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 '\\r\\n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 ,是 企业 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企业改制和强化企业领导人对产权所有者的受托责任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国有资产 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方拥有和控制的投资公司来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适应形势的 要求,进一步深化自身的改革,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管理,维护好出资人的权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应当加强对所投资企业改制和改组的内部审计监督 (一)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为被投资企业改制和改组决策服务 在公司决定对一个企业进行投资前,要求被投资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划分产权界限,确立投资各方的股份比例。下属企业重组或进行合资、联营、租赁、承包、出售等之前,或在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收购、联合等之前,必须对需要改制、改组的有关企业或实体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摸清其资产家底及经营损益等情况,在论证各种改制或改组方案的可行性及风险性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审计调查意见及建议,以便有效避免企业改制和改组中的决策失误,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 (二)开展资产清理,参与资产评估工作 当前在企业实施重组、购并、联合、分立、股权 、拍卖破产等国有资产流动和重组过程中,内部审计应当联合专业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或者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有步骤地清理盘点资产、清理债权债务、审核所有者权益与损益等,防止并纠正国有资产在企业改制与改组过程中流失或转移。应积极配合 中介机构,参与资产评估工作,并监督评估结果是否真实、公正,防止并纠正损害国家及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 (三)围绕企业资产、负债、权益及损益开展各项审计活动 企业内部审计应当围绕改制、改组后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及损益开展各项审计监督活动,包括:清点并盘活存量资产,剥离非生产性资产,处理积压设备物资;清理债权债务,核销呆滞账款;审查资产折价入股与资本到位情况,监督有无抽逃股本、代垫或虚假出资等问题;审查企业利润总额形成、 计税、税后利润分配是否真实,符合规定;监督有无转移利润,虚盈实亏,转移或漏缴国有股权收益等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对一些破产核销的企业进行清算审计,防止有些企业债权逃光、股本亏光的现象发生,避免损害公司权益。 二、强化对企业领导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内部审计监督 加强企业领导人任期 责任审计,及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以强化企业高层领导人对产权所有者的受托经济责任。
随着公司所投资企业法人治理的完善,公司所投资的企业逐步建立了完善的股东会、
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相关决策监督执行机构,管理进一步完备。但是光有良好的制度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监督反馈、考核评价机制。公司作为出资人、所有者,如何在企业领导人的任期结束时,评价和考核他们(包括被投资企业从外面所聘任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成绩,内部审计常常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意义在于:(1)企业的领导人(通常指厂长或者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是企业的领头羊,企业经营的好坏、国有资产增值与否与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力、责任感和行为道德准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企业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十分必要;(2)为考核和选拔领导干部提供依据;(3)有利于增强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4)有利于督促企业合法经营,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与完整;(5)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对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审核任期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2)审核企业现有资产,评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3)审查企业领导人的经营管理能力(4)审查企业遵纪守法情况;(5)审查企业的经营行为。 通过对被投资企业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更好的提高所属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更大限度的维护公司的权益, 应当加强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