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当你在滨河路散步时看到有人在破坏河堤上的彩灯时,当你在大街上行走时,突然车上丢下一些果壳,正好落到你身上时,我想,你的第一反映是:这人真缺德。对,这就是不道德的具体表现之一,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温总理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道德的光芒比阳光还要灿烂。”孔子也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啥意思?培养品德,不钻研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不知大家有没有在网络上看到这三则报导:第一则是在巴黎的圣母殿的门口用中文写着一行字——请勿大声喧哗。第二则是在美国珍珠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写了一行字——请把垃圾丢在此。第三则是在泰国皇宫的厕所里面,还是用中文写着一行字——便后请冲厕。为什么外国人要用中国字写?能出国去的都是什么人?有没有一个农民?都是有钱、有地位、有知识的人,结果他们却连这些基本的道德、礼仪都不懂,结果把洋相出口到国外,而外国人不要啊!这就是“德之不修”的结果,这就是现代的教育没有了德育教育的结果。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来
1
一直强调和推崇的,道德究竟是什么?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正面价值取向,起着断判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以德治国延续了几千年,然而到今天,中国的道德底线一次次让国人震惊。
一、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及产生的根源 1、 道德滑坡现象触目惊心
案例1:2013年2月15日晚,河南开封通许县中医院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青年男子周某持刀将其母亲捅成重伤,更用刀子将妈妈的头皮整个一块剥掉。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拿刀挥向自己的父母了。2月10日晚上,周某某因家庭经济纠纷与父亲发生口角,将其父亲打伤,后其父亲住院治疗。2月15日晚上8时左右,在医院看护父亲过程中,周某某又因家庭经济纠纷与母亲发生口角,当即恼羞成怒,遂持水果刀朝其母亲头部、身上连捅数刀。母亲整块头皮被活生生剥掉,肠子露在外面。怕影响孩子前途,父母没有报警而是自己到医院治疗。
案例2:3月11日在郑州一辆公交车上,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孩因为未向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让座,遭对方揪头发暴打。郑州、成都均上演了年过花甲的男同志为抢座位,坐到穿超短裙女子的腿上,并在女子让座后因言语不和扇其耳
2
光让人汗颜的一幕。
案例3: 4月5日,长春市一买菜老人突发脑梗塞倒地,人事不省。短短12分钟,共有178人面容平静地从老人身上跨过。只有一名白衣女子选择守在老人身边,为老人垫起头,守在身旁直到120赶到。上海一老人躺倒在地,满头是血,围观路人无人搀扶,引来骑车经过的一名外国女子大骂痛哭。她用自己的白绒巾垫在老人头下,还拿出钱给身边的围观者,说帮忙交上医药费。
案例4:4月10日,湖南姑娘小汪在武汉旅游途中,发现路边有一个老奶奶受伤,满身是血。在帮助老人进医院救治后,小汪想拦辆警车送老人回家,连拦两辆未停,第三辆停下问了几句要走,她很生气地朝警车踢了几脚,遂被铐住拳打脚踢。事发之后,武汉市江岸区分局于11日在其官方微博“平安江岸”回应称,该女将民警踢伤,为避免事态扩大,民警将其控制,其间有处置过当的行为。相要强调女孩的过激行为,弱化民警打女孩的过程,有推卸责任之嫌,因而引发大量网友的不满关责任人就民警不当行为当面向当事女孩赔礼道歉。但是由于这条微博主要强调女孩的过激行为,弱化民警打女孩的过程,有推卸责任之嫌,因而引发大量网友的不满。女孩“学雷锋”救人本是好意,但却因为一时热血,脚踢警车而遭受拷打,这折射出部分在执法时简单暴力,对于民众的困难缺乏相应的热情帮
3
助。违背了职业道德,诋毁了的光辉形象。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但当今社会,成功的定义被了,经济被当作目的,早点赚到第一桶金就是成功。“诚信”被忘到了脑后。外国人说“凡是经过中国人手的食品都有可能带毒”!我们的身边常常上演着纷杂的一幕:占道经营、乱停车、乱涂写、随地吐痰、随意扔垃圾、在会场、公共场所大声喧哗。5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一贯讲究和谐发展,讲究提升人民幸福感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德国,闯红灯的公民无法长期贷款,申请短期贷款也需要要支付远高于普通人贷款的贷款利率;在新加坡,闯红灯情节严重的要坐牢;在韩国首尔市,往地上扔烟头、垃圾的人将被罚款5万多韩元(合50美元)。而在中国,佛山“小悦悦事件”、“老人碰瓷”、搀扶条例出台、“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屡见不鲜,不久前,一则“男子好心救老太遭其家人索赔20万郁闷自杀”的消息通过网络不胫而走,更是再次刺激着国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道德危机”的话题也再次被推向了的风口浪尖。大家为我国现在是全球经济第二而感到高兴,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道德支撑,这些都是不能长久的呆不住的。三鹿奶粉就是一个例子,这家企业当初160亿的市值,却8亿卖给了三元,蒸发市值百分之九十五。这其中一百多个亿的蒸发,其实就是道德的蒸发。
4
2.道德滑坡现象产生的根源
按常理说,社会越文明进步,道德无疑也将越丰富美好。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却成为一大社会隐忧。飞速增长的物质财富和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出现了巨大落差。
明代有一位大禅师,叫洛甫,他讲过一个非常有名的禅语:“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早晨,鸟从山谷飞出去找食物,回来时却因为白云挡住山口找不到巢了。这句话说明,人类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而创造了物,却被物迷住了双眼,找不到了本心。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创造物质财富越多,人们认识出现的道德偏离就越大,对物和心两者的关系,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实际上就是遇到了“几多归鸟尽迷巢”的难题。我认为,道德滑坡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第一,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道德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总体发展观念。然而,长期以来的实践中,无论是还是企业,都把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或者物质文明的追求上,而忽略了精神文明、道德思想的建设。一重一轻的发展理念促使下,拜金主义、名利主义思想抬头,反过来又加重了诚信和道德的滑坡。细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还是“染
5
色馒头”,其中都含有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企业一心盯着利益的因素。
第二,作为道德底线的法律建设缓慢甚至缺失。道德并不是凭空来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公认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道德和诚信思想,需要人们主观意愿的提高,但更需要法律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不断培养和引导。法律缺失,特别是面对失信、失德行为,法律惩罚不能及时跟上,给人们造成了不讲诚信和道德,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并不会付出什么代价的印象,久之,诚信和道德标准就会有所降低。
第三,社会公平体系不完善。一方面是不完善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干少挣多,干多挣少”,不均,富人不仁、穷人更贫,国家法规又不能及时投身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来保障穷益。另一方面,执政价值观念扭曲,权钱勾结、官商一气。于是一部分官、富、商因为利益而丢弃诚信与道德,普通老百姓则因为屡受不公而不敢讲诚信和道德。社会充满了“君子犯义、小人逐利”的味道。
第四,官德失范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官风正,就会大化流行,从而变化为就会引导好的民德、民风;官风不正,就会导致民德滑坡,民风败落。中国人自古便“以吏为师”,在没有法律和制度的有效制约下,政治的清明与否全在于的品德、操守,清正廉明、道德高尚者能够领袖群伦,垂
6
范社会,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相反,如果放纵自己的私欲,以至于道德败坏,便直接诱发、刺激了社会风气、公共道德的败坏。政治的权威与道德的权威是合一的,政治的就是道德的。官德失范,还在于们公民权利意识的淡漠,法律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的淡漠。从近年来暴露出的案件看,个别的主人意识、权力意识、等级意识和优越感极度膨胀,鄙视平民百姓,对百姓的生命和权利视若无睹,冷漠残忍的作风极其恶劣。
第五,公德的淡漠
公德意识的养成也有赖于良好的公民文化,有待于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公识的觉醒。漫长的君主历史,使大部分中国人人性中的奴性成分根深蒂固,一个连自己个体的权利和尊严都得不到或想不到维护的人又怎能去关心、维护公共的权益呢?这是我们长期大力宣扬集体主义而很少有人真正关心集体的深刻根源。
第六,人格的缺陷和世俗化的陷阱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个人的自主性空间扩展了,自由选择的范围宽广了。但权力对资源的控制、分配不公不同程度地存在,从而不同程度地扭曲了某些领域的公共道德、公共规范的公正性。人们的精力不是放在提高专业水平上,而是更多地消耗在争夺权力上,不择手段不讲道德的人得到的要比那些埋头于专业、遵守职业道德的人更多,前者被公认为
7
能人,后者被公认为傻瓜。因此,一个暗中鼓励依附权力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养成健全、完整的人格。一方面抱怨“人心冷漠”,一方面又告诫自己“少管闲事”;一方面抱怨别人不守公德,一方面又时常纵容自己。这种相互矛盾的“双重人性”伴随在我们左右。
同时,伴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来的是世俗化的潮流锐不可挡,享受人生、重视眼前而不顾及未来的现实主义最为时髦和潇洒,敢于打破规矩、一夜暴富、能挣会花者成为人生的典范。于是,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二、加强和重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不良现象,可以看出,国人的道德正在面临滑坡的危险。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真可谓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8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报告对道德建设的若干重大部署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2001年10月,国家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定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06年3月,总提出了“八荣八耻”,教导全国人民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届评选产生的162名“全国道德模范”已经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楷模;“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不断涌现,受到全社会热捧。
也正因为如此,党的报告浓墨重彩地突出了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顶层规划。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对未来我国道德建设提出了四点重要部署:
9
——报告中“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指出了道
德修养的“四位一体”性,其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可以承古袭今。
——报告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强调了社会氛围和
社会风尚对公民道德品质的塑造。
——报告中“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突出了“诚信”这个道德建
设的核心。
——报告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我们党的一大法宝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四、提升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整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因此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修身立德是事业成功、家庭和谐、人生幸福的根本。孟子曰“人人皆可为尧舜”,说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非高不可攀。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呢?我觉得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做社会公德的表率。
10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具体内容。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和社会凝聚力,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公职人员,就要不断清除思想上的“俗气”和“尘土”,带头维护社会公德,自觉养成尊重他人、关心社会、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道德行为养成上,敢于唤“看我的”;在社会公德建设上,勇于喊“跟我上”;在破坏社会公德的现象前面,敢于仗义执言、扶正压邪、以身护德。从点滴做起,从日常养成做起,以自身的正义之举和示范之行感染群众、引领世风。阿里木·哈里克,是一位来自和静县的优秀复员军人。他将多年辛苦积攒下来的10万多元钱全部捐赠出来,资助了毕节当地上百名贫困学生,他多年如一日地坚持行善举,升华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被人们称为“卖羊肉串的慈善家”。当代雷锋郭明义,一位普通鞍钢工人,10多年来,助人为乐,不图回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从1996年起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 自1990年以来,他坚持20
11
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 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和社会人士参与,是目前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他把助人为乐当作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像雷锋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千万人心中的道德楷模。
第二,做职业道德的表率。
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具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代表形象的公职人员,其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党群关系的改善,关系到行政效能的提高。“大德之行、必有大治”。公职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就是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忠于国家是公职人员的天职,服务人民是公职人员的根本宗旨,恪尽职守
12
是公职人员的立身之本,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的基本品质。当前,公职人员因其与公权力的紧密关系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审视。其道德面貌如何,道德水准高低与否,其一言一行,都是鲜明的行政符号,具有可被无限放大的特征,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比如马路边的。舌尖的。作为公职人员,该怎么认清自己,走稳脚下的路呢?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宗旨观念,加强道德修养,正确运用手中权力,注重克已自律,这就是答案。。
杭州的普通大巴司机吴斌,2012年5月29日中午当他开车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高速路上,一块数斤重的铁片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直接刺入吴斌的腹部,导致其整个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虽剧痛难忍,吴斌却仍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最后还挣扎着站起来对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6月1日吴斌因伤重不幸去世。作为一名工作者不是说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可以了,恪尽职守,主动认真学习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法规,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创新工作方法,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争做单位先进。
第三,做家庭美德的表率。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是每个人的
13
精神港湾与情感归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具备高尚的家庭美德,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就能为自己创业创造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保障。家庭美德主要包括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孝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意思就父母老了,作为子女们应该尽子女的孝心。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次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记者们本以为满脑子都是生意经的他会回答莫错过“商机”之类的话,没想到他的回答是:“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一代伟人毛始终告诫人们不应该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老人家每次回归故里,总不忘到父母的坟前走一走,看一看,亲手采集松枝,献在父母坟前,然后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一直以来,我们把黄河比喻成母亲,把祖国比喻成母亲,把党比喻成母亲,大家去试想一下,一个对父母都不孝敬、都不爱的人,怎么会去爱国?怎么会去爱山河?怎么会去爱党?怎么会去爱单位、为事业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呢?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一个幸福的婚姻家庭,它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婚外情。有人把婚外情比作一朵盛开在暗夜里的罂粟花,美丽妖艳却贻害
14
无穷。它也象一颗不定时的,一旦爆炸,是毁灭性的灾难,男人、女人、情人、家人无一能幸免。因为婚外恋见光死,不被社会道德所接纳。婚外情当事人会觉得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孩子有着挥之不去的内疚感。搞婚外恋的人也容易被世人鄙视,在所处集体中会受到冷落,从而失掉向上发展的机会,仕途因桃花运也搁浅了,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说婚外情是一场灾难。梦醒时分吧!
第四,做个人品德的表率。
个人品德建设是其他三个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也好,职业道德也好,家庭美德也好,都无从谈起。个人品德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就是修身律己,或者叫做全民修身。
谁来建道德,道德在每个人的身上和心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最关键。道德的根基没有建立起来,而一个人活得很好,这是不可能的,从皇帝至百姓都是不可行的。可见修身的重要性,怎么修呢?
第一,重学。重学是实现自我修养的首要途径。重学的程度越高,修养的质量就越好。重学,乐学、好学。古人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
15
有礼节。大富大贵的男人不一定是有修养的男人,有修养的
男人一定是有知识的男人,有知识的男人从何而来,那是他从书本中学来的。爱读书的女人,她不管走到那里都是一道美
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她有一种内在的气质,格外引人注目。咱们女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优雅或者具有吸引力,那就去读书吧。
第二,内省。内省是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人贵有自知之明,从本质上说,内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活动,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反思,陈毅“中夜尝自省、悔愧难自文”,“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恽代英有《每日反思表》, 雷锋每天入睡前要“过电影”。理性反思有助于我们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使自我修养达到理想的境界。 第三,慎独。慎独是进行自我修养的又一重要途径。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慎独的基本内核是: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行善,也不因无人监督而作恶,即不管处在明与暗,还是显与幽,都不做坏事,它要求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唐太宗曾说:凡是大事都是由小事引起,如果小事不追究,大事就不可挽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力行。力行是进行自我修养的实践途径。道德建设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一位公民都应是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都应成为道德建设的维护者,
16
而不能只当享受者;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行动者,而不能只当“批评家”。正如有人所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也许有人认为,道德这个概念这么大、这么宽泛、这么厚重,让我来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弘扬道德,我是不是有点担当不起。其实我们大家可以不要这样认为,只需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内心的本真做起。道德可以很大,胸怀天下、博爱万物;也可以很小,身边事、身边人,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善意的眼神、一点小小的帮助。“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我们大家都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怀着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处处信仰道德、学习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实证道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