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问题6:如何求解摩擦力的大小?(注意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图
例题8:如图13所示,一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 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推木
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 B.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 N C.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 N D.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 N
的是(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 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
图
变式8:如图14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
图
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例题9:(双选)如图15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
块的静摩擦力的(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不可能等于零
图15 5
D.大小可能等于F
变式9:如图16所示,物体A重GA=40 N,物体B重GB=20 N,A与B、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
同.用水平绳将物体A系在竖直墙壁上,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当F=30 N时,才能将B匀速拉出。则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图16
二、受力分析
问题6:如何进行受力分析?它有哪些基本步骤? 1、受力分析的方法:隔离法。 2、受力分析步骤:
(1)选定隔离物体(确定研究对象); (2)受力分析(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 (3)画好受力图示;
(4)检查是否多力或漏力(利用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原理检查)。
3、注意:“轻绳”、“轻杆”——可不考虑其质量和所受的重力。“光滑”——即不受摩擦力。—可以认为速度为0,每一个时刻都可认为受力平衡。
(1)在分析研究对象受力时,只考虑其它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不考虑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每一个力对应一个施力物体,不能凭空想象一个力 (3)按力的性质分析力,不按力的替代效果分析力(即不要分析合力、分力等)
缓慢”—
6
“
(4)对于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可以用一点来代替物体
例题10: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17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沿v2的方向
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变式10:如图18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一个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
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B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下列各图中大致正确的是( )
图
图
例题11: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
滑块Q相连,如图19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 A.3 C.5
B.4 D.6
变式11:如图20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
B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到三个力,也可能受到四个力 B.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图
图
三、即时反馈
1、(双选)如图21所示,物体A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物体所受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物体A的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它本身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桌面由于发生了微小形变而对物体A产生了垂直于桌面的支持力
7
A 图21
D.物体A由于发生了微小形变而对桌子产生了垂直于桌面的压力 2、皮带运输机把物体匀速送经高处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
A.与物体速度同向 C.摩擦力为零
B.与物体速度反向
D.因不知相对运动趋势,故不能判定
3、(双选)如图2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
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 B.木块受到静摩擦力
C.木块所受合力为2 N,方向向左 D.木块所受合力为零
4、如图23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物块B在A的上表面以速度v2开始向右运动,且A、B接触面粗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v1= v2,A、B之间无摩擦力
B.若v1>v2,A受到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v1<v2,B受到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图22
图23
5、如图24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 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
直墙面下滑,已知mA>mB,则物体B( ) A.只受一个重力 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
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
6、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
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02 m k=500 N/m C.L0=0.02 m k=250 N/m
B.L0=0.10 m k=500 N/m D.L0=0.10 m k=250 N/m
8
A B
图24
7、水平桌面上一个重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 ) A.15 N,30 N,40 N C.0,20 N,40 N
B.0,15 N,15 N D.15 N,40 N,40 N
8、如图25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小车后来受力个数为( ) A.3 C.5
B.4 D.6
图25
【双基达标】(共4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100分)
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绳对球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球的
2、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坛的形变
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人受到的重力
3、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26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F a b O l1 l2 图26
l
A.人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阻碍人运动的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不动的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课后巩固】
1、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5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2N/m
B.4N/m
C.200N/m D.400N/m
2、(双选)关于摩擦力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动摩擦力 B.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