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乌兰察布市风蚀沙化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几种适宜种植模式初探

乌兰察布市风蚀沙化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几种适宜种植模式初探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内蒙古水利 2008年第2期(总第114期) 【水土保持】 乌兰察布市风蚀沙化区退耕还林(草)工程 的几种适宜种植模式初探 于来富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水务局,内蒙古察右前旗012200) (摘要]根据当地实际对风蚀沙化区退耕还林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蚀沙化区;退耕还林;模式 中图分类号:X 171,4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0088(2OO8)02一OO96一O1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曾经是 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模式为林草隔带种植,林草种植比例 “草及马背、水草肥美”的大草原。由于近半个多世纪人为过度 1:1,带宽4 m。树种为柠条、草种为沙打旺,草木栖,在柠条生 垦伐和掠夺性经营,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市有80% 长缓慢的3—5年内,可收获多年生牧草,待牧草衰退后,柠条 的土地发生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全市160万hm2耕地53.33 成林,植被已基本恢复,沙化得到有效控制,可作为开放型人工 多万h 风蚀沙化,343.3万hrrI2天然草牧场有150万hrrI2严 灌丛草场发展畜牧业。 重退化,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十分脆弱地带,也是京津地区 风沙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3封闭型人工草场模式 自1999年,提出退耕还林(草)实施方案,至今已有 丘陵区宜采用封闭型人工草场模式。该区域耕地是乌兰 8年,根据当地实际,针对全市土石山区、土地贫脊、十九年旱、 察布市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以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区。其耕 风大沙多的自然气候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治 地特别是地形相对平缓,土层普遍较厚,土地生产能力较高,正 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整套比较符合实际,促进该地区 常年份农作物收成较好。区域特别是草场面积小,农牧矛盾突 生态环境改善,发展地区经济的退耕还林(草)模式。 出。人均耕地多,由于大部分年青力壮的农民弃农经商和进城 1 生态型灌丛防护模式 打工,导致区域内大片的撂荒地。从挖掘土地生产潜力、缓解 区域农牧矛盾,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该区域宜 地处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农牧交错带宜采用此种模式。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模式为宽草带、窄林带封闭型人工草场, 该区域处于乌兰察布市风口,风蚀沙化特别严重带,大部分耕 以求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林草带的宽窄及林草种籽的选择 地为坡梁地,地下水源普遍缺乏,土层薄,地表粗化,砾石化,以 视土壤结构、土层厚度、水分等条件而定,一般林带宽1—2 m, 砾石裸露为特征,为农作物难以生长的耕地,土壤生产能力低 草带宽8—2o m。树种主要以自柠条、榆树、杨树;草种以沙打 下,此类土地以恢复植被,尽快形成绿色防护屏障为主要目的, 旺、苜蓿、草木栖。种植方法按常规要求栽植、播种。 治理模式应立足于防风固沙、固土,突出生态效益。采取种植 此外,退耕地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坡耕地,常受水蚀、风蚀的 灌木防护林带,发展建设生态型灌丛种。林带与主害风垂直, 复合侵蚀危害,但以水蚀为主。这类耕地多为农作物产量较高 带宽4 m,带间距4—5 m,株行距50 cm×1.0 m。其树种选择 的耕地,地貌呈条状、块状的梯形或挂坡地,面积小而分散。此 以成本低,防风固沙性能好,且适合梁地土质生长的柠条为主 类退耕地在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同时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 树种。通常采用柠条点播机,不经整地,雨季直播造林。每 结合,建设必要的工程措施。除修复、完善旧的水保工程外,重 0.067 hm 播量控制在1.0—1.5 kg左右,播深2 cm,播后压实。 点以水平沟建设工程为主。在生物措施上以建设水土保持林、 2开放型人工灌丛草场模式 经济林为主。树种以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油松、榆树、沙棘、山 杏、柠条等。草种以苜蓿、沙打旺、草木栖等。在土层厚、土质 中低山区宜采用此种模式。该区域水利条件差,但草场面 较好的阴坡、半阴坡应栽落叶松、樟子松、沙棘,其余地块栽植 积大,养畜头数多。粮食生产能力较低,以发展林牧业为优势。 山杏、柠条。其整地、栽植、播种等作业按常规技术要求进行。 该区域的退耕地风蚀沙化属中度,但退化速度较快。土壤特征 (编校:杨亚军) 为粗骨质化,物理沙粒为土壤主要组成部分,土壤生产能力逐 年下降,农作物产量极低,耕作层厚度仅有25—30 cm。以下为 钙积层。所以从改善生态和合理利用土地角度出发,区域内除 收稿日期:2007—12—25 对原有天然草场实行,“一封一轮”(封山育林草轮牧)外,对退 作者简介:于来富(1954一)男,现从事水利、水保技术工 耕地宜建设灌草结合的人工开放型灌丛草场,以充分发挥其生 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