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探索与思考

来源:华佗小知识
医疗管理与信息┃Medicalmanagementandinformation

现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探索与思考

杨斌

(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镇卫生院

江苏丹阳

212362)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乡镇卫生院管理现状,对乡镇卫生院实际存在的管理问题做简要的分析,并且对乡镇卫生院接下来的管理做出一定的探索和思考。【关键词】乡镇卫生院;管理;医疗机构;管理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人民生活相配套的生活保障设施等民生工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乡镇卫生院给城乡居民所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而国家对于农村卫生工作是相当重视的,全国县级综合性医院以及相关的保健和预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改造任务也都基本完成了。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虽然开展起来,但是相关的管理和卫生医疗配套的设施都还没有完全跟进。根据当前乡镇卫生院现状,对乡镇卫生院的实际管理做出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1医改后乡镇卫生院管理与服务现状1.1从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结构上看,医疗技术人员的结构层次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医疗科研的研究层次相对于大中城市的医疗机构技术人员的层次较为落后,医疗知识和对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的更新速度也相对比较慢。

1.2从乡镇卫生院所拥有的医疗器械和配置上面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器械种类较少,虽然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扶持下,医疗器械的种类相对于过去五年已经有了明显的增长,不过很多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乡镇卫生院医疗器械的种类还是比较少,不能较好地满足乡镇卫生院的服务需求。

1.3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有了比较大程度的改善。自从新医改方案实施后,省内的乡镇卫生院都落实了财务的审核制度,基本上每个乡镇卫生院也有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且有基本的药物目录制度进行管理,保证了乡镇卫生院药物种类的齐全,能够为乡镇居民提供医疗的便利。

2对于今后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建议2.1改变观念,调整心态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职工行为,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使命,积极投身于农村卫生事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业务专长,为患者和群众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决不收受“红包”和通过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来收受“回扣”,坚决抵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

2.2机制体制创新全面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建设是目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健全和完善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重要举措。每个行政村至少要建一个标准化的卫生所。卫生所的建立可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卫生院自建,另一种是与乡村医生合建。同时,卫生所要建立健全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及门诊日志等相关档案资料;要做到看病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收支有明细,传染病有报告等。在业务方面,乡村医生侧重于医疗,卫生院人员侧重于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另外,卫生主管部门要建立三级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平台,使乡、村级医疗人员及时掌握所辖内群众的医疗情况,并依据相关数据来考核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同时,卫生院要实行院务公开,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使每一个职工都参与到医院的发展中来,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

2.3服务模式的改变

乡镇卫生院要改变仅仅提供临床治疗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倡导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乡镇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组织要向所在的村民提供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162-

要建立健全家庭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指导处方。在全面掌握村民

健康状况的同时,提供健康指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尤其要向幼儿、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普及卫生知识,从而干预疾病的发生。

2.4做好药品招标工作,推行药品“零加价”乡镇卫生院的主要经济收入是靠药品,约占总收入的70%以上,药品的加成率普遍较高。造成乡镇卫生院门诊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药价高,致使大部分患者到药店盲目购药自治。乡镇卫生院在政府财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药品应实行“零加价”,以切实解决“看病贵”这个不和谐的社会音符,让农民即刻享受到眼下利益。

2.5加强新农合管理,解决“看病难”

乡镇卫生院严禁利用新农合运行初期制度和管理的缺陷,采取小病大治、“挂床”等不正当手段加重患者负担或套取新农合资金,要确保新农合这一惠民制度得以健康运行。在医疗费用报销方面,卫生主管部门或医保部门应不断探索更适合当前医疗形式和疾病病种的补助政策。相信在政府财力的支持下,新农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将会逐步被消除。

2.6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员考核机制

2.6.1人员配备随着乡镇卫生院医疗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服务转型,卫生院人员编制应在原有的0.9‰~1.1‰的基础上扩编至少30%~50%,尽可能地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使医疗设备和人员价值效能最大化。

2.6.2知识结构随着乡镇卫生院业务的不断拓展,除临床、护理专业人员外,应该配有公共卫生专业、影像专业、检验专业以及专职的财务人员各一名。

2.6.3培训学习机制(1)安排每人每年到县医院或疾控中心进修学习至少3个月。对于新分配来的人员,应先在上级医院进修至少2年后再从事基层工作。(2)借《好医生》等专业网站自学,要求每两个月完成一篇课件的自学,以此来加强职工继续医学教育。院方要提供免费的网络通信服务,可将此作为对职工的一项福利待遇。(3)卫生主管部门安排上级医院主治医生定期来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坐诊。(4)积极参加上级医院举办的学生活动,开阔视界、掌握动态。(5)院内集中学习。每周安排一次全院集中业务学习,可通过网络教学、光盘以及个人讲授等方式进行。卫生主管部门应配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6)乡镇卫生院不求业务发展,可“借鸡下蛋”开展业务。

乡镇卫生院要改变仅仅提供临床治疗服务和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倡导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和加强公共卫生职能,这样才有利于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群众。通过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服务模式的改变;人才培养和激励考核机制的创新以及新农合的积极推广等全面管理以实现乡镇卫生院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1]沈骥,郑小华.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4—6.

[2]胡雪芳.浅谈当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外医疗;2010年04期

“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