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省小学教师教师资《综
合素质》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2.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3.划分课的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任务 D教学规律
4.范例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卢扎诺夫 D瓦?根舍因
5.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平行管理 B目标管理 C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6.下面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优秀智力 D、实践能力
7.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的做法是在( )。 A.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 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这种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神学本位论
11.活动和交往时属性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12.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诗圣”“诗鬼”的唐代诗人是( )。 A.杜甫李白贾岛 B.李白杜甫李贺 C.李白杜甫白居易 D.杜甫李白李商隐
13.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班主任工作 B思想政治课与各科教学 C体育竞赛 D社会实践
14.下列选项中,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 B.戊戌变法 C.辛亥 D.五四运动
15.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目前常用的测验中,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2.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4.课时教学方案的格式可分为、、三种。 5.。
6.未成年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包括和。
7.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为中心。
9.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和为重点的教育。
10.直线式程序为首创。
11.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
1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13.、。
14.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分为、、。
15.是以议论和褒贬的方式肯定或否定班集体的动向或其他成员的言语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
2.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
3.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简述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5.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6.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或案例分析如何培养班集体?
2.一位教师试图使学生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