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出述了住宅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 关键词:住宅;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对策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户对住宅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也越来越高,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因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耐久性而被广泛采用。 然而随之
而来的是现浇楼面的裂缝问题,这些裂缝虽然大多在规范允许之内,对结构安全影响不大, 但如不及时进行处理, 必将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站近年受理的工程质量投诉所统计的数据分析, 总量的50%,已成为建筑市场投诉的热点。
一、 裂缝的形式、种类及出现时间 1 •裂缝的形式
主要有L型墙角处45度斜裂缝;沿板跨中、支座及负弯矩处、 P VC管暗埋处的 直线或折
线型纵横向裂缝; 现浇板施工缝处的裂缝; 其它不规则裂缝。 绝大多数裂缝出现在 楼板表面,为不贯穿裂缝,同时也有极个别裂缝呈贯穿状。
2 •裂缝的种类
混凝土在收缩、硬化过程中,由于材料自身收缩而形成的收缩裂缝。 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热胀冷缩而形成的温差裂缝。
由于现浇混凝土板与墙体的刚度差异,在一些薄弱部位和截面突变处产生结构裂
缝。
由于现浇混凝土板内敷设 PVC管而使保护层减少出现的构造裂缝。 由于材料施工、管理等不当而产生的其它裂缝。 3 •裂缝出现的时间
一般为早期、中期和后期,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捣后的一个月内,中期
裂缝在六个月内,其后一至两年或更长时间属后期裂缝。
二、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 .设计方面
建筑设计平面形状突变,由于应力集中产生裂缝;房屋结构平面超长,在需设伸
缩缝的地方未设,由于材料的收缩和温差变形造成墙体连同楼板的横向裂缝;
屋面外墙节能
同时给住户心理上带来不安全感。
根据我
房屋的裂缝尤其是现浇板裂缝问题约占投诉
保温措施不够,由于屋面和墙面热胀的共同作用, 而使住宅端部在顶层转角处产生 45度斜 裂缝;由于不良地基处理不当,沉降变形过大造成的裂缝等。
结构设计过程中,针对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控制配筋考虑不够;对具有
预埋PVC管的楼板在板裂缝的构造措施上处理不当;有的管子重叠而造成楼板局部厚度过 薄,形成拉
裂薄弱环节; 板上开孔仅考虑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洞口四周加强配筋; 体或板与梁的变协调问题考虑不周; 混凝土板面钢筋采用高强钢筋或粗钢筋, 对来说混凝土楼面抗拉能力不够,局部较弱,易产生裂缝等。
2材料方面
混凝土用水量过高坍落度过大,导致混凝土收缩量增大,易产生裂缝。
对板与墙 间距过大,相
水泥品种不当,细度过细,或水泥标号偏低,水泥用量过高,使混凝土用水量加 大导致混
凝土收缩量增大,易产生裂缝。
粗细骨料选材配比不当,砂过细或砂率太高,为保证强度,使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及用水量
增大,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易产生裂缝。
粗、细骨料的含泥量过大,导致混凝土收缩量增大,产生裂缝。 掺合料及外加剂使用不合理,混凝土早期强度过低,易产生裂缝。
原材料质量波动控制不稳及混凝土供应间歇时间过长,现场浇捣处理不当,易产 生裂缝。 3施工及管理方面
模板工程支撑不合理,刚度不足,变形过大,现浇板产生过大挠曲,引起裂缝;
工期不合理,现场配备模板数量不足, 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未达规范要求强度即在楼面上 操作及堆截;回填土未采取加固措施、支撑下沉。
钢筋工程在制作施工过程中,支座钢筋、四角放射形钢筋、箍筋绑扎不正确;固 定不到位;
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踩踏钢筋使其变位,保护层厚度变大,板的有效厚度减少, 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板厚控制不严,导致厚度减小,浇捣后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养护,表
面失水过快,加快混凝土收缩。
各施工工种配合欠缺,预埋管线位置不当,管线交叉重叠,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处理等。 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不落实;过程控制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不 高;进度
计划安排不合理,未充分考虑砼的养护期等。
三、裂缝的控制
把好设计关,是控制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前提 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度,多层住宅一般应控制在不大于
应采取设置伸缩缝、留置后浇带等措施,减少楼板砼的收缩影响。
屋面应采取保湿、隔热等措施,其设置厚度应根据材料性能参数进行热工计算。 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特殊情况局部部位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适当加大板厚。
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混凝土强度一般不宜大于
C30。
55米,如超过此长度,
管线敷设位置应在楼板上下两皮钢筋中,管线交叉可采用接线盒方式,严禁交错 叠放,当
楼板厚度校薄时,应在管线外侧增加钢丝网。
加强构造配筋,现浇板配筋应按 细筋密布”的原则进行设计,最小配筋率应大于 0. 25%,
屋面宜采用双向钢筋,易出现裂缝的靠近山墙部位、墙阳角等处应采取加强措施。
2、把好材料关,是控制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基础
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在砼配合比设计时,应全盘考虑,多用骨料 少用粉料,
合理控制砂率,严格控制用水量,应选用高等级低水化热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和 水化热,减少裂缝产生。
合理选用外加剂。砼外加剂应选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并对砼收缩影响较小 的品种。
~I
严格控制砼掺合料的掺量。掺合料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掺量比例应 合理,严
格控制砼中的水泥用量,使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保证其相对稳定性,同时严格执行原材料试验检测制 度,不合
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3. 把好施工关,是控制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关键
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模板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模板支撑支座应牢 固,填土
应夯实,支撑下应加设足够厚度及强度的垫板, 期,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时间拆模。
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支座处负筋,四角放射筋等绑扎位置应正确,同时设置 牢固钢筋
支架,每隔 50CM设一撑马,以确保上皮钢筋的位置;砼浇捣前须在此部位搭设 操作跳板,供操作人员站立,工人不得站立在钢筋上作业; 按规范规定设保护层垫块。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板厚标架,保证现浇板的厚度; 施工中
必须在规定的坍落度条件下施工, 水。
混凝土浇捣完毕后, 应按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期内混凝土未达 lOOMPa, 不得随
意进行后续施工及任意堆截,荷载不得集中。
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
4、 把好管理关,是控制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保证
各责任主体应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加强过程控制, 保证人员
胜任,并做好控制裂缝的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将控制裂缝的措施,包括加强地基基础处理, 保持结
构稳定性的措施等编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并督促项目部认真贯彻实施。
在施工交底及会审阶段,设计、监理及业主应充分重视现浇板的裂缝控制问题, 熟悉及充
分理解设计文件、强制性条文及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施工业主及监理单位要加强现场质量管理,严格按图施工,严格执行 强制性条
文及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质监机构,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加大现场
抽查、巡查力度,切实加强对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的监督检查。
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业主单位应加强管理,不得任意开凿、损坏结构层;在楼 面上堆放
的物品不得超过设计荷载。
四、结语
本文拟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结合我站近来年,特别是工程使用商品混凝 土以来受
严格控制用水量,严格禁止施工中贪图方便随意加
固定后的钢筋与模板之间须严格 并有较好的排水措施;制定合理工
理的民用住宅工程监督项目,从设计、施工、材料、管理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并 提出控制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