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景观美学的思考与研究
——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例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苏州作为江南运河旁一颗闪耀的明珠,现存众多的人文古迹、运河
文化景观,采用文化景观的概念对苏州丰富的运河文化景观加以分析、概括,同时对于不可忽视的苏州古典园林,取之典例,加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苏州、运河、文化景观;古典园林景观
景观美学是环境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自然美的保护和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途径等。研究范围涉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如自然界中未经人工实践所及的奇景和壮观;人工景观如应用自然美的材料,通过艺术加工所造成的各种景色;人文景观如宗教建筑、城市雕塑、古代桥梁等表现人类文明的各种建筑物。它们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构造规律等,都是景观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景观美学涉及地质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科学知识,具有综合性。
苏州为京杭运河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历代文人骚客不乏溢美之词,天堂成为苏州的代名词,在此留下了大批的笔墨珍宝,人文古迹。苏州的灵性在于山水的交相辉映,周边聚集着太平山、洞庭山、灵岩山、虞山、上方山、太湖、阳澄湖、石湖,同时运河将苏州城市环绕起来,沟通太湖、长江及附近河渠水网,使得苏州得以成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骄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船毕至。”近代苏州较早接触西方,如江苏第一家近代工业使用蒸汽动力的苏州洋炮局就诞生于苏州。苏州毗邻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开放口岸经济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东西方交流频繁,促进苏州成为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街道依河而建,建筑临水而筑,运河古桥形态各异,“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体系与运河衔接使苏州形成独特的运河文化景观。 2.运河物质文化景观 2.1 聚落文化景观
运河聚落文化景观指运河沿岸居住的村落或街区与运河的变迁密切相关,具
有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而建前门临街苏州地居吴地,水乡泽国的自然条件使当地居民住宅多依河后门沿河。
山塘街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在苏州任刺史的时候出于方便百姓到虎丘游玩的考虑开凿了山塘河,顺便拓宽了河堤供人们出行,久而久之形成了山塘街。整条街道呈河路并行的格局,建筑临河而筑精致典雅、粉墙黛瓦、斑驳沧桑,是苏州古城聚落风貌精华之所在。山塘作为古典苏州的代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了一种文化休闲娱乐氛围,沿河的街巷、画舫、小桥、流水为游客勾勒出江南水乡的风情,令游客置身其中体验古典苏州,仿佛与历史又走近了一步,不再那么遥远。七里山塘从建成以后,因临近运河发展成为苏州的繁华之地,商旅游客络绎不绝,引历代无数文人仕宦载下溢美之词。白居易有诗云:“自开山寺路,水路往来频。银勒牵轿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山塘作为沟通运河与苏州城之间的纽带,东连《红楼梦》所描写的“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5]的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独特的区位,吸引大批客商在此落户,为联络乡谊,同时壮大声势,纷纷成立会馆,小小的七里山塘就建有岭南会馆、宝安会馆、冈州会馆、泉州会馆、陕西会馆、毗陵会馆、全晋会馆等。如此众多的会馆林立在山塘街上,足以证明山塘繁华的过去,便利的运河交通区位。由于晚清太平天国运动,苏州成为双方的主战场之一,战争对文化景观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自然的破坏力。时,苏南地区还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成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家的摇篮,诞生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今天经过修葺的山塘街恢复了往日的喧闹与繁华,历史的沧桑沉浮依旧浮现在眼前。七里山塘作为人文景观,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的一种折射带有自然的印痕。全晋会馆作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正门两侧有鼓吹亭,第二进为戏楼,由戏台和东西看楼组成,呈马蹄形布局,戏台面北朝向主殿,戏台雕栏四绕,顶部藻井饰以图案,现已开辟成为苏州戏曲博物馆,列有昆曲、评弹、苏剧、民族乐器等展示,同时为弘扬民族文化,辟有专门的演艺场所,与观众共赏吴音雅韵。作为老街的山塘存有部分文化景观例如江南缙绅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故居又称“玉涵堂”取“君子于玉比德”之意,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临河而建内有后花园、荷花池、假山、船厅等。山塘阁美术馆向今人展示吴门画派的精彩;安泰救火会这个时成立的消防队,带有某些民间自救性质
的公益事业的西方舶来品,因山塘商户为了规避火险而设立,印有时代明显的特征,向今人展示近代的消防文化包括消防器械、发展历程、营救过程。
2.2 桥建筑文化景观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典型的运河建筑文化景观以古桥为代表。.现以枫桥为例,枫桥位于姑苏城外寒山寺旁,跨越江南运河。枫桥始建于唐代,此桥因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美名四播。明清时期,帝都地处燕赵大地,所需物资由江南及各地漕运而去。。苏州为江南运河重镇,鱼米之乡,担负着漕粮北输的重任,枫桥因漕运期间,封锁运河只有漕船才得以通过,因此又有封桥之名。运河桥文化景观作为运河上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以其个性的设计,美学的视觉,实用的功能体现了人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运河桥留给今人的,以其姿态各异的美学功能展现当年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创造,这是今天游者需要深思的。
苏州的发展得益于运河的畅通,沿岸汇聚的大量人文景观如石桥、寺庙、礼拜堂、街区、厂房等无不见证了数千年运河的发展历程。园林作为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品,博大精深。对于现代的园林景观环境设计,我们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吸取传统建筑园林的精华,做出符合现代审美观的有文化内涵的设计。
参考文献: 德伯里.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 徐刚毅——再读苏州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附图:
1、七里山塘聚落文化景观 2、 枫桥
3、江南水乡
5、小飞虹
7、山塘
9、山塘的桥 4、运河运输 6、桥
8、平江路
10、山塘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