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二语文习题六及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二语文习题六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语言运用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焙烧(bèi) 溽暑(rù) 执拗(niù) 亟来问讯(jí)

B.祓除(fú) 订正(dìng) 挑剔(tī) 春风骀荡(dài)

C.档案(dāng) 解数(xiè)干瘪(biĕ) 瑕瑜互见(xiá)

D.嫉妒(jí) 打的(dī) 足癣(xuăn) 噤若寒蝉(jīn)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油光可鉴 胭脂褪尽 险象叠生 水波鳞鳞

B.引经据典 人迹罕至 天翻地覆 相形见绌

C.英雄气慨 鸡毛掸子 原驰蜡象 锲而不舍

D.津津有味 仙露琼浆 眼花缭乱 怨天忧人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班代表队和二班代表队各执一词,辩论会上,精彩场面不断出现。 ....

B.作为这项改革试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吧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C.几天来,小区里的便民伞、井盖板接连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D.亚太经合会议早已结束,如今才见报道,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报道全是明日黄花。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B.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C.六方会谈在危机与转机的反复中曲折前进,其根本原因是朝美在战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并相互较量的结果。

D.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二、现代文阅读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我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

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 “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5.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⑴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

心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缩了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③段中写到“我”感到愧怍,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语言运用题

1.B

A.jí——qì C.dāng——dàng D.dī——dí

2.B

A.叠起——迭起 鳞鳞——粼粼 C.气慨——气概 D.怨天忧人——怨天尤人

3.D

A.各执一词:双方意见不一,各自坚持一种说法。

B.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C.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未推行,就已经迅速地传播开去。

D.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4.B

A删去“的人”,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C项删去“的结果”或删去“其根本原因”,句式杂糅

D项词序不当,改为“听取和讨论”。

二、现代文阅读

5.⑴践踏别人劳动成果、破坏美好和谐环境的行为。

⑵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6.⑴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弄脏地面和擦抹地面的次数之多,时间之久,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破坏与复原”、“让人心惊”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小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意识到这件小事反映了一些人的人格上的缺失,并意识到这是野蛮与文明的抗争。

⑵运用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送水工人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爱护他人劳动成果和美好和谐环境的美德。(或写到“为下文写他脚套塑料袋进门的举止作了铺垫”也可。)

7.⑴自己的脚弄脏了地面;

⑵对女工的辛勤劳动故作视而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