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爱情与性欲

关于爱情与性欲

来源:华佗小知识


关于爱情与性

学校: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专业:08心本

姓名:张晓 学号:SY0810129

【摘要】在这个价值因功利化而变得模糊的时代,什么是爱情,爱情与性究竟孰轻孰重,抑或如何看待二者关系,似乎也开始变得恍惚和不真切起来。本文将从什么是爱情、性欲以及爱与性的关系来论述个人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爱情 性欲 爱与性

1.什么是爱情

1.1爱情的定义

(1)爱情是人的一种情感。感情、心理、体验、情绪、感觉等等,都是一个人对一个异性的心中的反应。因此,爱情首先是心理的现象、精神的现象、意识的现象。这些心理,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情感现象,各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也就是说,爱情呈现给一个人的时候,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描述、不同的体验。爱情因此就是亿万人所经历的亿万种情感。这亿万种不同的情感的共同的东西,共同的原因。

(2)爱情是由异性的条件反射作用产生的情感。爱情反映的是与异性的条件反射的关系。是这个关系的意识的形式。

(3)爱情是身心的生理动荡,这个动荡的头脑中的反映。

(4)条件反射的关系和条件反射的机能是先天的动物的机能,产生于意识之外,爱情这个头脑的产物是动物机能的意识的反映。

1.2爱情的形态

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李(John.Alan.Lee)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情欲之爱(eros)、友谊之爱(storge)、依附之爱(mania)、现实之爱(pragama)、利他之爱(agape) 及 游戏之爱(ludus)。

(1)情欲之爱(浪漫式的爱情)

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基础之上,容易一见钟情,外表的吸引力很重要。它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通常一下子就来电,两人会有很强的情绪经验,追求罗曼蒂克的气氛。

其特点是一见钟情式,以貌取人、缺少深入了解和心灵沟通,靠激情维持。

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从看到你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我寻找的对象。

例子:泰坦尼克号

(2)友谊之爱(好朋友式的爱情)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这种爱情以友谊

为基础,在长久了解的基础上滋长着,强调共同嗜好兴趣,有相当好的友谊基础,慢慢才发展出感情;喜欢分享彼此的想法、过去的经验、看过的书、对政治或社会的看法等,也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能够协调一致解决分歧,是宁静、融洽、温馨和共同成长的爱情。

最常说一句话是:时间是我们最好的催化剂。

例子:梁山伯与祝英台

(3)依附之爱(占有式的爱情):

依附之爱者对于情感的需求非常大;在恋爱中依附、占有,容易妒忌、猜疑、情绪不稳定。因为非常害怕失去对方,所以控制对方情感的欲望非常强烈,将两人牢牢地捆在爱情这条绳索上。严重者会操纵对方的一切行为。

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他如果不在意我的存在,我就觉得我存在也没有意思。

例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冯远征在这部片子里把一个性格偏执、小肚鸡肠、喜欢使用家庭暴力的丈夫形象演绎的活灵活现.

(4)现实之爱

现实之爱者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追求满足而不是刺激,非常的理性,觉得彼此合适就在一起,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生发展的需要。这类爱情理性高于情感,属于受市场调节的现实主义态度。前些日子有报道说北京的大学生结婚率上升,原因在于目前就业越来越难,不少女生把结婚当作自己能留在北京,能少奋斗十年的资本,因而在毕业之前就找一个有房有车的男朋友嫁了。

最常说的话是:选择伴侣前,要慎重的计划。

(5)利他之爱

利他之爱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强调无条件的付出、关怀与接纳,绝对不让他感觉有任何羁绊,也不求任何的回报。自我牺牲型爱情是无怨无悔,是纯洁高尚的。

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管他怎样,我都会爱他。

例子:2010年“中国达人秀”上一炮而红的“孔雀哥”

(6)游戏之爱:

游戏之爱视爱情为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不承担爱的责任,寻求刺激与新鲜感。所以非常讲究策略,尽量避免真正的投入。可能会同时有很多的感情伴侣,且都不持久,如果伴侣认真了,就想抽身而退。

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再一次证实我的魅力!

例子:艳照门

1.3爱情的形成阶段

(1)迷醉,它明净的光辉甚至照入梦中,一个人如果没有体验到由于迷醉而产生的战憷,他就不会堕入情网。性学家说,没有病人,只有医生,没有爱情,只有恋人。初恋的

感情中包含着对美的感知,一个人着了迷时,他是在恋爱,情人眼里看到的心上人的秀丽、完美、无与伦比的人品,爱情许诺的是幸福与快乐。

(2)激情与热恋阶段。男子开始占有理想的情人,他的激情燃烧得更加旺盛,更加明亮,因为隐约模糊的性的欲望如今被鲜明的、令人忐忑不安的爱情感所代替,况且女性也表现出前所未见的光彩。爱情要求所爱的人品质恒久不变,同时又要求这种品质具有可塑性,不断翻新,它崇敬传统、习俗,但又渴望理想的美,渴望生活的完美,渴望双方关系文明化。

(3)什么产生了两性的相互吸引?

荣格认为:这两个人把他们的女性原始意向与男性原始意向投射到恋人身上,使他们相互吸引。

生物学流派认为:男性喜欢年轻、在生理上更有吸引力的女性,而女性也着重寻找能为她们的孩子提供物质来源的男性。这种研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爱有两类一是D型爱,是以缺失为基础的,我们需要这种爱满足缺乏他们时产生的空虚,这是一种自私的爱,关注的是获得而不是给予,但它又是发展第二阶段B型爱基础,B型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以成长需要为基础,B型爱永远不可能因为有了新的爱而满足。它是一种丰富的、愉快的和其他人一起成长的,是一种为了其他人的爱。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两性吸引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是社会角色的定位与影响而形成的。

2.关于性欲

心理学领域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和埃利斯(英)以各自丰富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现代性心理学的基础,。在此,籍两位权威人物的权威观念为基点,试论有关性的个别观点。

人的精神与行为,本质上是欲望的反应。而所有欲望中最原始也最生动的是性欲。

2.1性欲与性动

在性欲主体中,性欲是生殖器变形的意识形式,是异性的条件反射作用通过生殖器的形变反映在意识中,性欲就是主体对异性的反映。

异性使主体的生殖器发生形变,叫做性动。

那么,主体对性动的感知也就是性欲。条件反射就是异性――性动这样一个过程,性欲就是这个过程的反映。

性动是男性生殖器特有的功能,男性生殖器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产生兴奋、紧张,通过性交达到紧张的消除,这个过程就是性动。女性生殖器不具有性动的功能。

2.2性欲与性爱

性欲是以性满足为前提所产生的性冲动-性行为的欲望反应,性爱是在有感情的前提下,以性爱为目的所产生的性冲动-性行为反应,即“做爱”。性欲在每个人的欲望结构里,且是个体最基本的欲望,它只是一种欲望本身,不能称做爱。性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人带有情感色彩的性欲反应。

性心理学家纳德说:我们必须区分作为本能的性欲和作为欲望的性欲。他认为弗洛依德有把二者混淆不清的倾向。作为本能的性欲,只会随着满足性欲的机会的出现而出现,这种机会是可以规避的;作为欲望的性欲,它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接受刺激,因而它仍然是存在的。琼斯也说:“我们关心的不是狭义的性欲,而是组成个人本能的生物和心理成分,即孩提时代就有的种种倾向,这些倾向后来形成了性欲的以其他(非性欲)的兴趣的基础,也就是能量从一个固定的兴趣领域向其他领域的转换过程。”

弗洛依德(1912)指出,性生活中的困难,会导致神经失调。尽管性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还是有两种维持健康的办法:要么将这种精神上的压抑疏导到实际生活的活动中去,而最终得到真正的满足;或者抛弃这种满足,将被压抑的欲望升华为一种非色欲目的的力量。

2.3正确的性欲观

性欲本质上是任性和不自主的能量,你只能直接地或间接地释放它。

作为自然生灵的人,性欲是天性,没有道理解释为什么性欲是任性和不自主的。即使文明的发展,有了对性欲控制的需要,但也改变不了性欲本身的特点。

性作为与食欲、睡眠一样,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不会因为主观的压抑或否认它就消失或不存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性的意义从来不仅是生理的,更大程度上是心理的。弗洛姆认为,性是建立一种亲密关系的愿望和手段。维克多.弗兰克也认为:“人的性欲不止是纯粹的性欲,它在人的层面上说,是性欲转化关系,人格化关系的工具。”简而言之,性是人们情感关系的一种桥梁。

性问题,必须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够得到更清晰的理解。性关系是一种最原始,也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男女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几乎总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中起到核心作用。性的和谐可以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增加亲密感,但性的冲突也可以疏远人们的心理距离,激发怨恨感。甚至会产生各种性心理问题。如性亢奋、性依赖(性上瘾)者,另一种性现象,以性亢奋的反向出现,如性恐惧、性逃避、性冷淡、精神性阳痿等,这些看似是无性无欲之表现,如果从心理深层次分析,会发现实际是任性的性欲,被长期慢性压抑,或曾肆意纵欲,或曾遭遇攻击性伤害所带来的结局。

3.爱情与性欲

3.1爱情与性欲在本质上的区别与联系

性欲的生理因简单地被归结为性动,爱情的生理因则被归结为心动。所以,除了生理因的区别之外,二者在心理、精神领域有着相同的规律。性欲和爱情是两种不同的欲望,爱情不是性欲的升华,它有着自己的生理原因。

性欲和爱情都是关于异性的条件反射,都是与异性的关系,由不同的生理机制完成着相同的条件反射功能,建立着相同的两性关系。因此,性和爱的主体――客体关系是完全相同的,关于性欲的论述因而就是关于爱情的论述。

换句话说,爱情是性欲的一个形式。同样是关于异性的欲望,只因为这个欲望不是生殖器的而是心的,才出现为不同于性欲的爱情。

3.2正确处理两性关系中的爱与性

人类的性行为,有肉体与灵魂之分。肉体的性行为带有原始的、本能的属性,灵魂的性爱则是以爱为前提的灵与肉的结合,是性的升华。这两种性虽然都能给人带来一时的生理或者某些心理上的的刺激和新奇感,但纯粹肉体的性行为在使人获得短暂的满足以后,很快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对待爱与性,我们坚持两点:

(1)真正持续稳定的爱情,它必须建立在性欲吸引的基础上,同时却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性欲。弗洛伊德说:“爱情是建立在直接的性冲动和其目的受抑制的性冲动同时存在的基础上的。”“对任何人爱的程度,可以通过测定其在这种爱中含有多少目的受抑制的爱的本能来决定。”“正是那些目的受抑制的性冲动,才能在人们中间造成一种持久的联系。”以上的言论并非是禁欲主义,只是表明人的情感在某些方面是超越肉体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性冲动,那么每次性行为之后,性冲动的能量就会因为释放而减少,那么人的关系也会因此而疏远。下一次的性行为必须等到能量的重新累积,而在这个过程中,性对象可能发生了改变,因此性关系变的不稳定,也难以持续。

(2)性是爱情的基础,也是相爱双方关系的粘合剂。性是建立亲密关系,促进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性生活出现问题,一般来说也表明爱人间的关系出现了冲突。在两性关系中,性的问题具有揭示两性冲突的意义。所以,大部分爱人间性生活的问题,应该放在双方关系的实质中来考察。

某一方性欲的缺失,在排除身体健康因素以及药物的影响外,大多数情况下与本人的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等内心冲突有关,也可能是他本人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两性关系,“阻抗”情感的交流。

爱与性在多数情况下是相依相存的,带有性的爱不但是美丽的,而且富有滋养性;性为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爱保证了性的和谐与文明,二者兼备才确保了男女双方关系

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弗洛姆.爱的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 弗洛姆.生命之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3]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纽约,1961..

[4] 陈学明.性[M]台北:扬智出版社,1995.

[5] 赖希.性[M].纽约,1974.

[6] 罗宾逊.弗洛伊德主义的左翼[M].纽约,1970

[7] 池元莲.两性风暴,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9

[8] 林娟.漫谈情与性,中国性科学,2006.5

[9] 生字格性学研究报告.性欲与爱情原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