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 第20期(总第388期)2018年7月现代护理 Xiandaihuli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钟增连①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试验组23例患者给予综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的SCL-90总症状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干预; 乳腺癌; 应激反应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038󰀁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0-0080-02

  手术室护理是干预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重要措施[1-2],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的情况下对手术环境、手术类型进行适当的干预。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4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及综合手术室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情况及围手术过程中心理干预后心理应激状态,从而论证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4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均符合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均出现乳头溢液,患侧乳房表面皮肤丧失弹性,出现“酒窝征”及“橘皮样改变”,乳头回缩,乳头破裂、糜烂;(2)磁共振显示个体患侧乳房出现多个中心小病灶;(3)病理活检确诊。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疾病患者;(2)患有沟通障碍患者;(3)患有认知功能以及精神疾病患者。按照是否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将患者均为试验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3~59岁,平均(38.2±2.5)岁;其中有13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7例患者为髓样癌,3例患者为乳头状癌;肿瘤分期: 14例患者为T1N0M0, 6例患者为T2N1M0,3例患者为T3N2M0。对照组患者年龄25~62岁,平均(38.9±2.2)岁;其中有13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8例患者为髓样癌,2例患者为乳头状癌;肿瘤分期:13例患者为T1N0M0,7例患者为T2N1M0, 3例患者为T3N2M0。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型及病理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1 h手术室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中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完成手术,术后2~3 d到病房中探视患者并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2.1 术前 (1)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1 d向手术患者讲解手术流程、手术中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指导患者术前禁饮食,

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在掌握患者一般诊疗资料的情况下,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疑问,态度诚恳、语言亲和,通过朴实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患者疑惑,并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开展心理护理。对于术前紧张、恐惧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通过列举成功案例的方式,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对于情绪躁动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通过绘画、聆听有节奏感和缓的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对手术治疗注意力;(2)为患者创建舒适的手术环

境,保证手术室温度在22°~26°,湿度在50%~60%,除此之外可根据患者喜好,在手术过程中播放慢节奏、抒情的轻音乐; (3)术前在进行相关手术操作前应告知患者,嘱患者放松,医护人员相关操作应动作轻柔,避免手术操作产生刺激声响。患者麻醉后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在患侧上肢、肩背下放置软枕,约束肢体,减少患者手术部位暴露,从而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给予患者舒适护理。

1.2.2.2 术中 (1)麻醉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数据变化情况,发现问题时应协同麻醉医师进行有效处理;(2)巡回护士应观察患者外展肢体,适当放松患者肢体约束带,从而避免患侧肢体过度外展。手术创口缝合前,巡回护士应协助患者放松患侧外展上肢,使其紧贴患者患侧胸壁,从而促使手术切口局部皮肤放松,减少张力。

1.2.2.3 术后 (1)手术结束后应注意清洁患者术区皮肤残留的血迹、消毒液,包扎好伤口,帮助患者穿好衣服,注意保暖;(2)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加强患者保暖的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手术切口渗血和引流管的引流情况;(3)患者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完成,从而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待患者生命征平稳后再送回病房休息;(4)术后1 d巡回护士回访,在详细记录患者术后各项生理指标的同时,对患者饮食、术后康复进行指导,嘱患者术后适当增加鸡蛋、牛奶等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水果、蔬菜的摄入,并适当下床运动,避免长期卧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变化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强。(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应激反应,本次研究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情况,症状自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16, No.20 July, 2018

- 80 -

《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 第20期(总第388期)2018年7月  现代护理 Xiandaihuli

评表(SCL-90)总症状指数1~1.5分:表示被测试者自我感觉感觉良好,未出现紧张、焦虑等症状;1.5~2.5分:表示被测试者自我感觉有段症状,但量表所列症状发生并不频繁;2.5~3.5分:表示被测试者明显感觉自身感觉有量表所列症状,且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3.5~4.5分:表示被测试者自身感觉有量表所列症状,且严重程度为中度至严重;4.5~5分表示被测试者自身感觉有量表所列症状,症状发作频率以及强度均十分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舒张压(mm Hg)

心率(次/min)

护理前82.2±5.982.1±5.80.062>0.05

护理后78.1±4.872.1±4.22.223<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x±s)

组别试验组(n=23)对照组(n=23)

t值P值

收缩压(mm Hg)护理前127.6±5.4127.4±5.30.127>0.05

护理后118.3±3.7102.3±2.82.462<0.05

护理前86.5±5.585.9±5.40.373>0.05

护理后79.6±3.674.6±2.82.215<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x±s)]组别试验组(n=23)对照组(n=23)

t值P值

SAS评分护理前48.6±5.448.9±5.30.192>0.05

护理后26.3±1.738.7±2.82.135<0.05

SDS评分护理前48.5±3.547.9±3.40.590>0.05

护理后25.6±1.637.6±2.52.132<0.05

情绪,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后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护理干预从而为患者围手术治疗营造舒适的诊疗环境[9-12]。本次研究显示,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术前、术后的SCL-90总症状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对降低个体应激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玉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76-1577,1582.

[2]陈丽萍.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252-253.

[3]古秀清,林青.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6-8.

[4]杨海霞.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204.

[5]马艳红,杨祯琴.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7,6(10):46.

[6]张丽,孙玲玲,于梅杰,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及右美托咪定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躁动40例[J].中国药业,2015,24(23):195-197.[7]田锋燕.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117,120.

[8]曾燕云,张丽萍.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3):108-109.

[9]李玉霞,常春婧,崔丽玲,等.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的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5):142-143.[10]宓芹,高晓菲,郝爱丽,等.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

理干预方法及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18):185-187.

[11]吴琴梅.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2):107-109.

[12]陈诗芸,蔡淑玲.手术室护理小组干预在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

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8):86-88.

(收稿日期:2018-02-0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总症状指数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CL-90总症状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CL-90总症状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总症状指数比较 [分,(-x±s)]组别试验组(n=23)对照组(n=23)

t值P值

护理前2.63±0.442.69±0.430.026>0.05

术前1.83±0.172.17±0.223.150<0.05

术后1.13±0.121.61±0.220.011<0.05

3 讨论

  女性乳腺包括皮肤、纤维组织、纤维腺体以及脂肪组织,乳腺癌病因尚不清楚,临床研究认为乳腺癌的发生是在遗传因素、激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致使个体乳腺腺上皮组织恶性分化增生从而形成的肿瘤[3-5]。目前乳腺癌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治疗,乳腺癌手术对个体造成的机体创伤较大,患者收治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同时需面对生命危险、疾病预后不确定及乳房缺失等问题,易出现多种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围手术效果。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激反应,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6-8]。手术室综合护理即给予患者术前全方位护理,通过分析患者病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从而减少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等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16, No.20 July, 2018

- 8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