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码:050201)
所属学科门类: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所属院系部所:英语学院
一、 培养目标
(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事英语研究、教学和担负专门英语工作能力的高级英语人才。
(三)培养具有人文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视野开阔、语言基本功强、能适应当前全球化工作环境的社会英才。
(四)培养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心、高效组织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二、 学制与修业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如有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学习年限可酌情适当延长。延长期一般为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含休学)。成绩优秀,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在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论文撰写工作,达到申请学位要求的情况下,可由本人提出提前毕业申请,经导师及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学科点提前半年或一年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并按规定程序提前毕业和申请学位。除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特别突出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过1篇论文)以外,原则上不鼓励提前毕业。
三、 学位与学分要求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37学分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硕士学位。各类课程基本修读要求如下:
学位公共课程7学分,其中政治课3学分,外国语4学分;学位基础课程4学分;学位
1
-
专业课程6-10学分,专业方向课程至少12学分,学位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总学分不得少于2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2学分;其他必修环节2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2门大学本科课程(具体课程由导师指定,并在本科相关专业中插班跟听),所修课程不计入上述学分。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导 师 李基安 教 授 束定芳 教 授 俞东明 教 授 郑新民 教 授 耶鲁安 教 授 徐海铭 教 授 张雪梅 教 授 王雪梅 教 授 冯 辉 教 授 赵美娟 副教授 龚俭青 副教授 谭业升 副教授 黄 皓 副教授 罗杏焕 副教授 王 磊 副教授 马景秀 副教授 傅 玉 副教授 葛忆翔 副教授 李 欣 副教授 何春燕 副教授 杨春雷 副教授 尚智慧 副教授 王望妮 副教授 赵 蓉 副教授 李维屏 教 授 乔国强 教 授 史志康 教 授 张 群 教 授 张和龙 教 授 吴其尧 教 授 汪小玲 教 授 周 敏 教 授 王 欣 教 授 陈 雷 教 授 曹 航 副教授 许立冰 副教授 吴 刚 副教授 李尚宏 副教授 孙 黎 副教授 01 语言学 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现代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最新发展,并能应用这些理论成果指导自己的语言科研,对具体的语言现象作出解释。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法学、修辞学、文体学、社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02 英美文学 要求学生对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有比较系统的了解,熟悉英美两国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的代表人物与重要作品,有选择地对某一重要流派或作家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学会用正确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进行文学评论。 2
-
谢晓河 副教授 陶 茜 副教授 张 昕 副教授 聂 薇 副教授 张廷佺 副教授 梅 丽 副教授 殷书林 副教授 王弋璇 副教授 陈广兴 副教授 周 怡 副教授 王 珏 副教授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比较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现状和学科前沿问题,熟悉英美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研究英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中国文学在英美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中英、中美文学关系以及从文化层面进行中英、中美文学、文化比较,探讨中英、中美文化交流中的问题。 查明建 教 授 吴其尧 教 授 周 敏 教 授 王 欣 教 授 高 健 副教授 张 曼 副教授 03 比较文学 04 教学法 陈坚林 教 授 徐 强 教 授 郑新民 教 授 顾伟勤 教 授 张雪梅 教 授 王雪梅 教 授 张艳莉 教 授 研究国内外英语教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语言习赵美娟 副教授 得理论、课堂教学实践、测试学的理论与实践、陆 远 副教授 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评估等。要求学生陈立青 副教授 熟悉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发挥创新精盛建元 副教授 神,联系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日后不仅能进行李 欣 副教授 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并且能不断总结教学经秦 悦 副教授 验,在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所贡献。 朱 晔 副教授 朱玉山 副教授 徐 永 副教授 葛现茹 副教授 王 淼 副教授 李茨婷 副教授 谢晓燕 副教授 赵 蓉 副教授 3
-
张 健 教 授 陈坚林 教 授 史志康 教 授 张 群 教 授 査明建 教 授 刘全福 教 授 孙会军 教 授 汪小玲 教 授 肖维青 教 授 吴 刚 副教授 龚 芬 副教授 培养研究生研究翻译理论和进行翻译实践罗 平 副教授 的能力,指导研究生大量研读中外翻译理论的专李 美 副教授 著、论文以及汉译英和英译汉的优秀作品。 谭业升 副教授 侧重提高研究生的笔译能力。要求研究生对翻译曹 航 副教授 学(笔译)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够对国鲍晓英 副教授 内外翻译理论、文体翻译、修辞翻译、影视翻译、严永强 副教授 应用文翻译等方面展开科研工作。 乔龙宝 副教授 张 琳 副教授 张 曼 副教授 吴 赟 副教授 张廷佺 副教授 侯靖靖 副教授 王 正 副教授 邵 毅 副教授 董海雅 副教授 章 艳 副教授王少娣 副教授 吴珺如 副教授 培养研究生研究翻译理论和进行翻译实践徐海铭 教 授 的能力,指导研究生大量研读中外翻译理论的专孙信伟 副教授 著、论文以及汉译英和英译汉的优秀作品。 杨 辉 副教授 侧重提高研究生的口译业务的实践和科研能力。鲍晓英 副教授 要求研究生对口译研究历史发展和现状有一个吴 赟 副教授 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够对国内外口译理论及口万宏瑜 副教授 译学等方面展开科研工作。 侯靖靖 副教授 研究英美等英语国家社会发展的特点,对英美等国社会发展的现象进行归纳和分析。要求学生对英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比较系统和深入地了解,并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外交及民族等方面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王恩铭 教 授 陈汉生 教 授 林 玲 副教授 高 健 副教授 许立冰 副教授 贺 云 副教授 忻 华 副教授 顾力行 教授(外) (Steve J. Kulich) 张红玲 教 授 于朝晖 教 授 张艳莉 教 授 05 笔译学 06 口译学 07 英美文化 08 本研究方向主要探究跨文化教育与培训、跨文化心理、跨文化商务管理及人际沟通等课题。学习跨文化交际学 内容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的历史与现状、关键概念和理论以及分析性、描述性和批判性的研究方法等。授课方法以小组课题、讨论或原创性研究4
-
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完成本方向的学习之后, 学生将能够将文化、语境和话语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 朱 晔 副教授 李文娟 副教授 方永德 副教授 吴珺如 副教授 周 怡 副教授 郑 伟 客座教授 五、 课程设置和课程简介
(一) 研究方向:语言学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学位 公共 方 课程 外国语Ⅰ级 外国语Ⅱ级 现代语言学 学位 语言学研究方法 基础 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研究方法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语音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学位 写作 专业 课程 认知语义学 现代美国小说 叙事学 英国诗歌批评史 课程代码 学 时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学 开课 分 学期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2 2 1 2 1 1 1 1 开课 部门 社科部 3 社科部 研究生部 4 研究生部 语言研究院 语言研究院 4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文学研究院 英语学院 王望妮 英语学院 何春燕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海铭 英语学院 王磊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乔国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应修 学分 6-10 5
-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修辞文体翻译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1 1 英语学院 周 敏 英语学院 查明建 英语学院 冯庆华 英语学院 刘全福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罗 平 英语学院 万宏瑜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迟若冰 英语学院 顾力行 戴伟等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傅 玉 英语学院 葛忆翔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马景秀 英语学院 李欣 英语学院 至少 12 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 36 2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实践 音系学 句法学 功能语法 专业 形态学 方向 心理语言学 课程 媒介话语修辞分析 语用翻译研究 及其他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 36 2 1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2 公共 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选修 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 课程 6
36 2 1/2 研究生部 2 -
其他 学术实践具体要求见本必修 部分最后附加说明 环节 (二)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 时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1-3 英语学院 2 学 开课 分 学期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 部门 社科部 应修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学位 方 公共 课程 外国语Ⅰ级 外国语Ⅱ级 现代语言学 学位 语言学研究方法 基础 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研究方法 1 2 1 2 1 2 1 2 2 2 1 2 1 1 1 3 社科部 研究生部 4 研究生部 语言研究院 语言研究院 4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文学研究院 英语学院 王望妮 英语学院 何春燕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海铭 英语学院 王磊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乔国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英语学院 周 敏 英语学院 查明建 英语学院 冯庆华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语音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写作 认知语义学 学位 专业 现代美国小说 课程 叙事学 英国诗歌批评史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修辞文体翻译 6-10 36 36 36 36 2 2 2 2 1 2 2 2 7
-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实践 美国戏剧 现代英国小说 战后英国小说 19世纪英国散文 文学与学位论文写作 莎士比亚研究 专业 美国诗歌研究 方向 课程 英语诗歌 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戏剧 18世纪英国小说 文学与文化理论:专题概述 美国印第安文学 维多利亚小说 及其他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1 1 2 2 1 1 1 英语学院 刘全福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罗 平 英语学院 万宏瑜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迟若冰 英语学院 顾力行 戴伟等 英语学院 李尚宏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张和龙 英语学院 吴 刚 英语学院 汪小玲 英语学院 史志康 英语学院 史志康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孙 黎 英语学院 张 昕 Michael Steppat 张廷佺 聂薇, Robert Hardy 英语学院 36 36 36 36 2 2 2 2 1 3 2 2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3 3 2 2 2 2 2 2 8
-
公共 选修 课程 其他 必修 环节 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 学术实践具体要求见本部分最后附加说明 36 2 1/2 研究生部 2 2 1-3 英语学院 2 * 莎士比亚研究:指所有莎士比亚著作课程,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三)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学位 方 公共 课程 外国语Ⅰ级 外国语Ⅱ级 现代语言学 学位 语言学研究方法 基础 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研究方法 课程代码 学 时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学 开课 分 学期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 部门 社科部 应修 学分 1 2 1 2 1 2 1 2 2 2 1 2 1 1 3 社科部 研究生部 4 研究生部 语言研究院 语言研究院 4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文学研究院 英语学院 王望妮 英语学院 何春燕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海铭 英语学院 王磊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乔国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语音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学位 写作 专业 课程 认知语义学 现代美国小说 叙事学 英国诗歌批评史 6-10 36 2 1 36 2 1 9
-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修辞文体翻译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1 1 英语学院 周 敏 英语学院 查明建 英语学院 冯庆华 英语学院 刘全福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罗 平 英语学院 万宏瑜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迟若冰 英语学院 顾力行 戴伟等 英语学院 查明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王欣等 英语学院 查明建 英语学院 高健等 文学研究院 任生名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 36 2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实践 当代欧美比较文学 *与比较文学专业共享 36 2 1 36 2 1 中英中美文学关系 36 2 2 专业 方向 中外文化比较 课程 比较诗学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及其他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 翻译文学研究 36 2 2 36 2 2 至少 12 36 36 2 2 3 3 公共 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选修 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 课程 36 2 1/2 研究生部 2 10
-
其他 学术实践具体要求见本必修 部分最后附加说明 环节 (四)研究方向:教学法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学位 公共 方 课程 外国语Ⅰ级 外国语Ⅱ级 现代语言学 学位 语言学研究方法 基础 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研究方法 课程代码 学 时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1-3 英语学院 2 学 开课 分 学期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 部门 社科部 应修 学分 1 2 1 2 1 2 1 2 2 2 1 2 1 1 3 社科部 研究生部 4 研究生部 语言研究院 语言研究院 4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文学研究院 英语学院 王望妮 英语学院 何春燕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海铭 英语学院 王磊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乔国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英语学院 周 敏 英语学院 查明建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语音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写作 学位 认知语义学 专业 课程 现代美国小说 叙事学 英国诗歌批评史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6-10 36 2 1 36 36 36 2 2 2 1 2 2 11
-
修辞文体翻译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1 1 英语学院 冯庆华 英语学院 刘全福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罗 平 英语学院 万宏瑜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迟若冰 英语学院 顾力行 戴伟等 英语学院 张雪梅、冯 辉 英语学院 赵 蓉 英语学院 郑新民 英语学院 王雪梅 英语学院 赵美娟 英语学院 张艳莉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 强 英语学院 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 36 2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实践 36 2 1 语言习得理论 36 2 3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 语言课程开发与评估 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专业 展 方向 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 课程 课堂教学法研究 心理语言学 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 及其他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3 2 2 2 3 2 至少 12 公共 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选修 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 课程 36 2 1/2 研究生部 2 12
-
其他 学术实践具体要求见本必修 部分最后附加说明 环节 (五)研究方向:笔译学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学位 公共 方 课程 外国语Ⅰ级 外国语Ⅱ级 现代语言学 学位 语言学研究方法 基础 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研究方法 课程代码 学 时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1-3 英语学院 2 学 开课 分 学期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 部门 社科部 应修 学分 1 2 1 2 1 2 1 2 2 2 1 2 1 1 3 社科部 研究生部 4 研究生部 语言研究院 语言研究院 4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文学研究院 英语学院 王望妮 英语学院 何春燕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海铭 英语学院 王磊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乔国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英语学院 周 敏 英语学院 查明建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语音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写作 学位 认知语义学 专业 课程 现代美国小说 叙事学 英国诗歌批评史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6-10 36 2 1 36 36 36 2 2 2 1 2 2 13
-
修辞文体翻译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1 1 英语学院 冯庆华 英语学院 刘全福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罗 平 英语学院 万宏瑜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迟若冰 英语学院 顾力行 戴伟等 英语学院 张 健 英语学院 孙会军 英语学院 张 健 英语学院 谭业升 英语学院 陈坚林 英语学院 查明建 英语学院 吴 赟 肖维青 英语学院 李 美 英语学院 史志康 英语学院 汪小玲 英语学院 至少 12 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 36 2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实践 时文翻译:理论与实践 文学翻译与鉴赏 外宣翻译:理论与实践 语言与翻译 应用文翻译 专业 翻译文学研究 方向 课程 影视翻译研究与实践 36 2 1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3 3 3 3 2 36 2 3 翻译与写作研究 散文翻译 文体翻译 及其他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 14
36 36 36 2 2 2 2 3 2 -
公共 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选修 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 课程 其他 学术实践具体要求见本必修 部分最后附加说明 环节 (六)口译学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学位 公共 方 课程 外国语Ⅰ级 外国语Ⅱ级 现代语言学 学位 语言学研究方法 基础 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研究方法 课程代码 学 时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1/2 研究生部 2 2 1-3 英语学院 2 学 开课 分 学期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 部门 社科部 应修 学分 1 2 1 2 1 2 1 2 2 2 1 2 1 1 3 社科部 研究生部 4 研究生部 语言研究院 语言研究院 4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文学研究院 英语学院 王望妮 英语学院 何春燕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海铭 英语学院 王磊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乔国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语音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学位 写作 专业 课程 认知语义学 现代美国小说 叙事学 英国诗歌批评史 6-10 36 2 1 36 2 1 15
-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修辞文体翻译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1 1 英语学院 周 敏 英语学院 查明建 英语学院 冯庆华 英语学院 刘全福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罗 平 英语学院 万宏瑜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迟若冰 英语学院 顾力行 戴伟等 英语学院 鲍晓英 英语学院 王 欣 英语学院 张 健 英语学院 陈坚林 英语学院 汪小玲 英语学院 邵毅 英语学院 至少 12 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 36 2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实践 口译理论与实践 同传基础 时文翻译:理论与实践 专业 方向 应用文翻译 课程 文体翻译 当代翻译研究专题 及其他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 36 2 1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3 2 2 3 2 2 公共 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选修 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 课程 其他 学术实践具体要求见本必修 部分最后附加说明 16
36 2 1/2 研究生部 2 2 1-3 英语学院 2 -
环节 (七)英美文化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学位 公共 方 课程 外国语Ⅰ级 外国语Ⅱ级 现代语言学 学位 语言学研究方法 基础 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研究方法 课程代码 学 时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学 开课 分 学期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 部门 社科部 应修 学分 1 2 1 2 1 2 1 2 2 2 1 2 1 1 3 社科部 研究生部 4 研究生部 语言研究院 语言研究院 4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文学研究院 英语学院 王望妮 英语学院 何春燕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海铭 英语学院 王磊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乔国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英语学院 周 敏 英语学院 查明建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语音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写作 学位 认知语义学 专业 课程 现代美国小说 叙事学 英国诗歌批评史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6-10 36 2 1 36 36 36 2 2 2 1 2 2 17
-
修辞文体翻译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1 1 英语学院 冯庆华 英语学院 刘全福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罗 平 英语学院 万宏瑜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迟若冰 英语学院 顾力行 戴伟等 英国研究中心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陈汉生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语学院 林 玲 英语学院 至少 12 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 36 2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实践 英国社会与文化专题研究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专业英国社会与文化 方向课程 现代美国妇女研究 美国政治 及其他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 36 2 1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3 3 2 2 公共 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选修 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 课程 其他 学术实践具体要求见本必修 部分最后附加说明 环节 (八)跨文化交际学 课程 类别 36 2 1/2 研究生部 2 2 1-3 英语学院 2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 时 学 开课 分 学期 开课 部门 应修 学分 1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学位 方 公共 课程 外国语Ⅰ级 外国语Ⅱ级 现代语言学 学位 语言学研究方法 基础 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文学研究方法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2 2 1 2 1 1 社科部 3 社科部 研究生部 4 研究生部 语言研究院 语言研究院 4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文学研究院 英语学院 王望妮 英语学院 何春燕 英语学院 耶鲁安 英语学院 徐海铭 英语学院 王磊 英语学院 李维屏 英语学院 乔国强 英语学院 吴其尧 英语学院 周 敏 英语学院 查明建 英语学院 冯庆华 英语学院 刘全福 英语学院 张 群 英语学院 罗 平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语音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写作 认知语义学 现代美国小说 学位 叙事学 专业 课程 英国诗歌批评史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修辞文体翻译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批评 36 2 1 6-10 36 36 36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2 1 2 2 2 1 1 2 19
-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跨文化质性研究方法概论 跨文化能力理论与实践 36 36 36 2 2 2 2 1 1 英语学院 万宏瑜 英语学院 王恩铭 英国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 顾力行 张晓佳 英语学院 顾力行 戴伟等 Kathryn Sorrells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英语学院 郑 伟 英语学院 顾力行 迟若冰 英语学院 张红玲 英语学院 戴 伟 英语学院 顾力行 翁立平 Michael Steppat 英语学院 顾力行 翁立平 英语学院 方永德 加州大学历史系博士徐欣吾 加州大学历史系博士徐欣吾 36 2 1 *客座教授课程 36 2 1 跨文化冲突协商 18 1 1 跨文化研究:历史与现状 现代传播理论与文化研究 36 2 2 36 2 2 跨文化量化研究方法 36 2 2 跨文化教育与培训 跨文化商务交际 36 36 2 2 2 2 专业 方向 跨文化心理学(价值观与课程 身份认同研究) 文学与文化理论:专题概述 跨文化人际交流研究 36 2 3 至少 12 36 2 2 36 2 3 文化对比与翻译 36 2 3 好莱坞与哲学 18 1 3 西方思想概要 18 1 2 20
-
及其他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 英语学院 公共 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选修 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 课程 其他 学术实践具体要求见本必修 部分最后附加说明 环节 注: 36 2 1/2 研究生部 2 2 1-3 英语学院 2 *学生选课要求:选课时,需遵循以下要求:学生所修学位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总学分需达到至少22学分。在19门学位专业课中,至少选3门,最多选5门,其中两门需跨方向选择;在专业方向课中,至少选5门本方向的课程(不含学位专业课),鼓励学生跨方向选课。学生选课需要经过导师指导。
*其他必修环节:学生如实填写研究生部所设计的实践活动表格,提交不少于4000字的综述报告,交由导师审核评分,通过后交到学科点统一录入研究生管理服务系统,同时交纸质版至学科点,由学科点汇总后统一交研究生部存档,从而获得其他必修环节2学分。
六、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专业研究相结合,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各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
研究生需根据培养方案,制定每学期的学习计划,导师定期检查。研究生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导师和任课教师进行辅导和质疑。导师要与所指导的研究生保持经常联系,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一)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第一至三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按规定修满37学分的课程。课程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提供课程教学大纲、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参考资料、撰写读书报告或小论文。每门课程考核方式每门课程考核方式为学期末撰写课程论文一篇,成绩采用百分制。
(二)学术实践要求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注重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术实践活动。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并参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教学实践等。学生如实填写研究生部所设计的实践活动表格,提交不少于4000字的综述报告,交由导师审核评分,通过后交到学科点统一录入系统,同时于第五学期末交纸质版至学科点,由学科点汇总后统一交研究生部存档,从而获得学术实践2学分。
21
-
七、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学位论文重要事项时间节点和要求请参照研究生部的相关要求 备注:各相关事项的具体时间和要求届时请参见研究生部网站上的通知。 (二)论文字数要求:不少于一万五千词。
(三)论文质量要求:论文需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要求用英文撰写,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位工作细则》进行评审和答辩。答辩合格,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通过,授予硕士学位。
(四)开题报告基本要求
1. 选题标准: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类型,明确选题理论或实践意义。
2. 研究目标:论文作者应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确定论文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及其学术价值。
3. 研究方法:论文作者应明确所运用的论述与论证方法,确定论文的理论预设、分析框架和论证过程。
4. 文献评述:论文作者应充分了解与选题相关的既有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须进行完整的文献综述。
5. 研究资料:论文作者须列出业已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以证明论文撰写已具备充分的研究资料。
6. 写作进程:论文作者须明确论文撰写进度,以确保论文按时并保质保量完成。 (五)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1.论文选题
撰写论文之前,论文作者须进行认真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几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和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应站在学科前沿,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兼顾实际应用价值,富有新意,勇于创新。
2. 论文开题
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完成下列事情:A. 论文资料收集;B. 选题文献研究;C. 论文开题报告;D. 递交论文初稿。该环节以书面方式进行,由论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督促。
3. 论文撰写
第五学期完成学位论文撰写。论文作者应根据开题报告工作计划,定期向导师进行阶段性汇报,以确保论文顺利进行。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应论证完整,符合规范,有见解,以证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不少于1万5千词,要求做到论点明确、结构完整、论述合理、材料可靠、文字通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格式应符合学术论文有关要求。
4.论文评阅
22
-
学位授予单位应聘请两位与论文相关的学科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评阅人应写出详细的论文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八、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论文完成并呈交导师严格审阅后,由学位分委员会安排校内盲审,确定论文是否已达到相关要求,是否可以按时参加答辩。答辩工作应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以确保论文答辩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论文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必须令人信服地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的各种与论文相关的问题。答辩用英语进行。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三人组成,成员中应有一位外单位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副教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根据答辩情况,论文答辩委员会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进行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应当有记录。
论文通过答辩的决议经学科点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获得通过后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九、 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必读或选读 十、 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
23
-
中文名 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 心理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方法及论文写作 现代美国小说 叙事学 英国诗歌批评史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中外文学比较 修辞文体翻译 翻译研究导论 高级翻译实践 翻译与批评 同声传译 美国文化 英国研究概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 音系学 句法学 形态学 语音学 媒介话语修辞分析 西方文学批评史 美国戏剧 现代英国小说 战后英国小说 Sociolinguistics Pragmatics Psycho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sis Writing Modern American Fiction Narratologies A Critical History of English Poetry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Theory Sino-foreign Literature Comparison Rhetorical and Stylistic Translation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Advanced Cours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ion and Criticism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Theory & Practice American Culture Introducing British Studi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heory & Practice Intercultural Research Inquiry Phonology Syntax Morphology Phonetics A Rhetoric Analysis of Media Discourses A Brief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American Drama Modern British Fiction British Fiction since 1945 英文名 24
-
美国犹太文学 19世纪英国散文 文学与写作 莎士比亚研究 美国诗歌研究 英语诗歌 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戏剧 18世纪英国小说 文学与文化理论:专题概述 当代欧美比较文学 中英中美文学关系 翻译文学研究 中外文化比较 比较诗学 文化研究导论 语言习得理论 研究方法 语言课程开发与评估 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 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 课堂教学法研究 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 时文翻译:理论与实践 文学翻译与鉴赏 外宣翻译:理论与实践 语言与翻译 翻译文学研究 影视翻译研究与实践 American Jewish Literature 19th Century British Essays Literature & Writing Shakespeare Research American Poetry English Poetry English Drama of the Renaissance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Novel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intensive introduction contemporary Euro-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ino-British and sino-US literal relationship Translated literature Studies Sino-foreign cultural comparison Comparative Poetics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Theori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 evalu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lassroom Pedagogics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dia English Translation: Theory & Practice Literary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and Practice Translation in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Theory & Practice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Studies Film Translation Studies 25
-
翻译与写作研究 散文翻译 文体翻译 应用文翻译 口译理论与实践 同传基础 时文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国历史与文化专题研究 文化研究导论 英国社会与文化 现代美国妇女研究 美国政治 跨文化冲突协商 跨文化研究:历史与现状 现代传播理论与文化研究 基础数据分析 跨文化教育与培训 跨文化商务交际 跨文化心理学(价值观与身份认Psychology and IC (Values & Identity Research) 同研究) 文学与文化理论:专题概述 跨文化人际交流研究 文化对比与翻译 Literary Theory and Culture Cours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s Contrastiv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nd Writing Prose Translation Stylistic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Practical Writings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interpreta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Media English Translation: Theory & Practice British History and Culture Studies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British Society & Culture Modern American Women Studies American Politic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Negotiation Disciplinary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Research: History & Status Moder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nd Cultural Studies Basic Data Analysis for Intercultural Research 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