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物结合社会心理治疗短暂性抽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药物结合社会心理治疗短暂性抽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3O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2(下) Chinese 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0,No.36 药物结合社会心理治疗短暂性抽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林学锋①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 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结合社会 理治疗短暂性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诊治的7O例短暂性抽动障碍分为治疗组38 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每次0.67—1mg,每日2—3次,同时服等量的安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心理治疗。 社会心理治疗主要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多和家长、惠儿谈心,并通过家长转告老师和同学们,达到给患儿一个减少压力的宽松的外界环境,消除患 儿对疾病的顾虑,让患儿尽量避免紧张心理情绪。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5.3 ,有效率26.3 ,总有效率81.6 ,对照组显效率31.3 ,有效率4O. 6 ,总有效率71.9 。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 =4.00,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z=o.9,p>0.05)。结论:药 物结合社会0理治疗因注重外部因素的持续改善,缓解了惠儿紧张心理,能更快地控制本病并减少病情反复加重及反复发病的机会,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 关键词:药物社会0理治疗 短暂性抽动障碍疗效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transient tic disorder treated with drugs and social psych0therapy Lin Xueleng Abstract:Objective: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nsient tic disorder treated with drugs and social psychotherapy.Method:70 patients diag— nosed as transient tic disorder from January 2008 to March 20]0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8 cases and 32 cases,re— spectively.Control group was given 0.67mg to lmg of haloperidol and 2 or 3 times a day.while serving the same amount of Antan.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sychosocial treatment besides serving the same drug mentioned above.Psychosocial therapy aimed to reduce the press of chil— dren patients and construct a relaxed environment for them,eliminating their concerns of disease and preventing them from intension by way of talk・ ing to them and their parents as often as possible and informing their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their illness.Results:The marked efficacy rate,efficacy rate andtotal efficacy rateintreatment groupwas 5 5.3 ,26.3 and 81.6 respectivelywhilein control groupwas 31.3 ,40.6 and 71.9 re— spectively.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rked efficacy rate between two groups(X =4.00,p<0.05)while the difference in to— tal efficacy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X 一0.9,p>0.05).Conclusions:Drugs combined with psycbosoeial treatment focus on ex— ternal factors besides the effect of drugs.This treatment can relieve anxiety of children patients,control the disease more quickly and reduce the possi— bility of recurrence and aggravation of the disease.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Drugs Psychosocial treatment Transient tic disorder Curative effect 【中图分类号I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8一】879(2010)12—0030一O2 短暂性抽动障碍是抽动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表现为简 动完全控制而已提前停药)或平时无异常,别人提示时偶有轻微发作。 单运动性抽动,少数表现为单纯发声抽动,病程持续不超过1年。单纯 有效:抽动发作频率(次/日)较治疗开始时减少50%以上。无效:抽动发 药物治疗达到症状控制的时问较长,症状容易复发,病程反复超1年多 作频率较治疗开始时减少50 以下(含50 )。 转化为儿童抽动秽语综合症。而药物结合社会心理治疗疗效更为理想。 1.4统计学处理;采用x 检验。 现就我院儿科神经专科门诊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诊治的70例短 2结果 暂性抽动障碍进行疗效分析。 治疗组38例显效21例55.3 ,有效1o例(26.3 ),无效7例(18. 1资料与方法 4 ),总有效率31例(81.6 ),对照组32例显效1O例(31.3 ),有效 1.1一般资料,总数7o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抽动 13例(40.6 ),无效9例(28.1 ),总有效率23例(71.9 )。两组显效 障碍中的短暂性抽动障碍诊断标准[ ,人选病例为6 11岁小学学生, 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 一4.oo,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 病程2个月一10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简单运动性抽动,较为局限,可为 著性意义(X —0.9,p>0.05)。见表1。 眨眼、邹眉、摇头、伸脖、耸肩等动作,少数伴简单发声抽动。所有病例均 表1 单用药物及药物结合社会心理治疗短暂性抽动障碍的疗效比较 除外舞蹈病,癫痫或其它器质性病变。7O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平均年龄8.75岁,平均病程3.73 月。对照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平均病程3.7 6月。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每次0.67 1mg,每口2m3次,同 时服等量的安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心理治疗。 社会心理治疗要达到给患儿一个减少压力的宽松的外界环境,消除患儿 对疾病的顾虑,尽量缓解患儿紧张心理情绪。社会心理治疗具体方法 为:①告知家长这种疾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减少思想压 力十分重要,家长首先在患儿面前不要过分注重指责患儿的抽动症状, 3讨论 要让患儿尽量放松;其次要转告老师和同学们,患儿的抽动行为不是坏 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因目前尚未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提示可能是 习惯而是一种疾病,要给与理解及关心,不要歧视、嘲笑、尽量在生活学 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在发育过程相互作用 习上共同创造一个减少压力的宽松的社会环境给患儿。②医师多与患 的结果…1。针对机体内在因素的治疗,Et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仍是氟哌啶 儿谈心,有条件可办交流学习会,集中各治疗阶段中的患儿进行交流学 醇,少数应用可乐定、新药妥泰、拉奠三嗪[z]等,其机制是药物作用于中 习,取得患儿信任,让患儿知道这是一种能控制好的疾病,消除其对疾病 枢神经递质或受体,可使症状减轻,报告有效率在70%80 左右,药物 的担心,暗示并引导患儿把注意力从关注抽动症状中移开,用乐观的态 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据报道本症患病率约为1 一7 ,近年来 度面对生活、学习,尽量缓解患儿紧张心理。③每2周随访一次,病情好 有逐年增多趋势,考虑与目前社会生活学习压力增加,患儿经常处于紧 转后多鼓励患儿所取得的进步,把社会心理治疗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张心理状态有关,外部因素已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不容忽视,因此有报道 尽量缓解患儿心理负担。 轻症患儿注重心理治疗,通过观察,部分病例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甚至不 1.3疗效判定标准,疗程观察同为12周。治疗开始前3天及治疗第12 用药能达到完全缓解E3]。本研究采用内外因兼顾治疗的药物结合社会 周最后3天,由家长在患儿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患儿抽动次数并记录, 心理治疗,与单用药物相比,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0—0.9, 连续观察1周取平均值,作该患儿统计资料,按每个5秒内任何数量或 p>0.05),仍说明药物治疗主导地位不变,而两组疗效显效率比较差异 形式的抽动症状均记录为1次抽动。显效:抽动发作完全消失(包括抽 有显著性意义(X0—4.00,p<0.05),却提示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社会心 ①林学锋.从事儿科临床.主要专业神经康复。现为副主任医师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2(下) Ohinese 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0,No.36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 彭 燕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 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3-作压力源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我院89名儿科护士和107 名普通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护士工作压力源。结果: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高于普通病房护士(P<O.05),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SC1~90各因 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可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提出了维护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儿科护理压力源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llurs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level and working pressure source relevant analysis Peng"fan 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ion de1)artment of pediatrics nurse psycho】oglca1]y healthy level and working pressure source and ward nurse’S difference.Methods:Selects the secret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investigate my courtyard 89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nurses and 107 ward nurse’S psy— chologically healthy level,the nurse working pressure source.Results: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nurse working pressure source is higher than the ward nurse(P<70.0 5),between the dcpartrnent of pediatrics nurse working pressure and the SCI一90 various factors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s sig— 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nurses worked pressure high to be possible to cause the psycho 20gjcai Jy healthy level to be low,proposed the maintenanc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nurse psychological1y healthy effective action. Keywords: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Nursing Pressure source 【中图分类号I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8—1879(2010)1 2—0031—01 表1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 随着中国独生子的增多,儿科护士成为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工 作条件差、对护士要求高等。国内外对职业压力的研究表明:多数人在 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身心的紧张反应,如不及时调整,可能出现对工 作的厌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情绪低落、身体抵抗力下降等。我们 对儿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调查,提出了维护儿科 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我院89名儿科护士和重庆市各医院的107 名普通病房(未收治儿科患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被调查护士的年龄 表2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SCL~9O各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18 ̄40岁,平均(29±11)岁;护龄3,-25年.平均7.1年;文化程度 中专 项目 躯体化精神病忧部恐怖馆执人际关系 焦虑 强追 敌对 48.1,大专33.5,本科18.4;婚姻状况:未婚96人,已婚100人。儿科护 士与普通病房护士在年龄、护龄、文化程度、婚娴状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l_2调查工具。 1.2.1工作压力源量表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测 量结束后。选择35名研究对象进行重测,重测时间在1周内进行。量 表重测信度为0.97。 1.2.2 SCI一90(症状自评量表)采用中国版SCI一9O量表。此表用于 P<0.05;“P<0.01。 3讨论 测试心理健康水平。在国内广泛使用。信效度高。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测验所得结果给儿科病房管理者提出以下建 1.3 调查程序及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经过正规心理学测 议:①减少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每日工作4~6h。减轻工 量培训人员组织实施。统一指导语。两种问卷,先完成工作压力源量 表,后完成SCI一90量表。由被测人独自完成问卷。共发出196份,回 作强度,防止护理人员工作疲乏感发生。②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采用 多种形式与病员进行交谈,如:电话、信签等;加强与病员之间的沟通,形 收1 96份,回收率1 0。,其中儿科病房89份,普通科1O7份。 1 4统计学处理。测试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相 成良好的护患关系。③充分理解和支持护理人员并关注其需要,如:生 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统计处理。P<0.05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 活需要、情感需要、学习需要、心理需要等。④改善工作环境,保证充足 的资源供应。⑤增进同事之间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⑥充 意义。 分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关心每一位儿科的护理人员,使其以更大的热情 2结果 投入到工作中。⑦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对个别护理人员进行 2.】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见表1。 由表l可见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在工 心理治疗。⑧提高儿科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社会 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患儿护理方面的问 地位,使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题等5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P<0.05)。 参考文献 2.2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sCI一9O各因子之问相关分析见表2。 [1]李小妹.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乏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 由表2可见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SCI--90各因子之问差异有统计 杂志,2000,35:645 学意义(P<0.01、P%0.05)。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 [2] 冯正直,张大均.中国版SCI,90效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源方面的问题、患儿护理方面的问题等5个方面均可造成护士紧张、焦 虑、恐惧及忧郁等~系列心理问题。 200I,243:48i 理治疗其意义重大。观察表明改善社会环境、减轻压力、缓解患儿紧张 参考文献 心理的社会心理治疗有助于:①改善本病发生的外部因素,使发病率减 [1] 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37 941 少。②和药物协同作用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达到起效快,明显缩短 疗程,相同疗程疾病完全控制率提高。③减弱外因作用,预防并减少复 [2] 牛争平、侯玉立.拉莫三嗪对抽动秽语综合症的治疗作用研究口]. 发机会。本研究提示药物结合社会心理治疗因注重外部因素的持续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8,6(10):¨69 善,缓解了患儿紧张心理,能更快地控制本病并减少病情反复加重及反 [3] 纪建兵、管建宏.儿童抽动秽语综合症57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 复发病的机会,值得I晦床推广应用。 论坛,2007,11(1O):9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