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诵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李芳萍
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11期
摘 要: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明确的朗读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诵读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诵读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文最基本的知识,通过朗读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要学好语文,必须要掌握好朗读。作为语文老师,要看重学生的朗读,并要指导学生开展好自主朗读,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语速适当、感情真挚。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用优美的朗读带动学生,通过优美的朗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积极主动的朗读,通过朗读,将我们语文中那些优美的文章,熟读成诵,达到修身养性的境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自主朗读应体现在如下的方面: 一、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一定要有目的地朗读,不能乱读一气,否则,就失去了朗读的意义。在一节语文课开始时,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好任务,给学生说出朗读的要求,作为语文老师,要切记把朗读仅仅作为讲读课文的一种过度。在一节语文课开始时,老师应把一节课须朗读的内容让学生朗读一遍,一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达到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一定要求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读准课文的基调,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弄清楚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什么人,场面是什么,文章的线索,文章的感情基调,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朗读弄清楚。自主朗读时,同学们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切记以敷衍的态度进行朗读,如果学生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音或自己把握不了的字音,老师应该题在黑板上来纠正,遇到学生们在朗读某一段时把握不了这段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或读出来的感情偏偏与课文体现的感情不一样时,老师应该范读一遍或者可以借助放录音来让学生们把握正确的读音。如我在教古文《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们听录音朗读,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纠正字音,给自己不懂的字音注音,并且将朗读时应该注意的节奏勾画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练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最后要求学生整体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因此,在朗读中朗读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这样才会有朗读的效果。 二、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语文课上,为了引起学生们的朗读兴趣,老师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来点燃学生们的朗读热情。老师在朗读的过程中,齐读是最惯常的教读方式,但在齐读的过程中,容易让一些学习习惯不好或者行为上懒惰的学生钻空子,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稂莠不齐,所以,齐读可以采用,但不能在语文课上只是单一的采用。为了激起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可以采取除齐读外的其他朗读方式,如个别读、对对读、分角色朗读、比赛读、听录音朗读以及可以让学生们表演朗读等等,只有语文老师自己在语文课上重视朗读,并经常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时间长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就提高了,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就游刃有余,以自身的修养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除了齐读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朗读方式,如个读、齐声读、美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但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只有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才会融入到他们所朗读的文章中,朗读才会有效果。在注意朗读方法外,老师们还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总结适合自己的朗读方法,并让这种方法惠及学生,学生们也可以在平时的自主学习中寻找适合自己语文学习的朗读方法,方法很重要,所以要求大家要静下心来,对自己的语文学习下些功夫,并借助朗读的功效,将语文成绩提高。 三、朗读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演读等形式。这是符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律的。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自由、自主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使学生很好的融入课文或诗歌或文言文所营造的情境中,进而对语文感兴趣,只要学生们有了朗读的兴趣,朗读就会显现出效果。良好的朗读对学生们来说,既培养了语感,又在各个方面提升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