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基础知识》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分类
(2)掌握计算机系统,熟悉硬件与软件系统。
(3)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学会查杀病毒。
(4)了解键盘与输入法,学会在实践中应用。
【教学重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教学难点】
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原理。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课堂探究】
1
1、请同学们思考:信息是不是存在的呢?
2、请你下列说说哪些是信息?哪些是载体?
一条天气预报( ) 声波( )
一则招聘广告( ) 寻物启事等( )
纸张( )
3、信息有真伪性吗?如果你收到诈骗短信,你该如何处理?4、请同学们思考:“空中课堂”利用了什么技术?
5、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 7、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工智能的例子?请写出5个
8、你家有没有“小爱”音箱或者“小度”音箱呢?
如果有,请探究下智能音箱的工作原理。
9、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有:( 10、如何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治?
2
)
)
【训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
A. 物质 B. 信息 C. 环境 D. 能源
2、小刚大学毕业,一天他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这里体现了信息的( )。
A.共享性 B. 价值性 C.时效性 D. 依附性
3、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正确的是( )
A 每周都要对硬盘进行格式化 B 不玩任何计算机游戏
C 不用盗版软件和来历不明的光盘 D 经常清除计算机上的尘土
4、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
A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 B 计算机病毒会引起人体发病
C 用杀毒软件可以彻底清除所有计算机病毒
D 计算机病毒只能通过网络传播
3
5、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 )特征。
A.时效性 B.普通性 C.不完全性 D.依附性
6. 盲人摸象的故事体现了交流的重要性,信息交流说明信息具有( )
A.时效性 B.普通性 C.不完全性 D.共享性
7.智能手机横竖屏智能切换、拍照照片朝向,以下传感器中能实现这种效果的是( )
A.磁场传感器 B. 重力传感器 C. 距离传感器 D. 光线传感器
8下面关于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 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
B. 人类到20世纪才学会存储信息
C. 人类发明了电话和电报后才开始传递信息
D.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价值会逐渐消失
9.某农产品丰收后苦于没有销路,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布了该农产品的信息,一下子打开了销路,大大提高了该产品的销量。这主要说明了信息具有( )的特征。
A. 价值相对性 B. 真伪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
4
10.“AI”是( )
A.增强现实 B. 虚拟现实 C.人工智能 D. 全自动
11.“VR”是( )
A.增强现实 B. 虚拟现实 C.人工智能 D. 全自动
12、小明最近经常收到某QQ“好友”发送的垃圾信息,针对这种情况,下列做法无效的是( )。
A.更改自己的QQ密码 B.设置权限屏蔽此人信息
C. 向QQ安全中心举报 D.将此人拉到黑名单中
13、下列哪那种方法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 )
A . 每周对硬盘格式化处理 B . 不同任何人交流
C . 不下载盗版软件和登录非法网站 D . 不玩任何计算机游戏
14、小强发现自己家的电脑运行速度越来越慢,一般是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 电脑刚安装了OFFICE2003办公软件
B. 电脑有一个月时间没人使用了
5
C. 电脑感染了某种病毒
D. 刚换了鼠标
15、以下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
A.常常沉溺于虚拟时空
B.破解他人计算机密码,盗取计算机中的数据
C.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
D.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
16、在超市购物结账时,收银员要对商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该扫描过程属于(A . 信息的采集 B . 信息的发布
C . 信息的表达 D . 信息的编码
17.下列说法符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是( )
A . 热衷于网上聊天,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
B .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6
)
C . 可以在网络上浏览任何能打开的网页
D . 组织好友在网上围攻谩骂反对自己观点的人
18、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来网络购物的全新感受。
B . 网上会诊成为一种医疗方式。
C . 网络将给人们带来不良影响。
D . 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
19、楚汉相争时,韩信使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麻痹陈仓守将,成功偷袭项羽大军。该事例体现了信息的( )
A . 价值性 B . 真伪性 C . 时效性 D . 载体依附性
20、下列哪种媒介不会以计算机病毒方式传染其他计算机( )。
A . 内存卡 B . 移动硬盘 C . U盘 D . 显示器屏幕
(二)判断题:
7
1、信息的载体改变以后,信息的内容也随之改变。( )
2、不联网的计算机就一定不可能感染计算机病毒。( )
3、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需要甄别,而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获取的信息不需要甄别。( )
4、计算机病毒破坏的只是计算机的软件和数据,不会对电脑硬件造成破坏。( 5、把自己购买的正版软件放在网盘中出售,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
6、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就是“计算机病毒”。( )
7、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病毒,可以感染其它计算机。( )
8、计算机病毒与木马都属于计算机程序范畴。( )
9、黑客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体现出高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我们应向他们学习。( )
10、防火墙是一种防止电脑因雷击、静电而引起火灾的设备。( )
【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5G”、人工智能的原理相关的信息,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