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X2能从T的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T单质C . W、Y、Z三种元素都能与X元素形成化合物WX2、YX2、ZX2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Z
6. (2分) (2017高二上·六安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X Y T Z A . 实验:电流表A指针偏转,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第 2 页 共 16 页
B . 实验:电流表A指针偏转,铁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
C . 实验:碳棒上有无色气体产生,铁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D . 7. (2分)
实验:粗铜上有红色固体析出,精铜溶解 I可用于治疗甲亢,有关
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子数为131 B . 质子数为131 C . 质量数53 D . 电子数53
8. (2分) (2019高二上·太原期末)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中吸附有K2SO4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Cu2++2e-=Cu B . 甲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变浅 C . 盐桥中的SO42-流向甲烧杯
第 3 页 共 16 页
D . 若将甲烧杯中的溶液换成稀,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
9. (2分) (2017高二上·姜堰期末) 在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同主族,X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4.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2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X B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Z>W C . Z的氧化物不止一种 D . 原子半径 Z>Y
10. (2分) (2016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W>Z>Y>X B . 含Y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C .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 . X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H5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
11. (2分) (2017高一下·遂宁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H2SO3的酸性>H2CO3的酸性,所以非金属性S>C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⑥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②③⑤
第 4 页 共 16 页
D . ①③⑤⑥
12. (2分) 如表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 B为第二周期的元素 B . C为VA族元素
C . 三种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 D . B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
13. (2分)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往往因电化学过程而被腐蚀,下列方程式在钢铁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不存在的是( )
A . Fe﹣2e﹣═Fe2+ B . 2H2O+O2+4e﹣═4OH﹣ C . 2Fe+2H2O+O2═2Fe2++4OH﹣ D . Fe﹣3e﹣═Fe3+
14.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非极性键可能存在单质中,也可能存在化合物中 B .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 . 盐酸中含有H+和Cl- , 故HCl为离子化合物 D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15. (2分) (2018·中山模拟) 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C 第 5 页 共 16 页
A . 放电时Li+由B极向A极移动
B . 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为4Li+O2 +2H2O=4LiOH C . 电解液a、b之间可采用阴离子交换膜 D . 电解液a可能为LiCl水溶液
16. (2分) (2015高一下·沁县期中)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 . 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 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 . 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17. (2分) (2016高三上·长春期中) 我国“蛟龙”号载入潜水器进行第五次下潜试验,最大深度达到7062米,并完全返回.其动力电源是Al﹣AgO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l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 . Ag在AgO/Ag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 该电池负极反应是2Al﹣6e﹣+8OH﹣═2AlO2﹣+4H2O
第 6 页 共 16 页
D . AgO/Ag电极溶液中的pH减小
18. (2分) (2017高二上·贵阳开学考)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一定能说明该反应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v逆(H2O)=v正(CO) B . 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C . n(H2O):n(H2)=1:1 D . 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1molH2
19. (2分) (2018高二上·腾冲期中)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依次为6、7、1、3。a、b、c、d形成的简单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溶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 B . a和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 . 四种元素离子半径:c>d>a>b
D . c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是短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 (2分) (2016高一下·枣庄月考)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V/mL A B C D 25 25 35 35 5 5 5 5 稀H2SO4 H2O c/(mol•L-1) V/mL 0.1 0.2 0.1 0.2 10 5 10 5 c/(mol•L-1) V/mL 0.1 0.2 0.1 0.2 5 10 5 10 A . A
第 7 页 共 16 页
B . B C . C D . D
21. (2分) (2016高一下·包头期中) 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Z位于同周期,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W能与冷水剧烈反应,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W>Y>Z>X B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D . Y,Z的氧化物都有酸性和碱性
22. (3分) (2016高一下·海南期末) 对于合成氨反应:N2+3H2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 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反应速率 23. (2分) 下列物质递变规律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 非金属性:C>Si B . 碱性:NaOH>Mg(OH)2 C . 酸性:H2SO3>H2CO3 D . 还原性:HI>HBr
2NH3 , △H<0;达到平衡后,
24. (2分) (2016高一下·安徽期末)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
第 8 页 共 16 页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
A . 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 . 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 . 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 . 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25. (2分) (2019高二上·临高期中)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 )
A . V(H2)=0.03mol/(L·min) B . V(N2)=0.02mol/(L·min) C . V(NH3)=0.17mol/(L·min ) D . V(NH3)=0.01mol/(L·min)
2NH3 ,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41分)
26. (8分) (2016高一下·彭州期中) 已知X元素的原子的K、L层的电子数之和比L、M层的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Z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W元素最高化合价是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0%.
(1)
Y和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2)
用电子式表示X和W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 (3)
第 9 页 共 16 页
X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4)
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
Y与Z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实验测得当此化合物处于固态和液态时不导电,溶于水能导电.由此判断该化合物具有________键(填离子或共价)
(6)
W的低价氧化物与Y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7. (6分) (2015高一下·永昌期中) 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请回答:
实验步骤 ①氯水+1mL CCl4 , 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②NaBr溶液+氯水+1mL CCl4 , 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溶液+氯水+1mL CCl4 , 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1) 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 实验步骤②和③涉及离子方程式分别:②________③________; (3) 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
28. (12分) (2017高一下·沭阳期中)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用字母标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结论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第 10 页 共 16 页
(1)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的元素是________;属于副族元素是________;适合作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只用表中的字母填写)
(2) V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 A与M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化合物,D与Z原子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键; (4) J、H、T三种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 L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在﹣4℃时是__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其密度比对应的液态还小,呈固体而非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6) 写出B、Q两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9. (8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如下图设计的串联电池装置,R为变阻器,以调节电路电流。
(1) 写出b、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b________,c________;
(2) 写出f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向此电极区域滴入酚酞的现象为:________;该电极区域水的电离平衡被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3) 闭合K一段时间后,丙装置的电解质溶液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
(4) 电解一段时间后丙装置析出芒硝(Na2SO4·10H2O),若此时通入CH4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则向丙装置中加入________g H2O就可以将析出的沉淀溶解并恢复到原有浓度。
第 11 页 共 16 页
30. (2分)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 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能量,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31. (5分) (2016高一下·辽源期中) 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表示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__(填“升高”还是“降低”),△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中△H=________kJ•mol﹣1 .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参
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5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第 13 页 共 16 页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41分)
26-1、
26-2、
26-3、
26-4、
第 14 页 共 16 页
26-5、
26-6、
27-1、
27-2、
27-3、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9-1、
第 15 页 共 16 页
29-2、
29-3、29-4、
30-1、
31-1、
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