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储量年报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
岩矿
2015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提交单位:××××××××采石场
编制单位:××××××××采石场
二○一五 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2015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年报编制单位:
××××××采石场
××
单位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查人: 年
××××××采石场
报提交单位:××
年报提交日期: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前言 ........................ 0
1、目的任务 .................... 0
2、工作要求及依据 ............... 1
二、矿山概述 ...................... 1
1、矿区交通位置 ................ 1
2、矿权设置情况 ................ 2 3、开拓方式和生产能力 .............. . 2 4、年度生产计划及完成情况 . ........................ 4 5、矿权保有的资源储量 .............. . 4
三、矿山地质测量工作 ................. 4
1、地质测量工作方法 . ................................ 4
2、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 ................................ 5
四、探采对比 ...................... 6
1、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变化情况 . ...................... 6
2、矿体及矿石变化情况 ............... . 7
五、资源量估算 .................... 8
1、工业指标、估算方法、估算参数的确定 .... 8
2、资源量估算结果 ............... 11
六、结论及建议 .................... 11
1、结论 ..................... 11 2、建议 ..................... 12
附图目录
图号 尺
图
名
比例
1
1
宣城市民主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现状图及资源量估算图
∶1000
附件目录
1
采矿许可证 ( 副本复印件)
附表目录
1 ××××××××采石场截至 2015 年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 2
资源量估算总表
3 2015 年度消耗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一、前言
1、目的任务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
知》 (国 土资发 [2006]87 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征收管理的通 知》(国土资发 [2013]77 号)以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 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通知》 (皖国土资函 [2013]1676 号)精神,摸清宣州区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掌握矿产资 源储量消耗, 及时发现和制止越层越界开采行为。 在宣城市国土资源 局宣州区分局的大力支持下, 采矿权人××××××××采石场按有 关规范要求于 2015年 12月对其采矿权证范围内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 源储量进行动态检测工作,编制 2015 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本次工作任务是在充分收集、整理矿山以往开展的各项地质勘 查、开采和利用等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 以蚌埠市东方矿业发展有 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安徽省××××××××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 矿 2014 年度矿山储量年报》为依据,采用地形地质测量(采坑)等 工作手段和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矿山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 矿石 质量以及采矿现状等变化情况, 估算矿山采矿权证范围内累计查明资 源量、消耗资源量、 保有资源量, 发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编制、提交《××××××××采石场建筑石 料用灰岩矿 2015 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及相关附图、附表、附件等资 料。
2、工作要求及依据
本次工作是在 2014 年储量年报( 2014.1.20 )的基础上,根据
本次实测的矿山开采现状图, 据实估算矿山累计消耗资源储量 (分界 内界外)及保有资源储量, 编制××××××××采石场建筑石料用 灰岩矿 2015 年年度报告。储量年报的编制依据是:
(1)关于印发《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6]87 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征收管理的 通知》(国土资发 [2013]77 号)以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 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通知》 (皖国土资函
[2013]1676 号);
(2)××××××××采石场的采矿许可证;
(3)《安徽省××××××××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2014 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蚌埠市东方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14.1.20 );
(4)《固体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 、《工 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以及矿产资源储量 动态检测(核查)等技术规范。 二、矿山概述
1、矿区交通位置
矿区位于宣城市城区 33 o方向直距约 35.4km 处,西侧距狸桥 镇
3.6km,行政区划隶属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管辖。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 118°57′28″,北纬 31°
13′02″。 矿区向南经约 0.5km 土石路与狸桥~昝村村公路连
接,经狸桥
与宣~宁公路连接,通往外埠。南侧距南湖仅 5.8km,经水阳江通达 长江,交通便利。
2、矿权设置情况
××××××××采石场采矿证由宣城市国土资源局宣州区分 局于 2012年 12月 21日颁发,证号: C341802200912712005041。7 采矿权人:××××××××采石场
地 址:宣州区狸桥镇
矿山名称:××××××××采石场 经济类型:私营独资企业 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 开采方式:露天开采 生产规模: 50万 t/ 年
有效期限:自 2012年 12月 21日~ 2015年 12月 21日(叁年) 矿区范围共有 6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见表 1-1(54 、80坐标系)
拐点 K1 K2 K3 K4 K5 K6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 1-1 X(54) Y(54) X(80) 3455503.00 3455503.00 3455706.00 3455790.00 3455790.00 40400609.00 40400703.00 40400813.00 40400773.00 40400694.00 3455456.48 3455456.48 3455659.48 3455743.48 3455743.48 Y(80) 40400562.28 40400656.28 40400766.28 40400726.28 40400647.28 3455706.00 40400609.00 3455659.48 40400562.28 面积: 0.0421Km2,开采深度: +71.8m至+20m标高。 3、开拓方式和生产能力
2012年 7月铜陵化工集团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写的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
案》,开采方案确定如下:
生产规模:设计年产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20万 m3。
产品方案: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子,其产品粒级为 60~ 40mm、
40~30mm、30~16mm、16~5mm、1~5mm,直接销售。
采矿方法: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和地形条件,矿床的开采方式为 自上而下的露天台阶式开采,台阶高 10m。开采工作线沿走向布置, 新水平准备在固定坑线连接平台处开沟, 形成开采工作面, 台阶平行 推进,自上而下逐台阶开采;预留安全、清扫和运输平台;应保持台 阶安全坡面角,不行超挖坡底。一次穿爆,分层铲装。确定开采回采 率为 98%。
采剥及排土:矿石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装入汽车经矿山公路运 往破碎站。 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 开采时工作面沿走向布置, 垂直走 向推进,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30m,工作台阶坡面角 65~70°。
爆破周围环境:本矿露天采场周边爆破安全警戒范围内及附近 无工厂、自然保护区、 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目标。 矿区周边无相邻矿 山。
防治水方案:矿山为山坡、凹陷露天开采,设计露天采场最高 开采标高为 +58m,露天采场最低台阶标高为 +20m,高于采场的山脚标 高,高于当地浸蚀基准面, 矿坑充水因素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地表水 自然排泄通畅。生产过程中分层工作面向外侧保持 3‰左右的坡度, 将降水自然排出采场以外。 形成固定帮的部分, 在安全平台上修截水 沟,将地表径流产生的涌水引出采场以外。 为确保露天边坡稳定和最
大限度的减少露天采场的汇水量,沿 露天采场上口边缘外侧修筑截洪排水沟, 并将拦截的洪水引向沟谷等 低洼处排走。
4、年度生产计划及完成情况
矿山设计生产能力 50万 t /年,2015年度矿山矿权范围内实际 消耗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 (111b)7.23 万 m3(18.80 万 t) 。
5、矿权保有的资源储量
根据蚌埠市东方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安徽省×××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2014 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2014.1.20 ),截止 2013 年底 2014 年初矿权范围内保有建筑石料用 灰岩矿资源储量( 333)36.71 万 m3(14.12 万 t) 。 三、矿山地质测量工作 1、地质测量工作方法
本次矿山年报由业主××××××××采石场编制。
本次工作主要以地表、 采坑地质调查为主,修测 1:2000 地形地 质图, 了解矿床地质、 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矿石质量; 对采空区进行 实地测量,绘制采空区厚度,圈定采空区范围。
工作方法为利用实测的采空区范围图, 估算出矿权内总消耗资源 量,减去去年总消耗储量, 即为本次矿权内消耗资源量, 用上次保有 资源量减去本次消耗资源量,即为本次保有资源量。 2、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⑴实际完成工作量
本次资源储量测量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表 3-1
本次工作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 3-1
序号 1 ⑵质量评述
工作内容 地形测量 工作量 0.021km 2备注 修测 本次矿山开采现状图是以 2014 年矿山储量年报中的工作成果为 基础, 结合本次以穿越法为主、 追索法为辅进行修正和补充。 地质测 量工作以实地踏勘调查为主(根据矿山埋设的矿权边界桩调整
2
GPS,
使误差在 1m
GPS
内),修测了 1∶1000 地形地质图 0.021Km2,地质上采用 GPS、微地貌定点,实地勾绘了地质界线,对采空区测量,采用
测定,围绕采空区周边范围定点测量, 圈定采空区范围, 地质勘查工 作方法和质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所有的图件均采用 AutoCAD计算机软件绘制, 储量估算所用面积 等参数用计算机直接读出。 对收集到的矿山地质资料和矿山开采资料 进行综合整理,矿权边界、采场边界、标高、测量范围,依据坐标在 地形地质图上投图编制, 精度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编制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2015 年度矿山储量年 报》。 四、探采对比
1、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变化情况
根据实地调查,矿层位于山坡上, 地表发育溶蚀沟槽及风化裂隙, 根据采坑观察, 渐往深部发育构造裂隙, 一般呈闭合状。 石灰岩裂隙 为主要含水层位, 富水程度弱。 地下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
水量受降 雨量影响大。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呈凹陷状开采, 低于矿区周 边地形,遇雨季节,低凹处容易造成采场积水, 矿山应利用水泵抽水。
目前采场最低平均开采标高为 +10.80m,已超出允许开采标高, 现场观察, 开采中无明显的地下水溢出, 矿床开发后对附近地表水和 地下水基本没有影响。
矿体围岩为石灰岩, 岩溶不发育, 深部裂隙呈闭合状, 连贯性差。 顶底板岩石坚硬, 岩石抗压强度≥ 650Kg/Cm2,吸水性 <3%,耐冻性 (m) ≥35,耐风化性强~较强。矿层中夹有数层 0.1 ~0.5m 含泥质灰岩, 开采时应防止滑脱。 矿层完整性好, 物理性质较坚固, 工程地质条件 较好。目前采场边坡角一般 55-60 °左右,稳定性良好,无明显的失 稳现象存在。矿山继续开采,已开采区与未开采区工程地质条件类似, 只是形成最终边坡高度、 范围增大, 开采中须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保 证边坡的稳定性。 继续开采露开采南东坡地层倾向与坡向一致, 地层 倾角小于开采边坡角,预测存在顺层滑坡的可能, 开采中应注意监测, 及时放坡降低边坡角,防安全生产事故。
矿山露天开采粉尘和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涉及范 围、影响程度有限。开采的废渣要注意堆放,预防暴雨引发泥石流。 矿山继续开采, 这些环境问题略有加重, 但总体影响不大。 与原储量 核实报告基本无变化。
2、矿体及矿石变化情况
矿区范围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和龙山组( T1h)石灰岩,是建 筑石料用石灰岩矿主要赋矿层位,本次调整矿区范围圈定矿体一个, 编号Ⅰ号。矿体呈层状产出,延伸稳定。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 倾角 36°~ 46°。矿体平面形态略呈不规则多边形,近似南北向展 布,长约 323m,北侧宽约 161m,南侧宽约 32m,最大延深 42m
(最大 开采标高至最底允许开采标高垂距 ) 。
矿层出露完整,易于露天开采,底板为三叠系下统和龙山组 ( T1h) 石灰岩。
矿石呈灰~青灰色,薄~中薄、中厚层灰岩为主,夹青灰色、灰 色薄层灰岩、 微层条带状灰岩、 微层灰岩, 少部分泥灰岩, 微晶结构, 块状、微层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少量泥质,微量氧化铁等组成。
据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综合地质大队 2001 年 7 月《安徽省宣州 区昝村乡乌龟山石料用灰岩矿点普查报告》提供的资料, CaO平均含 量为 52.44%、MgO为 1.02%、SiO2 含量为 0.74%。对照冶金、化工石 灰岩及白云岩、 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矿区石灰岩符合水泥用 石灰质原料矿石化学成分Ⅰ级品一般求, 与原报告未发现明显变化特 征。 五、资源量估算
1、工业指标、估算方法、估算参数的确定
(1)工业指标 本矿区根据前人开采及销售情况,矿石质量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现根据业主委托的指标作为本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工业
指标, 具体工 业指标如下:
开采技术条件 : 最低开采标高:+ 20m 采场最终边坡角:≤ 55° 采场最终底盘最小宽度:≥ 25m 爆破安全距离:≥ 300m
(2)估算方法 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形态简单,延伸稳定,厚度大,剖面 线布置相互平行,以往矿区查明资源储量计算采用平行垂直断面法进 行,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采用地质块断法估算。 保有资源储量为查明 资源储量扣减消耗资源储量求得。 本次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采用水平 断面法估算。基本图件为 1:1000 地质图。
估算公式为:
1、体积估算公式为 V=S×L 式中 :
V 为块段体积( m3 ) S 为断面面积( m2 ) L 为两断面之间的平均间距( m)
当﹝S1-S2﹞/S1 小于 40%时,采用棱柱体积公式:
V=(S1+S2)× L÷ 2
若﹝S1-S2﹞/S1 大于 40%,采用锥台公式:
V =( S1+ S2+ S1 S2 )L/3
仅有单面积,另一端自然尖灭的,采用锥体公式:
V=S×L÷3
2、矿石资源量估算公式为 Q=V× D
式中 V--矿体体积(立方米) ,D--矿体平均体重(吨 / 立方米)
Q -- 矿石资源量(吨)。
(3)估算参数的确定 a、采坑面积的确定:在地形地质图(电子版)上根据矿体实测 采坑上周边拐点坐标, 直接利用 AutoCAD软件在计算机上读取。 每块 面积读取次数三次以上,取相对误差< 2%的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 面积值。
b、已采矿体的平均厚度的确定
利用 1:1000 地形图,由于矿体受地形高差等的影响,厚度相对 变化较大, 同时底界不平整, 已采区矿体平均厚度采用采坑上、 下各 测量点实测高度来求取平均厚度。详见表 5-1 。
表 5-1 采空区平均厚度计算表
采坑 采坑 已采 平均 测量 底标 上标 采坑 厚度 厚度 备注 点号 高 高 (m(m编号 (m(m) ) 30.3 40.8 10.5 1 2 2 0 CK2015 -1 31.4 40.7 2 5 2 9.27 10.2 2 31.1 40.3 3 1 3 9.22 28.2 40.1 11.9 4 2 2 0 25.6 30.1 1 1 7 4.56 CK2015 -2 25.3 30.4 5.12 2 3 5 5.12 26.2 31.8 3 0 7 5.67 c、矿石体重的确定
矿石体重引用 2013年 10月,铜陵市金石矿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
责任公司《安徽省××××××××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 量核实报告》体重值,取 d= 2.60t/m 3。
2、资源量估算结果
(1)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据 2014 年度储量年报,矿权范围内累计查明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矿石资源储量 (111b+333)327.26 万 m3(125.87 万 t) 。
(2)消耗资源储量
根据 2014年度储量年报,截止 2014 年底矿权范围内累计消耗建 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 111b)111.75 万 m3(290.55 万 t ),本年度 矿权范围内消耗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 111b)7.23 万 m3
(18.80 万 t) 。故截止 2015 年底矿权范围内累计消耗建筑石料用灰
岩矿 ( 111b)118.98 万 m3(309.35 万 t )。
(3)保有资源储量
根据 2014年度矿山储量年报,截止 2014年底矿权范围内保有建 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 333)14.12 万 m3(36.71 万 t) 。本年度矿 权范围内消耗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 7.23 万 m3(18.80 万
t) ,故截 止 2015 年底矿权范围内保有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
( 333) 6.89 万 m3(17.91 万 t) 。
(4)下一年度设计开采量 矿山下一年度设计开采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约 6.89 万 t 。 六、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通过本次年度报告工作, 基本查明了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的地质特
征、矿体特征、 矿石质量以及采矿现状和变化情况; 大致了解了矿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大致了解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编制了《××××××××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2015 年度矿山 储量年报》一份,为矿山主管部门和企业下一步管理提供了依据。
矿权范围内累计查明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石资源储量
(111b+333)327.26 万 m3(125.87 万 t) 。矿权范围内累计消耗建筑石 料
用灰岩矿( 111b)118.98 万 m3(309.35 万 t )。本年度矿权范围内 消耗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 111b)7.23 万 m3(18.80 万 t) 。截止 2015 年底矿权范围内保有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 333)6.89 万 m3(17.91 万 t) 。
3
2、建议
(1) 业主应加强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学习,增强矿权法律意识, 弄
清矿权范围,做到依法开采,避免盲目采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采场工作面因自重而有发生滑坡事故的危险,工作面弧石应 及
时清理有发生滚落伤人; 采场如长期受雨水渗透作用, 易使边坡失 稳。因此,开采过程中要加强对露天采场边坡的管理, 同时对边坡进 行监测,防止采场高边坡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问题。
(3) 矿山应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开采,保证开采台阶构成要素符合 开
采规程要求。
(4) 建议业主及时建立生产台帐,便于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对 资
源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5) 露天开采对山林植被及地形地貌有一定的破坏的作用,本着 谁
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建议矿山边开采边治理,保护好矿山环境。
(6) 建议矿山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要及时核定矿区界线, 避
免越界开采,已越界开采的必须退回采矿许可证限定范围内作业。 如有再次变更,须及时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