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说茶馆

正说茶馆

来源:华佗小知识
正说“茶馆”

长期以来,茶馆都是爱好饮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娱乐和交际的场所。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可以说是历史十分悠久。另有众所周知的老舍先生所著同名话剧《茶馆》,后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流传于世。当“大傻子杨”念着数来宝在电影开头出现时,一种久违的亲切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初中看话剧版的《茶馆》,觉得满篇都是你来我往的对话,里面的情景波澜纯属一个看不懂;高中课本读《茶馆》吧,知道了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现在大学是看电视剧版的《茶馆》了,再看《茶馆》吧,不得不感叹老舍先生出众的才华和对生活细微的洞察能力。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语言艺术的大师”。

给我影响最深的就如第二幕开头,在裕泰新茶馆内,王淑芬和李三谈论的小发辫去与留问题的对话,其中运用谐音双关,生活气息很浓,琅琅上口,风趣悠然,他说:“越改越凉,冰凉”是由于切身感受所得的认识。李三所以要留着那根小辫,表明了李三内心的困苦、凄凉和对王利发的不满。尤其是为证明小辫儿有保留的必要,他把皇上、袁世凯都搬出来了,这就使李三这个小人物头上不起眼的一个小辫儿,和辛亥、张勋复辟、“洪宪”复辟、军阀混战这等“国家大事”联系在了一起。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确实有那么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大事”,忽而皇上退位,忽而又冒出来了,忽而新皇帝登基,如此反复无常害的百姓们为辫子的去留无所适从。李三的心态不正是反映了一些百姓对“改良”的态度和看法吗?老舍利用一根小辫子去留问题,就把剧情第二幕的时代背景巧妙自然地点明了。再如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又如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 „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无一不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显示了人物的性格。《茶馆》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戏剧语言的幽默风格、味儿浓郁的北京方言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老舍先生借助了“茶馆”通过大傻子杨之口,把一朝历史一个时代,唱得透透彻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