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呼啸山庄》国内研究综述

《呼啸山庄》国内研究综述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4年第9期 (总第1 5 1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I LEGE OF EDUCATION NO.9。2014 Serial NO.151 《呼啸山庄 国内研究综述 张 琴 610101)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摘要] 国内学者对《呼啸山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主题、人物及叙事艺术上,对文本的透视也大多运用 几种常见的批评方法,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单一导致研究深度的缺乏。对《呼啸山庄》的后续研究可以尽可能地扩 大视野,进行度、跨学科的探讨。 [关键词]《呼啸山庄》;国内研究;度;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14)09—0008—02 超我,以此来分析《呼啸山庄》中的悲剧起源。 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解析《呼啸山庄》的期刊论文记录 有26条。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朱晓映的《爱恨情仇:对(呼 啸山庄>的原型解读》,她认为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形象是 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8年出版了 其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然而,该作品在问世之 初便遭到冷遇,沉寂了半个多世纪。随着西方先进思潮的 兴起,该小说被重新发掘。1917年我国《妇女杂志》上的一 篇《泰西女小说家略论》首次将勃朗特三姐妹介绍给中国读 者。自那时起,《呼啸山庄》才开始被国人所知,国内很多评 论家或学者对其进行了度的探讨。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呼啸山庄”为关键词检 索,检索结果中关于《呼啸山庄》的期刊论文有1198篇,其 中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136篇。对以上这些文献进行 对美狄亚神话原型的“置换”或“移用”,展现了畸形社会中 人性的变异,激活了埋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 使得读者对希斯克利夫暴虐无情的报复予以认可和同情。 刘永杰则对《呼啸山庄》进行了圣经原型的剖析,他认为该 小说无论从场景、人物还是情节来看都与《圣经》里的内容 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该小说的复仇 主题进行了原型解读。更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以及翻译 学的角度来对文本进行分析。 梳理后,笔者将它们按内容分为以下几类:文本阐释及叙事 艺术研究、主题及人物剖析、比较研究、勃朗特与《呼啸山 庄》关系研究、翻译研究。 一与《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相关的期刊论文记录有100 条之多,主要从叙事人称、叙事时间和叙事策略方面来解读 《呼啸山庄》。权威认为作者对倒叙和预叙、省略和停顿、单 一、文本阐释及叙事艺术研究 评论家们对《呼啸山庄》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释,有生 态批评、精神分析、原型理论等,而叙事艺术通常分为两大 类: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 从生态批评角度来解读《呼啸山庄》的期刊论文记录有 22条。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 评》中,陈茂林认为自然也是有生命的主体,与人的喜 怒哀乐息息相通,《呼啸山庄》中大量的自然场景描写表达 和重复等叙事时间手法的巧妙运用增添了该小说的艺术 庄》的叙述层次,指出该小说中的双重叙事者和多个叙述层 次很好地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和制衡。苏玉霞则从空 魅力,而刘进则运用热奈特的叙述层次说分析了《呼啸山 间叙事出发,分析了《呼啸山庄》叙事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 间等。 二、主题及人物剖析 了艾米莉・勃朗特回归自然、保持童心的思想,以及对自然 与文明关系的思考和探讨。王艳玲则指出无论对年轻时的 学者们挖掘了《呼啸山庄》中的多种主题,包括了悲剧 主题,自我认同及人性回归主题,复仇主题,以及哥特主题。 希斯克利夫还是凯瑟琳甚至是对他们的下一代来说,荒野 都是他们的玩乐及心灵的栖居之地,只有回归童年、回归荒 野,才能使处于各种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中的人 类重新找回心灵的诗意的栖居之地 还有学者用生态女性 同时他们也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剖析。 《呼啸山庄》的悲剧主题涵盖了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凯 瑟琳的悲剧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张薇在《<呼啸山 庄>主人公性格解读》中提到凯瑟琳的悲剧来源于她的永不 满足,对爱情的渴望,对财富与地位的追求,最终面临两难 主义来解读该作品,但他们的中心思想都是表达自然与人 类的密切共生关系。 从精神分析批评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呼啸山庄》的期刊 论文记录约有2O条。胡鸿认为凯瑟琳的悲剧来源于她为 了超我而背叛自我的盲目追求,由于本我的力量在她身上 的境地而迷失了自我。关于自我认同及回归的主题,马坤 在《自我的认同与回归——再读(呼啸山庄>》中从自我认同 的角度对男主人公弃儿身份的改变、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分 离以及作者本人的“自我”认同观进行了分析,认为人被认 同,即社会化与符号化,是人不可抗拒的命运。陈一萍在 的体现是异常的强大,远远超过超我的力量,使得处于这 两者之间的自我无法协调两者关系,最终导致悲剧。还有 学者将凯瑟琳,希斯克利夫和林淳分别看作是自我,本我和 《希斯克利夫是浪漫主义的英雄还是恶魔一一论希斯克利 [收稿日期]2014—03—14 [作者简介]张琴(199O一),女,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 8 ・ 夫的复仇》中指出希斯克利夫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会有那样 悲剧主题、自我认同及人性回归主题、复仇主题、哥特主题 的复仇举动只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他的复仇只是他 以及女性意识、夫权社会、童真、善恶、赎罪、爱恨冲突、阶级 追求平等、爱情和公正的一种不恰当的方式。 斗争的主题,同时也对希斯克利夫、凯瑟琳、丁耐莉等人物 除了以上的主题研究之外,还有关于女性意识、夫权社 性格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此外,还有学者将《呼啸山 会、童真、善恶、赎罪、爱恨冲突、阶级斗争、性别种族等的主 庄》与中外多部名著进行了度的比较,包括主题、情感、 题研究。 宗教信仰、悲剧性及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叙事风格等方面的 三、比较研究 比较。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发现艾米莉的人生经历及思想 评论家们将《呼啸山庄》与国内外众多名著进行了比较 观念与《呼啸山庄》的主题、人物及场景刻画具有密不可分 研究,如《金锁记》、《家》、《红字》、《德伯家的苔丝》、《简・ 的关系。还有学者对《呼啸山庄》的中译本进行了比较研 爱》、《山伯爵》等,涵盖了主题、情感、宗教信仰、悲剧性 究,也对其中英版本进行了对比研究。 及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叙事风格等方面的比较。其中《简・ 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对《呼啸山庄》的研究著作可以 爱》常被用来进行比较研究,与之相关的期刊论文达三十多 说是汗牛充栋,但研究大多集中在其主题、人物及叙事艺术 篇,较有影响的有邢莉娜的《<简・爱)与<呼啸山庄>中爱情 上,对文本的透视也大多运用常见的几种批评方法。方法 因素比较研究》和王酷的《现实沃土之沉思 爱情王国之绝 视角的单一导致研究深度的缺乏 甚至有的是用文本去套 唱——<呼啸山庄>与(简・爱>对比研究》。前者比较了两部 方法,没有将文本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分析,本末倒 小说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对爱的理解以及对爱的表达方式; 置。与此同时,跨学科且较新颖的视角很少,将《呼啸山庄》 后者则从两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这两部作 置于文化场域或是用文化批评的视角来分析的研究更是少 品在爱情主题、哥特风格、反叛精神以及象征手法上非常相 之又少。鉴于此,笔者认为对《呼啸山庄》的后续研究可以 似,而在宗教观、爱情观以及蕴含的主题上却大有不同。 尽量地扩大视野,进行度、跨学科的探讨。 四、文本与作者的关系研究 . [参 考 文 献] 从古至今,一直有评论家们在探讨文本与作者的关系, [1]陈茂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J]. 认为作家创作与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是密不可分的。因 外语教学,2007,28(1):69—73. 此,也有学者从艾米莉的个人经历来透视《呼啸山庄》的主 E2]陈一萍.希斯克利夫是浪漫主义的英雄还是恶魔——论希斯克 题及其蕴涵。比如,邵旭东讲述了与艾米莉生活最为相关 利夫的复仇E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2):134—137,145. 的三个家族,并将他们视为艾米莉创作《呼啸山庄》家族模 r3]胡鸿.本我・自我・超我——《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命运的 式的三大源泉。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艾米莉所刻画的 解析[J].安徽文学,2006(9):40—41. 人物、场景揭示了其内心对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态 [4]刘进.“观望者”的故事——《呼啸山庄》叙述层次研究[J].四川I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100—103. 度。高永红认为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所创造出的众多丰 Es]刘永杰.《呼啸山庄》的《圣经》解构[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富而深刻的意象,如呼啸山庄、画眉山庄、迷失的孩子等,深 2003,10(6):66—70. 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与冲突,表达出了她关于人类悲痛 [6]马坤.自我的认同与回归——再读《呼啸山庄》[J].外国文学研 与渴望的强烈主题的思考。 究,2003(3):34—37. 五、翻译研究 [7]邵旭东.何以写出《呼啸山庄》?——也谈艾米丽・勃朗特创作 除了文本本身的解读之外,也有学者对《呼啸山庄》的 源泉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96(4):11—15. 中文译本做了研究,包括多个版本的中译本的比较、中英中 [8]苏玉霞.从空间叙事解读《呼啸山庄》凯瑟琳之悲剧[J].文学与 颜色词的翻译、中英版本的对比研究等。范祥涛在《从<呼 艺术,2013(11):99,107. 啸山庄>的六种译本透视翻译研究和重译中的一些问题》中 [9]王艳玲.荒野:诗意的栖居之地——《呼啸山庄》的生态解读 对《呼啸山庄》的中译本中的六个作了梳理,提出了关于翻 E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1):97—112. [10]王 .现实沃土之沉思 爱情王国之绝唱——《呼啸山庄》与 译的原则、风格、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简・爱》对比研究口].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 六、结语 (1):122—125.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及趋势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们对《呼 [11]邢莉娜.《简・爱》与《呼啸山庄》中爱情因素比较研究E3].山 啸山庄》的研究可谓流派众多,纷繁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五 花,2012(10):131—132. 大类:文本阐释及叙事艺术研究、主题及人物剖析、比较研 [12]张薇.《呼啸山庄》主人公性格解读[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 究、勃朗特与《呼啸山庄》关系研究、翻译研究。就阐释角度 报,2012,22(4):22—23,26. 及叙事艺术而言,大多数学者从精神分析、生态批评、原型 [13]朱晓映.爱恨情仇:对《呼啸山庄》的原型解读[J].学术交流, 理论、叙事时间、叙事人称以及叙事策略等角度来剖析文 2007(12).1 78—1 8】 本,挖掘其内涵。而关于主题与人物剖析,学者们则发现了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f Wuthering Heights in China ZHANG 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101) Abstract: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Wuthering Heights mainly focuses on themes,the narration art and characters.The perspective for the text only depends on several common critical ways.The single research angle leads to lack of research depth.Therefore,further research on Wuthering Heights should enlarge the horizon as much as possible。exploring the novel from multi—dimension and cross—sub— jects. Key words:Wuthering Heights;domestic research;muIti—dimension;cross—subjects . [责任编辑:毕橹欣]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