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些关于茶文化的书,我对茶有了更多的感受和理解。从神秘悠远的茶马古道到苍劲有力的古茶树,再至茶独特的品性,都让我回味久久,感触良多。
沧江怒水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四季彩云呈祥,云雾弥漫,集天地的灵气造就一方茶树生长的天堂。那漫山的茶海,盈盈翠绿在流淌,彩云为它祝福。云雾给它滋润。茶香飘飘飘出一方吉祥美丽。
彩云呈祥的地方,是茶的故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爱茶种茶,一代代倾心栽培,种茶人心中的希望,连同心底的瓣瓣心香,便一起放飞。茶海涌涌,涌亮了茶乡人的希望,茶香飘飘,飘圆了几代人的梦想。
纳兰性德这样写茶“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茶确实有它的迷人之处。有人说茶是一种饮品,有人说茶是一种心情,有人说茶是一种生活。平民百姓爱茶,文人墨客也爱茶,自古就有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其实, 无论琴棋书画还是柴米油盐,都离不开茶。那么茶到底是什么呢? 茶的品种很多,有青茶、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每一种茶又有很多品类,可谓多姿多彩、五彩斑斓。人们常常谈论哪种茶是最好的。我认为每个品种的茶都有极品,都有它的最好,那要看个人喜好,看品茶心情,因为不同的茶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境。
我喜欢茶。有的茶清淡,有的茶甘甜,有的茶苦涩;有的茶厚重,有的茶柔和,有的茶有力度。茶给我带来的感悟,不仅仅“从来佳茗似佳人”,它更像百态的人生
好茶似人,细品出真味。好茶又不仅似人,它可以折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道茶从种植,生长,采摘,至制作,命名,再至观其形,听其声,闻其香,品其韵,而后斗茶、赛茶、诗词歌赋,进而感悟升华,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物质形态,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
文化的传承。
茶的种类繁多,而我却偏爱昌宁的尼诺绿茶。不仅仅因为它是我故乡的好茶,而是因为它的悠久的历史以及茶的品性让我爱不释手。相传早在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昌宁县境碧云寺的僧尼就种植茶叶,品质良好,人称\"碧云仙茶\"。明、清时期又有发展,现存尼诺山附近温泉乡有株古茶树,其栽培年代距今有200余年。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民开始成片种茶,但由于交通不便,工艺落后,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挥全县70%地区的宜茶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至199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1余万亩,1983年昌宁县被推荐加入全国七省、市茶叶技术推广网络,1985年被列为与浙江富阳、福建安溪、安徽岳西齐名的全国四个优质茶叶基地县之一。
尼诺茶是精选春茶\"一芽二叶\"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分筛、拣剔、等各道工序精工制成。据鉴定,尼诺茶的氨基酸含量382.9毫克/克,比同等大叶茶含量高40%左右,水浸出物48.41%,儿茶素为145.8毫克/克。饮用尼诺茶能生津止渴,兴奋提神,调节血压,能促进脂肪消化,防止亚在人体内合成;能消食健胃,明目清心,被人们誉为\"健身美容茶\"。
几乎所有的茶客都有这样的经验:几杯上等的尼诺茶入口,口感还说不明白呢,后背脊已经微微出汗了。随即腹中蠕动,胸间通畅,舌下生津。
我们应该感谢神农氏,是他发现了茶,让我们可以品茶品味人生,让我们可以品茶悟道,让我们可以宁静以致远,思贤以修品德,让我们领略一种雅致的人生;我们还应该感谢神农氏,因为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