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11-12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政治)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2.“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医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影响,说明:
①没有哲学就不可能有其它具体科学 ②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智慧是伟大的 ③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具光彩的文明古国之一 ④哲学对其它学科的发展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 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5.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A.庄子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 B.庄子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
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 D.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 6.右边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 便无笼” 的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7.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8.2007年是塑料诞生100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9.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情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10.对哲学上所讲的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②物质的具体形态 观实在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④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
⑤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⑥是对万事万物共性的反映
A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④⑤ D ④⑥ 11. 右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气者,理之所依也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12.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3.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14.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C.培养爱过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16.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17.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18.“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理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面对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19.有人说,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这主要说明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有一位“世界风筝之都“——山东潍坊籍的国民党老兵,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退到台湾,后长期移居美国。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美国,他的家里都放满了各种风筝。在晚年,听说祖国大陆发行了一套风筝邮票,特地让自己的孙女到祖国大陆来购买。据此完成20—21题。 20. 老兵的内心情结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
A.学历 观
21. 老兵的故事告诉我们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拥有科学文化知识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 中日文化一衣带水,中国古代多个文献中关于倭人的记载表明:日本列岛最早的居民应该是生活在辽东、吉林、长白山周围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古代秽人,日本列岛的倭人文化主要是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倭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唐时,日本大批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这里中华文化在日本传播的途径主要有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④文化交流大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据此完成23—24题。 23.“东洋文化主静,西洋文化主动”的认识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
C.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东、西方文化分别注重传统和现实
24. 材料中的观点笼统看似有一定道理,但从实质上说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点 ①过多强调自我,拒绝文化的借鉴和融合
②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 ③从根本上否定了东方文化绚丽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 ④缺乏文化的包容性,排除异己,孤芳自赏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5. 有人主张,传统民族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内涵。如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
A.错误的,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应保持不变
B.错误的,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26.二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①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②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③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今天我们建设和谐文化,是因为
A.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B.和谐文化就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C.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D.建设和谐文化需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
“2009年江苏省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常熟市召开。与会者围绕吴越文化的历史起源、传承发展、整合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应以吴越文化为基础推进长三角文化一体化。据此回答28—29题。
28.吴越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发端于江苏和浙江两地的历史实践和多种形态的文化碰撞,是中原文化与江南本土文化结合基础上的文化创新。这说明
①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④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 与会学者表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吴越文化的创新品格,有助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主要说明
A.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B.文化创新能不断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C.文化创新能够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新能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0.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中央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组织33位在延安工作过的老同志“重返延安”,重返他们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③只要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弘扬时代精神 ④民族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戏曲发展共同难题?(14分)
观众锐减:中国戏曲的共同难题
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戏曲的传统形式及内容难以为现代人接纳。
3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可以在网上查阅学习资料、发电子邮件、下载软件、看电影、听音乐、购物„„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发布的大量不良信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有些中小学生甚至沉迷于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
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文化的影响。(14分)
33.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高二第三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1--5 CDCCC 6-10.CCDCD 11-15.CDCBA
16-20.AADAD 21-25.CBABC 26-30.AAADA
32、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分)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3分) (2)网络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的、健康的网络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使人精神颓废,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4分)
(3)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文明上网,健康上网。(4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