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9·崇明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胶头滴管插入滴瓶后,要再挤一下胶头使溶液进入滴管中 B . 插入橡皮导管的玻璃导管一端蘸水,然后再边旋转边插入 C . 容量瓶内装水,塞上塞子倒转不漏水即说明该容量瓶可用 D .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放出后,换一个接液烧杯放上层液体 2. (2分) 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时,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①③④⑥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⑤⑥
3.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2013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PM 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雾霾空气属于混合物
B . 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形成胶体 C .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防治PM 2.5污染
第 1 页 共 12 页
D . PM 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4. (2分) (2018高一上·薛城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 .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C . 阿伏加德罗常数无单位 D . 摩尔体积的单位是L
5. (2分) (2017高一上·辽宁期末)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强碱性溶液中:K+、Cu2+、Cl﹣、SO42﹣
B . 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Ba2+、OH﹣、NO3﹣ C . 含有0.1 mol•L﹣1 Ca2+酸溶液中:Na+、K+、CO32﹣、Cl﹣ D . 室温下,强酸性溶液中:Na+、Fe3+、NO3﹣、SO42﹣
6. (2分) (2016高一上·水富期末) 工业上通过2Al2O3+3C+6Cl2═4AlCl3+3CO2制取无水氯化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lCl3是氧化产物 B . Cl2是氧化剂
C . 每生成1 mol CO2 , 转移4个电子 D . C发生还原反应
7. (2分) (2017高一上·深圳期中)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 100mL 2mol/L MgCl2溶液 B . 1000mL 2.5 mol/L NaCl溶液 C . 250mL l mol/L AlCl3溶液 D . 300mL 3 mol/LKCl溶液
第 2 页 共 12 页
8. (2分) (2018高三上·北京期中) 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 . NH3使CuO固体变为红色 B . CO2使Na2O2固体变为白色 C . HCl使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 D . Cl2使FeBr2溶液变为黄色
9. (2分) (2016高一上·邯郸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 ) A . 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分子数目为NA B . 1mol•L﹣1 K2SO4溶液所含K+数目为2NA
C . 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 D . O2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10.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末) 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单位是( ) A . g/L B . mol/L C . g/mol D . mol
11. (2分) 关于溶液、浊液、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 . 都是混合物
C . 分散质均能透过半透膜 D . 分散质均能通过滤纸
12.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
第 3 页 共 12 页
)
B . 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等于2NA C . NO2和H2O反应每生成2 mol HNO3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D . 1 mol Fe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失去3NA个电子
13. (2分) (2018高一上·建水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2H++Ca(OH)2=Ca2++2H2O B .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HCl溶液:CO32-+2H+=CO2↑+H2O C . 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
D .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14. (2分) 分类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A . 碱:苛性钠、纯碱、熟石灰 B . 盐:胆矾、小苏打、铜绿
C . 碱性氧化物:氧化铜、七氧化二锰、氧化铝
D . 无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碘的四氧化碳溶液、淀粉溶液、氯化铁溶液
15. (2分) (2017高三上·济南期末)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5NH4NO3 2HNO3+4N2↑+9H2O的反应中,生成28 g N2 ,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B . 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A
C .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 . 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所含原子数为0.4 NA
16. (2分) (2017高一上·绍兴期中) 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 , 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 .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
第 4 页 共 12 页
C . 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 . ③中1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17. (2分) 已知:SO32﹣+I2+H2O→SO42﹣+2I﹣+2H+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 , 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肯定不含I﹣ B . 肯定不含SO42﹣ C . 肯定不含SO32﹣ D . 肯定含有NH4+
18. (2分) (2018高一上·鹤岗期中) 已知:1)Cl2+2Fe2+=2Cl-+2Fe3+;2)Cl2+2Br-=2Cl-+Br2 ,并且Fe2+还原性比Br-强;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 ,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 . 0.224L B . 0.336L C . 0.448L D . 0.672L
19. (2分)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①用分液法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②用结晶法分离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③用分液法分离水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用蒸馏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5℃)和乙酸乙酯(沸点为77.5℃)的混合物. A . ①④ B . ②③
第 5 页 共 12 页
C . ③④ D . ②④
20.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中)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W=
B . W=
C . ρ=
D . c=
二、 综合题 (共4题;共27分)
21. (6分) (2016高一下·武汉期末) 硫酸工业中废渣称为硫酸渣,其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进行硫酸渣中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
已知溶液pH=3.7时,Fe3+已经沉淀完全;一水合氨电离常数Kb=1.8×10﹣5 , 其饱和溶液中c(OH﹣)约为1×10﹣3mol•L﹣1 . 请回答:
(1)
写出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
上述流程中两次使用试剂①,推测试剂①应该是 (填以下字母编号) A . 氢氧化钠溶液 B . 氧化铝 C . 氨水
第 6 页 共 12 页
D . 水 (3)
溶液D到固体E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pH=13,如果pH过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任写一点) (4)
H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5)
计算溶液F中c(Mg2+)=________(25℃时,氢氧化镁的Ksp=5.6×10﹣12) 22. (7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期中) 如图为某市售盐酸试剂瓶上的部分数据:
(1) 该市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下同)
(2) 欲配制1mol/L盐酸溶液475mL,则需量取该市售盐酸________mL,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量筒使用前用未干燥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C.量取出的浓盐酸露置较长时间后才加水稀释 D.洗涤量取浓盐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3) 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OH-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质量分数分别为36.5%和13.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25%(填“>”“<”或“=”);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吸收________体积的HCl气体可制得36.5%的盐酸(水的密度以1.00g/cm3计)。
23. (8分) (2019·金山模拟) 为探究工业制硫酸接触室中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并测定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第 7 页 共 12 页
(1) ①中浓硫酸的作用除了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
(2) ③锥形瓶中盛放的是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实验过程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锥形瓶浸入冰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
(3) ⑤中品红颜色没有发生改变,说明________。
(4) 若通入SO2的体积为V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要测定该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实验时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m g,则m可以是________,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____(列式表示)。
(5) 反应结束后还需通入N2的原因是________。
24. (6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末) 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氮氧化物的相关实验:
实验1:将铜片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盖住
(1) 烧杯A液体上方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消失,烧杯C中的液体变成蓝色,甲同学分析出现蓝色的原因,认为其中涉及到两个反应:
①红棕色气体消失,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配平溶液出现蓝色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I-+_
+__H+=__I2+ NO↑+H2O ________
第 8 页 共 12 页
(3) 打开烧杯B,A液体上方又出现淡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 实验Ⅱ:因为有其他同学对淀粉KI溶液变蓝的原因提出异议,甲同学将铜片换成铁片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盖住。
实验前甲同学认为换为铁片后不应出现红棕色气体,淀粉KI溶液不会变为蓝色,其理由是________
(5) 实验开始后,发现确实无红棕色气体生成,但过一段时间后,淀粉KI溶液仍然变为蓝色,请你帮忙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
第 9 页 共 12 页
参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第 10 页 共 12 页
17-1、
18-1、
19-1、
20-1、
二、 综合题 (共4题;共27分)
21-1、
21-2、
21-3、
21-4、
21-5、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第 11 页 共 12 页
23-4、
23-5、
24-1、
24-2、
24-3、
24-4、
24-5、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