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丹心育桃李 大爱铸师魂
丹心育桃李 大爱铸师魂 梅山二小教师冯海慧同志的先进事迹 她 1991 年 7 月毕业于金寨师范,8 月参加工作。
多年来,她凭着对教育工作的执着和热爱,以校为家,以教为乐,勤奋学习,踏实工作,满腔热情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敬业、大爱、奉献诠释着为人师表的内涵。
她曾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务副主任等职务。
她不仅是一名优秀人民教师,更是一名优秀党员,二十二年如一日,以坚定执著、刻苦钻研、改革创新的精神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常怀一颗律己之心,带头学习,带头争创佳绩,处处发挥着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她先后被评为中心校师德标兵、市县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 农远新星、 骨干教师等多种殊荣。
她就是金寨县梅山二小高级教师、副教务主任冯海慧。 在三尺讲台上,她宛如一朵铿锵玫瑰,开得如此绚丽夺目。 一、真诚、朴实、善良、奉献,在学生眼里:
她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冯海慧从教 24 年来,本着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感化、轻惩罚,始终以真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用儒雅的言谈举止去影响学生,
1 / 11
以博大的胸怀、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 她认为,教育的最大技巧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 的最大优化发展;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与学生相处的无数个朝朝暮暮,她始终想着两句话: 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她的信条。
正是这样的情感体验与认知,使她对学生少了一分苛求,多了一分理解;少了一分批评,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指责,多了一分尊重。
对待学生,无论是乖巧的或是个性很强难于调教的,她总是不急不躁,诲人不倦,以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学生,以自己的学识去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理念去引领学生。
她深知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爱,就像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 她坚信,古希腊神话中的皮革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头变成少女,自己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她挚爱的全体学生。
1991 年 9 月,中师刚毕业的冯海慧,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
在她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 老师,我没钱交学费她抬头一看,一个衣着破旧的小女孩站在她面前,那一双无助的大眼睛让她至今难忘。
这个女孩名叫,原来是一个弃婴,被一对老夫妇收养。
---------------------------------------------------------------最新资料推荐------------------------------------------------------
爷爷腿脚不便,奶奶多病,家里无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看着孩子渴求知识的大眼睛,她十分同情,拉着小女孩的手说: 放心吧,学费我来帮你交上,你安心上学吧。 孩子听了,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连声说:
谢谢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从这一天开始,她就等于多了一个小妹妹,热心帮她买本子,买笔,买衣服在冯老师的感召下, 班里的同学也都热心地把自己的旧衣服、文具等送给她。
从此以后,她不再担忧生活上的困难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开始发奋学习,期末成绩一跃为全班第三名。
冯老师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这位同学申请到了希望工程助学金和结对帮扶项目。
这份爱的接力伴随她直至上高中、大学毕业。 后来这位学生考上了大学,在给冯老师信中说道:
老师,我在您的热心帮助和辛勤培育下,让我度过了难关,完成了学业,找到了工作,我将永远不会忘记您及社会对我的关爱,我决心努力工作,真情回报社会看着心血浇灌的幼苗茁壮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冯老师感到非常欣慰! 2019 年,她通过县教育局公开选招,调入梅山三小。
梅山三小就读的学生大多数为梅山缫丝厂、丝织厂、纸厂等企业下岗职工子女,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留守儿童多。
曾经有一个叫张梦圆的同学,她的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把她寄
3 / 11
养在一个远房亲戚家,是一个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
她接任这个班的第一天,就发现在教室的角落里,一个女孩趴在课桌上,默默无言,显得是那样孤独。
她轻轻地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关切地问:
怎么不出去玩?哪里不舒服吗?她抬起头,一双大眼睛里噙满了泪水,老师,我想妈妈了!她心头一热,一把把她揽在怀里,哦,想妈妈可以打电话呀。
她把手机递给小梦圆,小梦圆拿着手机泣不成声她抚摸着她的小脸说:
别哭,以后想妈妈就把老师当妈妈,星期天到老师家去,老师给你做好吃的,要坚强,要好好读书!有困难,我帮你。 看到小梦圆灿烂的 笑容,她的心里如释重负。 从此她的手机也成为小梦圆与妈妈联系的纽带。
2019 年 9 月份开学,冯老师接任了充满稚气的一年级,班上有 61个孩子,61 个家庭赋予她沉甸甸的责任。
她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学科教学任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仅仅是教好书,更重要的是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引领刚入学的孩子辨别是非,树立良好的学风。 其中有一个让人喜欢又淘气小男孩名叫汪源祥,还是上幼儿园时候的老习惯,活泼好动,上课坐不住,听课不专心,好玩东西,好讲话,一节课重复最多的话就是老师,快下课了吗?让人哭笑不得。 班上像汪源祥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为了使这些孩子尽快适应新
---------------------------------------------------------------最新资料推荐------------------------------------------------------
的学习环境,冯老师总是心平气和,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耐心帮助。 在冯老师的感召下,班上许多顽皮的孩子渐渐改变了不良习惯,开始认真听课,细心做作业了。
班上有一个名叫李想的同学,他父亲患脑梗瘫痪在床,为了治好病,家里负债累累,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小李想因家庭无力供他上幼儿园,直接上一年级,本来就没有一点基础,加之母亲为了生活奔波,家里没人辅导她,学习跟不上,读不好、写不好,上课急得哭。 冯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常利用课间和放学时间为她开小灶,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李想不仅适应了小学学习生活,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正是这样对学生的挚爱,她成为孩子们心中公认的最有亲和力的老师。
时常能听到稚嫩纯真的童声 老师,你好漂亮!我们喜 欢你!老师,我们最喜欢上你的语文课了看着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她内心感受到成功和喜悦。
二 、勤奋、好学、钻研,创新,在同事们的眼里:
她是教育前线的标兵 在冯海慧眼里,最感兴趣的是教学,最投入的是教学,最自豪的还是教学。 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这么评价她。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冯海慧深知: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5 / 11
多年的学习探讨,教学要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精心备课,而且是常备常新;课堂上注重学与思结合、扶与放结合、趣与乐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取得优异成果。
尽管她肩负着妻子、母亲、老师等多重责任,兼顾着工作上繁重教学任务和生活中繁琐的家务,但她总是以工作为重,从没有因为家庭琐事影响工作,她总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加强学习,钻研业务。 她深信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古训。
多年来,她自费订阅了多种语文教学杂志和教学专著,如《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李吉林情境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
有的经典的文章,她总是反复阅读,博采众长,取其精华。 为了用最新最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启迪学生、传授知识,一有机会,她就到外地观摩、学习、培训。
通过学习研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 总结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她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贵在创新,教育教学工作创新与成效,才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每一堂成功的课例,都显现着教师对美的独特感受,对教材个性化的理解,体现着教师新颖的设计和创新的方法。
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就要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因循守旧,
---------------------------------------------------------------最新资料推荐------------------------------------------------------
盲目模仿的圈子,不断地探索、改革和创新,要不拘一式,不限一法,把课上活。
她经常与教师们探讨:
如何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她的课堂如何才能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呢?她觉得应当以情为纽带,时时拨动学生爱的心弦,以智为核心,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状态,思维的大门开启了,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他们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为此,每节课她都是精心设计,真正做到走进文本、吃透学生,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了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她所授班级,每次期末统测成绩在中心学校同年级中遥遥领先。 2010 年 9 月,由于她工作认真,事业心强,勇挑重担,被中心校提拔梅山三小副教务主任。
她除了搞好本职教学工作外,还积极主动的做好自己所分管的教学工作。
为了创造书香型校园,丰富校园文化,她参与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清晨带领全校学生诵读经典。
2019 年,梅山三小争创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学校安排由她全权
7 / 11
负责抓好争创工作,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压力很大。 为抓好这项工作,她 不顾休息时间,认真地钻研评审标准,虚心学习,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由于大多数教师来自于乡村,方言很重,学校教师有百分之四十普通话不达标,如果这些教师不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标,学校就没有申报资格。
为此,她和学校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几名老师主动承担了辅导任务。
在学校办公室,她带着老师们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纠正。 通过她的努力,2019 年 10 月学校顺利地通过了省语言文字示范校评估验收。
她担任中心校语文教研组长和学校教务主任以来,认真组织抓好教学研究,上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引领教师们备课、听课、辩课等,交流体会,共商教法。
带领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提高,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目的。
她执教的公开课多次在学校获一等奖。
1997年 5 月,她在县电教课大赛中获二等奖;2007 年,在县农远教用竞赛中获二等奖;2009 年,在县小语优质课评选比赛中获一等奖;执教的《黄河的主人》一课获市小语优质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所撰写的论文获省市县级奖多篇;2019 年在全国第四届教师语言基本功大赛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2019 年,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获县优秀课例评选一等奖;辅导学生多人在市安美杯书法比赛中获奖;辅导学生作文在新人杯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中多人获奖,她本人获全国校园文学辅导三等奖;在金寨县第七届书信大赛中,她班学生三十多人获奖,她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她非常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和培养,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她经常帮他们修改教案、上好公开课,传授经验,提出一 些好的意见建议等,她所辅导的青年教师张贤芳、张志荣等多位同志,多次在市、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她的敬业精神深受青年教师们敬佩。
三、无私、坚定、大度、敬业,在家长们人眼里:
她无愧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翻开冯海慧的班主任手册,上面记录着每一届学生的地址、性格、家庭情况、阶段性学习成绩等,通过这些深入细致地掌握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忠于使命,完成目标,乐此不疲。
就这样,她迎来了一届又一届稚嫩儿,用爱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品学兼优学生,她真诚无私的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爱戴。 家长们常说,把孩子送给冯老师最放心。
2005 年,她班学生王煦阳被评为省级优秀少先队员。 所授班级多次被学校、教育局评为文明班级。
9 / 11
如果把一件事情当工作干,那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把事业干好,那是生命的一部分。
冯海慧把教师当成了事业,这一生她都不言放弃。 这些年来,除了春节几天,她几乎没有过节假日。
寒暑假和五一、十一假,别人休息,她却忙着家访、备课和撰写论文。
回顾走过的足迹,为了学生,冯海慧同志奉献了她的全部身心。 自古忠孝难两全。 她也有愧疚之处:
2006 年,她母亲因意外车祸,小脑严重受损,几乎变成植物人,她却无暇照顾,全是弟妹在医院照料,弟妹们有怨言,但她说: 为了工作,她无奈,也无悔。
对于公婆,她不是孝顺的儿媳,因为她很少有时间为二老尽孝心;对于丈夫,她不是温柔 的妻子,因为她把柔情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对于儿子,她更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就因为工作忙,孩子上学她也很少照顾上,尤其是在儿子高考期间,她为了工作,也很少去关心,她很愧疚,但她别无选择;为了资助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学,她很少有积蓄,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所舍弃的是小家,得到的是全社会的认可!家人也给予了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事业是一曲爱的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
她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最新资料推荐------------------------------------------------------
她所做的一切,都源于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良驹自知前程远,不待扬鞭自奋蹄。
冯海慧表示,她将为她心爱的教育事业,尽她最大的努力!做一名教师,是她人生的选择;做一名优秀教师,是她人生的目标。 她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人民教师这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