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二中“防灾减灾日”宣传材料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5月份为防灾减灾宣传月,5月7-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防灾减灾能力,学校印发防灾减灾应急宣传材料。
防灾减灾应急常识
一、预防食物中毒
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豆腐脑、熟肉、羊肉串、麻辣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乱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
4.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5.餐具清洗彻底,防止发霉。
6.嘴里不要经常含东西,特别是一些比较硬的东西,这样很容易滑入肚内,并且也有很多细菌,会造成痛苦至危险。
二、溺水现场急救
1.迅速将溺水者拖离溺水现场; 2.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
1
3.将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过长);
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人工呼吸; 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 7.尽快转送医院。 三、交通事故现场急救 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
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 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 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部位; 5.尽快转送医院。 四、火灾现场急救
1.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2.立即脱离险境;
3.用冷水冲洗伤肢,冷却受伤部位;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用消毒敷料(或干净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
2
五、预防故
1.上下楼梯时饭卡、钥匙等东西掉在地上不要捡,不要有弯腰系鞋带以及之类的动作,弯腰时身体最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2.逃生时不要紧贴栏杆、墙壁或墙壁的死角。有人认为逃生时栏杆、墙壁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事实上强大的人流会使你紧贴栏杆,使你无法呼吸,连侧一下身子都不可能,更不用说逃生了。
3.逃生时不要从高处往下乱跳。乱跳易跌落在水泥等地方造成身体受伤,也易受到逃生人群的踩踏。
4.逃生时双臂交叉于胸前护住胸部,保持呼吸顺畅,同时尽量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
5.踮起脚尖随人流活动,避免被人踩了脚跌倒在地。
6.如果万一跌倒在地,双手迅速交叉护住颈椎,低头弯腰,双腿蜷缩胸部,侧身倒卧地上。因为颈椎是全身最脆弱的地方。一般成人的胸腔只能承受十几公斤的压力。保护好自己的颈椎和胸就能使自己少受伤害。
六、地质灾害应急
1、地质灾害概念: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应急措施
临灾应急处置:当出现山体明显变形,即将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要采取以下紧急措施:1、立即撤出危险区。2、
3
迅速发出信号、告诉周围人员撤离。3、马上向监测人、防灾责任人和当地报告。4、帮助其他人员撤离,阻止人员进入危险区。5、参与抢险救灾。
灾后应急自救: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避灾措施。 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滑坡、崩塌发生突然,有的会多次发生。因此,不能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清水沟、塌方和搜寻财物。
2、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
3、迅速组织人员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4、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汛期地质灾害,主要与降雨有关,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居住的居民,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一些已开展地质灾害天气预报的地区,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当连续降水达到150毫米或日降水100毫米以上时,崩滑流灾害可能开始发生;当连续降水达到200毫米或短时间(1日或数小时)降水150毫米以上时,崩滑流灾害将大量发生。降雨时和降雨之后的2至3天内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5、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人员。
迁西二中保卫科 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