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魁科■技 2019年•第11期本文采用SCL-90问卷对
102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
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庭
经济困难大学生整体心理健 康水平较低,突出表现为人
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际关系敏感、思维偏执和强 迫、情绪困扰严重等。性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路晓英 孙 锋1问题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受到“物质贫困”的困扰,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心理贫困”危 机。国家、社会各界和高校管理者们一直都在关注家庭经济困
难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各方在采取各种办法向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伸岀援助之手,以各种方式在物质上给予他们资助和帮
扶,这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一定 的改善和保障。然而,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经济窘迫
而带来的各种心理困扰,即所谓的“心理贫困”,各方却未能
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尽快掌握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 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整体状况,希望能够为今后高校学生管理中针对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支持。2研究对象与方法河南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506人,发放问卷506份,收到有 效问卷487人,问卷有效率为96.2%„被试通过分层取样的方 法,分别各高校随机抽取2016、2017和2018级的1~2个班级学
生。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名单均由各高校学生资助中
心提供)102名。本次调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 以班级为单位对进行团体施测。测试数据釆用SPSS for windows 20.0进行分析处理。3结果分析3.1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在102名有效被试中,54人没有心理困扰,占参加测验总人 数的52.94%; 48人有心理困扰,其中33人有轻度心理困扰,占
参加测验总人数的32.35%, 15A有中重度困扰,占参加测验总 人数的14.71%,这个数据远高于大学生群体SCL-90测试的结果
(中重度心理困扰的检出率为10%左右),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大 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进一步对被试在不同因子上的得分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
果如表1所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突出表现出来的心理问 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抑郁等
几个方面。别、生源地这两个因素对家 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状况没有明显影响,而年
级和父母状况对家庭经济困 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 响显著。72=102 -因子分<2因子分32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躯体化8482.35%1817.65%强迫症状605&82%4241.18%人际关系敏感6563.73%3736.27%抑郁7674.51%2621.57%焦虑7775.49%2524.51%敌对7371.57%2928.43%恐怖8381.37%1918.63%偏执7674.51%2625.49%精神病性8482.35%1817.65%总均分8078.43%2221.57%表1 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分布情况汇总表备注:因于分V2为无症状;因子分M2为有一定程度的症状。3.2不同影响因素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因素,分别对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父母状况四个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年级NMSDF2012级(三年级)291.3060.1总均分 2013级(二年级)351.6270.6307.423**2014级(一年级)381.8240.637表2年级差异餉比较分析注:**p<.001o以年级作为自变量,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SCL-90测试的总
均分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F(2,99) =7.423, pvOOl,这表明三个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状况差异显著。进一步对三个年级被试的总均分进行LSD多重比较,结果 如表3所示,2018级(一年级)与2017级(二年级)被试的心理
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2016级(三年级)与2017级(二年级) 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2016级(三年级)与2018级 (一年级)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非常显著,整体上来看低
年级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高年级的。年级MSD尸检验多重比较(LSD) p值2016级(三年级)1.3060.1三年级一二年级:0.021*2017级(二年级)1.6270.630二年级一一年级:0.1272018级(一年级)1.8240.637一年级一三年级:0.000**表3三个年级之间的LSD多重比较结果注:*p<.05, ** p<.001o学术研讨 145对不同性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SCL-90测试的各因子分数和
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四个因子上双亲家庭的经济困难大学生
总均分进行样本T1佥验,结果如表4所示,家庭经济困难大 学生群体男生和女生总均分的差异不显著。男生在强迫症状、
显著优于单亲家庭的。4结果与讨论
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维度上的得分稍稍低于女 本研究中性别、生源地这两个因素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明显影响,而年级和父母状况对家庭经济
生,但差异不显著;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维度上
的得分稍稍高于女生,差异也不显著。因子躯体化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显著。SD0.5020.7090.762男生(zi=53)女生(a=49)M1.4501.9061.9131.576SD0.5800.739MT0.613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显著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
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要来自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0.003-0.112-0.188-0.108农村或者是偏远的山区,而大学校园往往建设在城市里,二者
0.7380.7360.6670.5970.7280.657存在的消费差异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当他们刚刚来到大 学的时候,所面临的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反差更大,他们对
焦虑敌对1.5981.6070.90.422-0.111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1.4531.6191.5721.6120.6160.6260.6550.5900.6150.5290.617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的恐惧和担忧也会更多,这也使他们 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需要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努力,在适应
0.2380.0830.04S0.575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他们所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比来自普通家 庭的大学生会大很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已经慢慢
表4性别地差异的比较分析对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总均分和各因子
习惯了大学的生活环境,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对他们的各种物
上的得分进行样本谧验,结果如表5所示,差异均不显 著。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质资助也会慢慢接踵而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他们的经济 困难,也会减轻他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
城镇(a=14 )农村(a=88 )M1.380SD0.526M1.425SD0.548T-0.2860.8440.360状况也昨。生活在双亲家庭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显 著优于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我们知道,双
2.0571.8881.6821.6931.0321.0141.0730.9661.8821.8100.6630.7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1.5741.5911.5840.6660.6030.5120.536亲家庭对一个孩子来讲就意味着他有一个完整的家,他能得到 完整的父爱和母爱,而单亲家庭就意味着孩子只能得到父爱或 者母爱,理论上来讲他能得到的来自父母的呵护应该只有双亲
敌对恐怖1.5721.5001.5840.6710.6160.6230.5730.5960.543-0.0650.2710.5630.6360.8461.4531.6101.543偏执精神病性-0.1520.9380.4791.7141.679家庭孩子的一半,甚至更少。这也就意味着生活在双亲家庭的 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比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 更丰富,更强大,与此相应生活在双亲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心
总均分0.7951.598表5生源地差异的比较分析因子躯体化双亲(a=78)单亲(22=24)MSD0.515M1.5972.092SD0.601T-1.866-1.452-1.456理和情感上的支持更充足,这些对于同样承受着来自经济上的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0.6950.7110.7850.836压力的大学生来讲表现出来的就是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别了。【参考文献】[1] 蒋露茜.心理弹性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途
2.0141.9591.8331.6391.7201.8121.7581.8260.6380.6010.885-2.950*-1.970-0.513焦虑0.7910.619敌对恐怖0.6230.5520.5600.5830.5360.7310.6020.7600.673-2.447*-2.018*-1.710*-2.131*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5)
[2] 张立英.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与育人”长
表6父母状况差异餡比较分析从表6的数据结果来看,父母双亲健在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
生,无论是因子总均分还是各因子得分上均低于单亲家庭的家 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这说明父母状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
效机制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
[3] 黄志军,陈宇明,肖瑜.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 分析一以琼州学院为例U].琼州学院学扌艮,2008(04)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
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还是很大的,父母双亲健在的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心育模式研究\"(SKL-2019-70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单亲的,尤其是在抑郁、恐
(上接148页)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框 架,努力打造一个专业课和物理课互相支撑的开放式教学格
践性,将物理知识和专业课整合起来,努力开发属于学生实际
情况的教学内容,进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 学生成社会发展的豁型【参考文献】[1] 杨勇华,缪国平.中职物理教学与专业课整合的思考Q].试
局;③围绕学生的专业开展物理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彰显专 业特色;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如汽修专业和数控专业的学生
就应该重点讲述电学和力学,燃起专业的学生应当侧重讲述气
体压强等物理内容鷺四、结语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特殊性为其物理课
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应当加强物理教学的实用性和实
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7):60-61[2] 凌燕.中职物理教学与专业课整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 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