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等奖教案】:5.4《运动的相对性》【一等奖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等奖教案】:5.4《运动的相对性》【一等奖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课题: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第四节 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能举例说明生活常见的运动现象. 2.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描述运动需要选择参照物.

2.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具体事例进行讨论并让学生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运动相对性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对人类的影响,体验物理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运动和静止的判定.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情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世界是运动的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课本P117图片5-34,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说明: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 之中.

(二)运动与静止

1.组织学生讨论课本P121页图5-37中小明和小华谁说得对?为什么? 2.组织学生自学自P117《运动与静止》内容,回答问题,完成学案上的填空题. 3.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归纳得出判断运动静止的方法. 【小结归纳】

1.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不变,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跟踪训练一】

1.观察课本中图5-36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2.当你站在商场中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以 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静止的?

(三)运动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完成体验活动把物理课本平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铅笔盒,推动课本使它缓缓移动. 讨论:铅笔盒、课本和桌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小结归纳】

运动的相对性: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于同一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跟踪训练二】

1. 观察课本图5—39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 ---晋朝 葛洪《抱朴子》.这位诗人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 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 2.刚才做的实验中,你若推动书本向西运动,以书本作为参照物课桌向 运动. (四)运动相对性的应用

组织阅读“生活 物理 社会”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把答案填写在学案上. 1.要实现空中加油,要满足什么条件? 2.模拟飞机相对于什么是运动的?

3.“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相对保持什么状态? 4.机场周围为什么不允许有鸟类飞行?

三、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当堂达标

1.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这物体是 的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这物体是 的.

2.平时我们说一个物体在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是相对于_________来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的,绝对____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

3.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

4.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

三代战斗

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机是_______的,在战斗机飞行员看来,加油机是______的.

5.位于徐州市百货大楼有一个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6.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静止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在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五、作业

1 .完成物理补充习题的本节练习.

2 .继续进行问答接龙游戏,进一步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六、教学反思 第四节 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2)知道眼镜的作用,预防和保护眼睛 【教学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眼镜的光学作用 【教学难点】眼镜的光学作用 【教学过程】

【要点1】 眼睛的构造

眼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

物像 调焦器 光圈 照相机横切面 物像 瞳孔 睫状体 眼球横切面 镜头 底片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要点2】 眼睛的工作原理

结合眼睛的构造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填写下表【提示】与照相机对比进行说明(补全表格)

眼睛 照相机 ① 光圈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② ③ 底片(感光底片) 被注: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光圈的作用,当光强时,瞳孔自动缩小;光弱时,瞳孔自动放大.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 【要点3】眼球的自动调节

【问题】①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比较有什么特点?

②由于u>2f,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③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

同的物体时,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这不是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重点强化】

①物距一般都大于 .

②成 的实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到了我们的大脑中,人们与生俱来就适应这种感觉,因此人们的感觉好像成了一个正立等大的像.

③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焦距”最大,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 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要点4】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①结合生活思考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

②找到近视镜,摸一摸镜片,它们是有什么光学仪器构成的?能不能分析其中的道理? ③近视眼的矫正:

【要点5】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远视眼又该如何矫正呢?

【要点6】眼镜的度数= (公式中焦距f 必须用m作单位). 【要点7】眼睛的保护

【问题】近视眼的问题在我们中学生中越来越普遍,也得引起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6日定为全国爱眼日.即使有更先进的技术,制造出质量更好的眼镜,也不如我们自已拥有一双健康的眼

睛,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请介绍一些保护眼睛的常识.

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之一是晶状体太厚,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_,到达视网膜上的

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利用_______镜能使光线__________的特点来矫正。

3、远视眼是由于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到一点就到达__________了。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镜能使

光线___________的特点来矫正。

4、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为__cm;要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脸部,平面镜到人脸的距离最好是____cm。 5、王老师戴着眼镜在办公室正阅读《新教材全解》,这时听到学生的“报告”声,为了看清是哪位学生她

摘下眼镜,你认为王老师的眼睛可能是 。A 正常 B 近视 C 远视 D 无法判断 6、+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是多少? 【作业】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