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12月第18卷第12期Journ ̄ofPracticaIMedical Techniques,December 2011,v01.18,N0.12 ・1303・ 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而后与HBV DNA多聚酶的天然底物 周从病毒学应答、生物化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来看都表现出 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的所 较高的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答率,I}缶床疗效与治疗时间成正比, 有活性,包括多聚酶的启动、前基因组逆转录负链的形成、 持续应用预测会有更加明显的维持应答的效果,可保证患者 HBV DNA正链的合成,作用全面而强大。引起恩替卡韦耐药 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虽然在治疗4周期间,部分患者出现 需要3个以上基因位点同时发生变异,因而具有高耐药基因 ALT升高,对其有影响,但只是表现为一过性升高,可能与肝 屏障的特性,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耐药性极低。 细胞的炎症及坏死相关;另外,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耐受性良 恩替卡韦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最佳药物,应当成 好,无不良反应的出现及耐药变异的临床症状;同时,国产恩 为治疗的首选。然而进口恩替卡韦(博路定)的价格过于昂 替卡韦分散片低廉的价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完 贵,普通患者难以承受。本次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维力青) 成抗病毒治疗的规范疗程。 的早期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具有快速而 (收稿日期:2011-09—05) 强效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治疗第8、12、24 老年重症肺炎43例临床分析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030001) 王志红 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肺部感染是导致其死亡的主 均为有效,并据此计算有效率。 要原因。尤其是重症肺炎,由于其发病率高、病情重、进展快、 2结 果 恢复慢、并发症多,更是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现将2008 治愈18例,好转l4例,有效率为69.7%;死亡12例,病 年3月至2011年3月我科住院的43例老年重症肺炎的临 死率为27.9%。 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3讨 论 1资料与方法 3.1老年人呼吸道解剖屏障功能削弱:呼吸道纤毛活动力 1.1临床资料:43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 低,呼吸道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减少,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减 65 108岁,中位年龄76.8岁,所有病例均符合重症肺炎的 弱,致使呼吸道抵抗力低,老年人肌力减退,易将胃内容物及 诊断标准:①呼吸频率>30 ̄Jmin;②动脉血氧分压(PaO:) 咽部分泌物吸入气管内,上述诸因素使老年肺炎的患病率升 6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氧合指数(PaOdFiO,)< 高。同时,由于年龄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抵抗力差,一旦发 300,需机械通气;③血压<90/60 mm Hg;④胸部x线显示双 生感染,病原菌易通过血液、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使感染扩散 侧或多肺叶受累,或人院48 h内病变扩大≥50%;⑤少尿:尿 和病变程度加重。 量<20 mL/h或<80 mL/24 h或肾功能衰竭需透析治疗『1]。其中 3.2部分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体征无特异性,常表现为患者 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6例,糖尿病8例,冠状 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包括食欲减退、厌食、倦怠、精神萎靡、急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6例,脑血管病 性意识障碍或基础疾病的突然恶化,如经验不足易导致误诊 5例,肿瘤7例,22例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疾病。临床表 误治。 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恶心、呕吐 3.3老年人肺炎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①正确选用抗生素 等。 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关键,一旦确诊应尽早、足量应用抗生 1.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 ̄109/L 28例,<4 ̄109/L 11例;电 素,开始时可进行经验性治疗,但应避免选用肝、肾毒性大的 解质紊乱:低钠血症23例;低钾血症18例;低蛋白血症27 药物。结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制 例。痰培养:所有病例入院始即留取痰标本送检,其中阳性率 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就目前病原学诊断水平而言,经验性治疗 76.5%,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革兰阳 是必须的,但不能停留在经验性治疗,需要及时将经验性治疗 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 上升到靶向治疗,经验性治疗与靶向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目。 1.3胸部x线或双肺CT表现:表现为双肺多发的斑片状 本组43例患者均选用第3代头孢+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 影,其中边界模糊的浸润阴影范围达2叶以上25例,占 抗生素抗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及各项指标,及时评估抗感染治 58.1%;肺段和肺叶实变阴影11例,占25.6%。 疗的效果,依痰培养结果及病情变化调整抗生素。②止咳平喘 1.4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入院始均给予高压氧治疗、抗感染、 和祛痰药物的应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祛痰、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呼吸衰竭者 但应避免应用强效镇咳剂,以防咳嗽中枢受抑制,痰液不能有 给予机械通气。 效咳出,导致气道阻塞和感染加重。本组43例均加用局部雾 1.5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均恢复正常; 化及加强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③重症肺炎时由于抗利 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治愈及好转 尿激素分泌异常,加之患者摄入量不足、消化道功能紊乱而出 医堇盘查2Q! 生12旦筮 8鲞第l2盟JUumal of Praetical Medical Techniques,December 2011,V01.18,N().12 现恶心、呕吐、腹泻,加之重症感染时各种细菌产生的毒素, 生活水平的改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群正逐年增多, 使钠钾泵失灵,细胞通透性增加等原因可引起均可引起电解 质紊乱,尤其是低钠低钾血症,而导致意识障碍、病情加重, 故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④营养支持:老年 重症肺炎患者普遍存在营养状况迅速下降而致营养不良,为 了维持细胞的代谢与器官的功能,防止进一步营养消耗,应 尽早开始营养和免疫调理,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 复[31。必要时可以输注血浆,给予丙种球蛋白、免疫增强剂等 治疗。 我们更应该重视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以改善其 预后。 参考文献 【l】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567. 【2]何礼贤.重症肺炎诊断和治疗进展.当代医学,2001,7(7): 26-30. [3】钱桂生,王耀丽.老年重症肺炎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老年医 总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由于发病率高,病情重,易合并 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 学与保健,2010,16(3):131. (收稿日期:2011-09—05) 冠状动脉综合征可逆性危险因子临床分析 山西省娄烦县人民医院(030300) 苏月珍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已确认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 子,并涉及多个学科而备受关注,心血管疾病为代谢综合征 的主要临床预后。 1资料与方法 体可以通过文字资料、黑板报、多媒体及座谈等方法对代谢综 合征病因、高危因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 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并及时解答疑虑,建立护患沟通渠道Ⅲ。 3.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嗜好:①建立科学合理 的饮食结构,吃清淡、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的饮 1.1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就诊172 例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年龄45 70岁,平均(50 ̄6)岁。均由 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中男性112例,女性6O例; 172例患者中符合代谢综合征定义和诊断标准的患者8O例, 其中男性5O例,女性30例,年龄45~7O岁,学历:小学以下 的40例,初中25例,高中以上15例。职业:农民20例,个体 30例,职工30例。 1.2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确诊为冠状动 食,总热量。摄入的脂肪不超过总热量的30%,蛋白质的 摄入占总热量的15%~20%。尽量避免进食煎炸食物,避免暴 饮暴食或极端饮食田。②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个体 差异制定运动计划:如慢跑、快走、散步、骑自行车、做操等各 种运动每次至少30 min,每日2次。运动的心律不超过120  ̄,Jmin为宜。③戒烟戒酒、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3.3药物控制:通过以上方式未达到以下标准时:体质量指数 <25 kg/m2,空腹血糖<6.1 mmol或餐后2 h血糖<7-8 mmol/L。 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空腹血脂:甘油三 酯<1.7 mmol/IJ,或空腹高密度脂蛋白>0.9 mmol/L(男)或>1.0 mmol/L(女)者可以结合临床症状给予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 脉综合征的患者,作危险因子的专题调查(病例回顾+调查问 卷+电话访问),其中年龄,性别,人种,遗传为非可逆性因子, 部分可逆性因子为6项: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瓣膜病, 心律失常,肥胖;可逆因子7项:①吸烟每日>20支;②饮酒: 指每日饮酒>100 mL;③摄入过多:指平时饮食偏咸或偏食脂 肪类食物;④运动少:指脑力劳动者;⑤熬夜;⑥生活无规律; ⑦遵医不良:指对医生的建议、规劝、处方用药等有关的医疗 措施不遵从或不完全遵从。从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工作的范畴 出发,本文删除了非可逆性因子,仅对部分可逆性因子和可 逆性因子进行了分析。 2结 果 林、B受体阻滞剂、转移酶抑制剂、调解血脂药物和胰岛素制 敏剂等 。在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性期应与患者的家属密切联 系,专人负责患者的饮食、作息和服药管理,绝对卧床休息,保 持大小便通畅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取得 联系。在稳定期间患者及其家属按标准教育计划。逐步宣教代 谢综合征相关的知识,发放教育手册,指导和督促学习,并及 时地解答疑虑,建立护患沟通渠道,出院时建立联系卡,随时 电话联系和上门指导I4]。 8O例患者部分可逆因子及可逆因子的分布如下:高血脂 78例,发病率98%;高血压65例,发病率63%;心瓣膜病2 例,发病率19%;吸烟5O例,发病率63%;摄入过多45例,发 总之,由于长期生活不规律:如饮酒、熬夜,使交感神经兴 奋性增高,增加了心肌的电不稳定性,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血 浆儿茶酚胺、血小板聚集增高、纤溶活性降低,血压升高,心 输出量、心肌收缩力增加、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 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严重者引起心脏急性事件发生,危 病率53%;运动少30例,发病率38%;熬夜20例,发病率 25%;生活无规律51例,发病率64%;遵医不良44例,发病率 55%。 3讨 论 及患者生命嘲。通过护理干预,多数代谢综合征患者能够认识 到疾病的危险性,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制定不 3.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代谢综合征危害的认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