管不能反映一国的物价绝对水平,但可以反映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动。计算期汇率et本国t期物价指数PId,t外国t期物价指数PIf,t*基期汇率e0)

2. 冲击传递的三种机制:

(1)收入机制:外国收入增加→外国进口(本国出口)增加→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本国国民收入的变动

(2)利率机制:外国利率变动→外国资金的流入和本国资金的流出(外部平衡状况)→本国利率、价格的变动(内部平衡状况)

(3)相对价格机制:相对价格机制的变化会影响两国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从而影响贸易收支和国内均衡。

3. 汇率与内涵经济增长的关系: 当币值高估时,一方面通过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形成的储蓄和外资流入减少,资本数量下降,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是汇率高估时,出口商品处于高位,而价格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要想获得利润,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所以随着本币的升值,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产出的增加,这种增长来源于要素利用

效率的提高,属于内涵式的经济增长。

在内涵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的条件下,如果货币不贬值,或者升值,就会出现内涵式经济增长过快的失调。也就会存在汇率失调的要素规模缺口,即意味着本该投入的要素在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被阻止投入或被转移投入到世界市场上去了。

4. 汇率目标区制下的蜜月效应和离婚效应:

汇率目标制:指将汇率浮动在一个区域内的汇率(例如中心汇率的上下各10%)。 蜜月效应:汇率目标区制的一个优越性。在承诺可信的前提下,目标区下的市场汇率围绕着中心汇率上下波动,当离开中心汇率至一定程度后便会自发向中心汇率趋近。这一情形正如情侣在短暂分离后必然期待重聚,因此被形象地成为“蜜月效应”。 离婚效应:由于经济基本面向某个方向的变动程度很大并为长期趋势、市场普遍预期汇率目标区的中心汇率将做较大调整时,的承诺不再具有普遍的可信性。此时,投机发生,市场汇率波动不再自动倾向或回归中心汇率,两种力量的较量使汇率波动非常剧烈。这一汇率变动情况正如情侣们发现存在根本上的性格不合,从而不再期待婚姻的持续,因此被称为“离婚效应”。

5. 复汇率制度的效率分析的作用:

第一,维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并保持官方汇率;

第二,隔绝来源于外部的冲击,避免金融市场汇率的波动产生的对商品市场的冲击;

第三,达到产业的目的,通过不同的汇率制度体现对不同交易和不同产业的支持态度; 第四,实现财政的目的。

6. 国际资金流动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1) 国际资金流动加大了各国维持外部平衡的难度; (2) 国际资金流动加大了微观经济主体经营的困难; (3) 国际金融市场的衍生工具放大了交易风险; (4) 国际资金的流动会影响内部均衡的实现;

(5) 国际资金流动会将一国的经济波动传导到其他国家。

五、论述题:12’

1. 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的相对有效性分析(要会画图):P193-1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