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评定学习总结
2020年11月27号晚上七点,我们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学习了关于焊接工艺评定的培训课程,现对学习进行总结:
焊接工艺评定是指为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或堆焊层的化学成分符合规定,对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验证性试验和结果评价的过程。分为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规程、焊接作业指导书。
一、焊接工艺评定一般过程:
根据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按照设计文件规定和制造工艺拟定预焊接工艺规程,施焊试件和制取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评价。
二、焊接工艺评定的条件和目的:
1)焊接工艺评定应在本单位进行。
2)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设备、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金属材料、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并由本单位操作技能熟练的焊接人员使用本单位设备焊接试件。
3)焊接工艺评定验证承压设备制造、安装单位拟定焊接工艺规程的正确性。
4)评定承压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在限定条件下焊成符合技术规定的焊接接头能力。
三、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及类别分类
1)重要因素:是影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冲击韧性除外)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
2)补加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需增加补加因素。
3)次要因素:是指对要求测定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
3.1焊接方法的类别
分为10种: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含药芯焊丝电弧焊)、电渣焊、等离子弧焊、磨擦焊、气电立焊和螺柱电弧焊。其中比较常用
的是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3.2焊后热处理及分类
类别号为Fe-1、Fe-3、Fe-4、Fe-5A、Fe-5B、Fe-5C、Fe-6、Fe-9B、Fe-10I,Fe-10H的材料焊后热处理类别:
a. 不进行焊后热处理;
b. 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
c. 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如正火)
d. 先在高于上转变温度,而后在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即正火或淬火后回);
e. 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焊后热处理。
除上述材料外,其余各类别号的材料焊后热处理类别:
a. 不进行焊后热处理;
b. 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焊后热处理。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对于类别为Fe-8、Fe-10H的材料焊后热处理类别
a. 不进行焊后热处理;
b. 进行焊后固培;
c. 热处理或稳定化热处理。
以下情况改变,需要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1、改变焊接方法;
2、母材类别号改变;
3、母材组别号改变;
4、改变焊后热处理类别;
5、变更任何一个重要因素
增加或变更次要因素时,不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注意:高类别母材相焊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高类别与低类别相焊,但必须使用高类别的焊材。
四、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
试件:按照预定的焊接工艺制成的用于实验的焊件。
1)试件形式:分为管状和板状两种,管状指管道和环。
板状角焊缝试件 管与板角焊缝试件 管与管角焊缝试件
a)试件形式如下图,摩擦焊试件接头形状应与产品规定一致。
b)评定对接焊缝预焊接工艺规程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中的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评定非受压焊件角焊维预焊接工艺规程时,可仅采用角焊缝试件。
2)板状对接挥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状焊件对接焊缝,反之亦可。
任一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焊件角焊缝。
3)当同一条焊缝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同的焊接工艺时,可按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分别进行评定:亦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焊接试件,进行组合评定。
组合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焊件时,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但应保证其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只需其中任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所评定的试件母材厚度,来确定组合评定试件适用于焊件母材的厚度有效范围。
五、总结
通过视频会议的学习,我认识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是应注意:
1、要保证引用的焊接工艺评定的通用因素和专用因素中的重要因素和补加因素与拟定的产品焊接工艺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2、焊接工艺评定规则与焊工考试规则在母材类别划分、焊材、焊接位置的要求等方面各不相同,不能混淆。
目前互联网飞速发展,应多举行线上培训,这样才能不同部门互相学习,提高整体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