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花儿与少年
作者:梁晓声
来源:《东方少年·阅读写作版》2009年第01期
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逃学鬼”。 是的,他经常逃学。
他逃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贫穷。贫穷使他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新书包。都六年级了,他背的还是小学一年级时的书包。那书包太小了,而且,像他的衣服一样,补了好几块补丁。这使他自惭形秽,也使他的自尊心极其敏感,往往是,其实并没有谁成心要伤害他,他却已经因为别人的某句话、某个眼神或某种举动而遭了暗算似的。处在他那种年龄,很难悟到问题出在自己这儿。
妈妈不止一次向他指出:“家里明明穷,你还非爱面子,早料到你打小就活得这么不开心,莫如当初不生你。”
老师当着他的面在班上说:“有的同学居然在作文中写对别人穿的新鞋子如何如何羡慕。知道这暴露了什么思想吗?”
一片肃静中,他低下了头——他那从破鞋子里戳出来的肮脏的大脚趾,顿时模糊不清了……
妈妈的话令他产生罪恶感。 老师的话令他反感。
于是他曾打算以死来向妈妈赎罪。 于是他敌视老师,敌视 同学,敌视学校。
某日,他正茫然地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有两个大人迎面走过来。他们是一对新婚夫妻,正在度婚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他听到那男人说:“咦,这孩子好像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
他正欲跑,手腕已被拽住。他认出了对方是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老师,姓刘。刘老师组织了小记者协会,他曾是小记者协会的一员…… 刘老师向新婚妻子郑
重地介绍了他,之后温和地说:“我代表我的妻子邀请你和我们一起逛公园,怎么样,肯给老师个面子吗?”
他摇头,挣手,没挣脱,不知怎么,居然点了点头……
在公园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顺从,得到了一支奶油冰棒作为奖品。虽然刘老师为自己和新婚妻子也各买了一支,但他还是愿意相信得到了奖励。
三人坐在林间长椅上吃奶油冰棒,对面是公园的一面铁栅栏,几乎被爬山虎的藤叶完全覆盖住了。在稠密的鳞片似的绿叶之间,喇叭花散紫翻红,开得很热闹。 刘老师说:“记得你当小记者时,写过两篇不错的报道。” 他很久没听到过称赞的话了,差点哭了,低下头去。
待他吃完冰棒,刘老师说:“老师想知道喇叭花是花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
他困惑,然而还是跑过去了。
过了片刻,他回来告诉老师,所有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刘老师笑了,夸他观察得仔细,说喇叭花骨朵那种扭着股劲儿的状态,是在开放前自我保护的本能。每一朵花都只能开放一次,为了惟一的一次开放,自我保护是合乎植物生长规律的;说花瓣越多的花,花骨朵越大,也越硬实,是一瓣包一瓣,一层包一层的结果,所以越大越硬的花骨朵,开放的过程越给人以特别紧张的印象,比如大丽花、牡丹、菊花,都是一天几瓣开成花儿的;说若将人与花儿比,人太幸运了,花儿不管开好开坏,只能开一次,人这一朵花,一生却可以开放许多次。前一两次开得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刘老师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家贫,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是一边放猪一边自学才考上中学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联系到人,他听出,教诲开始了,却没太反感,因为刘老师那样的教诲,他此前从未听到过。
刘老师话题一转,说星期一要到他所在的班级去讲一讲怎样写好作文。 他小声说,自己已经决定不上学了。
老师问:“能不能为老师再上一天学?明天是星期六,你可以不到学校去,你在家写作文吧,关于喇叭花的。如果家长问你为什么不上学,你就说在家写作文是老师交给你的任务。” 他听到刘老师的妻子轻声说:“你不可以这样……” 他听到刘老师说:“可以。”
刘老师说:“我星期一第三节课到你们班级去,我希望你第二节课前把作文交给我,老师需要有一篇作文可分析、可点评。”
老师那么诚恳地请求一名学生,不管怎样,学生都是难以拒绝的啊! 他从没那么认真地写过一篇作文。
星期一,他鼓足勇气迈进了学校的门,在上第一节课前,他就将作文交给了刘老师。 他为作文起了个很好的题目——《花儿与少年》。
他写到了人生中的几次开放——刚诞生,发出第一声啼哭是开放;牙牙学语是开放;上小学,成为学生的第一天是开放;每一年顺利升级是开放;获得第一张奖状更是心花怒放的时刻……
他写道:“每一朵花骨朵
都是想要开放的,每一个小学生都
是有荣誉感的。如果一个学生像开不成花朵的花骨朵,那么,给他一点儿表扬吧,对于他,那就等于水分和阳光呀!”
老师读他这篇作文时,教室里异乎寻常地肃静……
后来,他考上了中学。再后来,考上了大学。再后来,成为大学教授,教古典诗词,讲起词语与花儿,一往情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他是我的友人,一个温良宽厚之人。 他那位刘老师,成为了我心目中的马卡连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