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C3D塑性区State不同状态说明的探讨
FLAC 3D 塑性区State 不同状态说明的探讨
在FLAC 3D 后处理中,输入命令,plot block state 查看模型的塑性区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中左侧图例栏显示有shear-n, shear-p tension-n, tension-p 等多种状态或状态的组合,其意义好多人无法理解。这主要是跟应力加载的路径有关,以摩尔-库伦模型为例,进行说明。
请看下图
圆形隧洞周围存在破碎区(A 、B )、塑性区(C )和弹性区(D ),各区域在sig1-sig3坐标上的应力曲线如上图所示。
A 点在加载历史中逐渐靠近摩尔-库伦包络线,到达摩尔包络线时认为是shear-n ,应力曲线不可能停止,过屈服点后的区域认为是shear-p 区域,这样shear-n 、shear-p 都是塑性区。
S i g 1
同理,C点以更快的速度达到屈服,但在屈服过程中,曲线有漂移,一会到达屈服点,一会离开屈服点,这样程序会认为这时的状态为shear-n、shear-p,当然峰后曲线也为shear-p。
对于D点来说,D位于弹性区,其应力曲线不会到达mohr强度包络线,其状态为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