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v带

来源:华佗小知识


1、V带轮设计的要求 质量小、结构工艺性好、无过大的铸造内应力;质量分布均匀,转速高时要经过动平衡;轮槽工作面要精细加工(表面粗糙度一般应为3.2),以减小带的磨损;各槽的尺寸和角度应保持一定的精度,以使载荷分布较为均匀。 2、带轮的材料 带轮的材料主要采用铸铁,常用材料的牌号为HT150或HT200;转速较高时宜采用铸钢(或用钢板冲压后焊接而成);小功率时可用铸铝或塑料。 3、带轮的结构形式 铸铁制V带轮的典型结构形式有三种: (a)实心式 (b)腹板式 (c)轮幅式

1)实心式:带轮基准直径小于3d(d为轴的直径)时 2)腹板式:带轮基准直径小于300~350mm时 3)轮幅式:带轮基准直径大于350~350mm时 4、带轮的基准直径

处在与所配用的V带节宽bp处的带轮直径称为基准直径dd1、dd2,国家标准规定了普通V带传动中带轮的基准直径系列,见表2。 带轮基准直径越小,带传动越紧凑,但带内的弯曲应力越大,导致带的疲劳强度下降,传动效率下降。选择小带轮基准直径时,应使dd1≥ddmin,国家标准也规定了普通V带传动中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见表2。 5、轮槽尺寸 带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选择结构形式,并根据带的型号及根数确定轮缘宽度,根据带的型号确定轮槽尺寸(见下表)。 槽 型 Z 项 目 符号 Y SPZ 基准线上槽深 基准线下槽深 A SPA B SPB C D SPC 27.0 8.1 19.9 32.0 9.6 23.4 F 基准宽度(节宽) bd(bp) 5.3 8.5 11.0 14.0 19.0 hamin 1.6 2.0 2.75 3.5 7.0 hfmin 4.7 8± 9.0 槽 间 距 第一槽对称面至端面的距离 最小轮缘厚 δe 12±8.7 10.8 4.8 14.3 11 14 19 15±19±25.5±0.5 0.3 0.3 0.3 0.4 37±0.6 44.5±0.7 f 7±1 8±1 min 15 5 5.5 6 7.5 10 12 带 轮 宽 B B=(z-1)e+2f z-轮槽数 外 径 da da=dd +2ha 32° 相应 ≦60 _ _ _ _ _ 轮 槽 34° 的基 _ ≦80 ≦118 ≦190 ≦315 _

_ _

角 φ 36° 准直 >60 极限偏差 _ _ _ _ ≦475 >475 ±30' ≦600 >600 38° 径dd _ >80 >118 >190 >315 ±1° 关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