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
引用标准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8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GJ33-2001
本章所指空气压缩机为容量小于0.9立方米的小型空压机(电动机、内燃机两种)。
一、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现场必须对进场设备进行检验及试运转,满足设备性能指标要求方能投入使用。
2.空压机应安装在平稳、坚实的基础上。
3. 空压机作业区应保持通风、清洁和干燥。贮气罐15m范围内不得进行焊接或热加工作业。
4.电动空压机需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设置专用三级开关箱,开关箱内应设置与设备电机功率相匹配的一个明断式断路器及一个漏电保护器,并设接地排,电器元件间间距及电器元件与箱体间距应符合配电装置设置要求。 5.电源线必须与设备电机功率相匹配,满足电压降要求,设备电源线长度不得超过5m,保证各相线、零线、保护零线间及电源线绝缘保护层满足绝缘要求。 6. 当电动空气压缩机运转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等来电后重新在无载荷状态下起动。。
7.停机时,应先卸去载荷。然后分离主离合器,再停止内燃机或电动机的运转。 8.停机后,应关闭冷却水阀门,打开放气阀,放出各级冷却器和贮气罐内的油水和存气,方可离岗。
9.设备在运转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10.空气压缩机贮气罐每三年做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150%。压力表和安全阀每年须校验一次。
11.空气压缩机的进排气管较长时,应加以固定,管路不得有急弯;对较长管路应设伸缩变形装置。
12.在潮湿地区及隧道中施工时,对空气压缩机外露摩擦面应定期加注润滑油,对电动机和电气设备应做好防潮保护工作。
1
二.安全操作规程 工种 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作业 动能设备 爆炸 安全 资格 三级安全教育 名称 类别 易发生的职业危害及存在的主要危险 应配备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帽 1、作业前,要检查燃油、润滑油是否充足;各连接部位紧固、各运动机构及各部阀门开闭灵活;各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电动空气压缩机的电动机及启动器外壳接地良好。 2、要在无载状态下启动,启动后要低速空运转,待各仪表指示值符合要求、运转正常后,逐步进入载荷运转。 3、贮气罐要放在通风良好处,并且距贮气罐15米以内不得进行焊接或热加工作业。 4、输气管要保持畅通,不得扭曲,开启送气阀前,要将输气管道连接好,并通知现场有关人员后方可送气。在出气口前方,不得有人工作或站立。 5、作业中,贮气罐内压力不得超过铭牌额定压力,安全阀要灵敏有效。 6、每工作2小时,要将液气分离器、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内的油水排放一次。 7、作业中,如有漏水、漏油、漏气、漏电;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指示值超标;排气阀、安全阀失效以及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裂火花等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机检查。 8、运转中,在缺水而使气缸过热时,要待气缸自然降温至60摄氏度以下时,方可加水。 9、在潮湿地区及隧道中施工时,对电动机和电气设备要做好防潮保护工作。 10、停机时,要先卸去载荷,然后分离主离合器,再停止内燃机或电动机的运转。 11、作业后,要关闭冷却水阀门,打开放气阀,放出各级冷却器和贮气罐内的油水和存气,方可离岗。 本工种的特殊要求:严格按机械说明书要求操作。 2
三.安全交底
由项目有关人员根据技术要求及项目空气压缩机实际情况进行安全交底。 1.固定式空气空气压缩机必须安装稳固。移动式空气压缩机机组应置于平整坚实的地面,并挡掩牢固.
2.电动空气压缩机及启动器的外壳的保护接零必须完好。
3.机械运转时,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压力表,其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值如发生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检查.
4.储气罐安全阀每半个月应作一次手动试验,安全阀必须灵敏有效。 5.使用压缩空气吹洗零件时,严禁风口对人。
四、安全检查:
1.各连接部位紧固,各运动机构及各部阀门开闭灵活; 2.各防护装置齐全良好,贮气罐内无存水;
3.电动空气压缩机的电动机及启动器外壳应与PE线可靠连接; 4.作业中贮气罐内压力不得超过铭牌额定压力,安全阀应灵敏有效。进气阀、排气阀、轴承及各部件应无异响或过热现象。
5.操作设备的人员需身体健康,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企业颁发的中小型机械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五.设备验收
1. 储气罐所有焊缝、封头过渡区及受压元件,不得有裂缝、变形、锈蚀、泄漏
等缺陷,并须有耐压试验合格证明。
2. 各部管路及所有密封面的接合处,不应有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等现象。 3. 各仪表工作正常,指示准确。
4. 按要求对设备进行空载及额定载荷试验,符合各项技术参数要求,填写空压
机技术试验报告表。
5. 由项目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及出租单位进行联合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填写《施
工机具安装验收表(其他中小型)》(表AQ-C9-14)验收表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安全管理资料
1.空气压缩机产品说明书、国家指定机构颁发的检验合格证、安全认证标志。 2.空气压缩机技术试验报告 3 .空气压缩机验收记录 4 .空气压缩机维修保养记录
3
5. 空气压缩机人员教育记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