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2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3/A4型题 3. A1/A2型题

A.精神自动症综合征 B.类妄想性幻想综合征 C.幻觉一妄想综合征

D.病理性嫉妒综合征E.Capgras综合征

1. 患者诉肚子里有一个别人的声音,将他的想法大声的念出来,感觉自己被他人控制,不由自主,称头脑里会涌现很多想法,不是自己的,像是外界的力量强行塞人的。此症状为

正确答案:A

2. 一位住院患者对医生说来探视她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是一位极其像她母亲的人,或是一个冒充她母亲的骗子。此症状是

正确答案:E

A.精神症单纯型 B.精神症偏执型 C.精神症青春型

D.精神症未分化型E.精神症残留型

3. 青少年起病,逐渐加重的孤僻离群,被动退缩,话少,很少与亲友交流,对情绪刺激缺乏相应的反应。

正确答案:A

4. 精神症患者,2年病期,坚持药物治疗,偶有疑心重,比如走在街上怀疑有人在议论他。余未见异常。

正确答案:E

5. 急性起病,言语凌乱,喜怒无常,傻笑,行为幼稚。

正确答案:C

患者女,19岁,学生。因“亚急起凭空闻人语、疑人害、兴奋夸大、精力旺盛1月余”于2008年7月23日入院。患者诉1月前独自在家时听见同学们议论她很坏;感觉有人在谋害她,并被跟踪、监视;同时表现兴奋、半夜里学习,觉自己思维反应像火箭,能力无限大,可以统治宇宙。既往体健,家族史:其外婆有精神病史,具体表现不详。

6. 患者目前诊断考虑 A.精神症 B.双相情感障碍 C.躁狂症

D.情感性精神障碍E.样精神病

正确答案:D

7. 对于该患者的药物治疗,首选 A.抗精神病药

B.抗精神病药+锂盐 C.碳酸锂

D.抗抑郁药物E.苯二氮卓类药物

正确答案:B

患者女,30岁。首次出现心情不好,疑人议论,凭空闻声3个月。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说她长得丑,曾凭空听到过有声音说她工作能力不行,爱出风头,不好好工作等,从未出现过兴奋话多等表现。

8. 此患者无下列哪个症状 A.情绪低落 B.牵连观念 C.评论性幻听

D.真性幻听E.被害妄想

正确答案:E

解析: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该患者有情绪低落,牵连观念(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说她长得丑),有过评论性幻听(有声音说她工作能力不行,爱出风头,不好好工作),该幻听的内容是耳朵听到,来源于外部空间,为真性幻听,

但尚无被害妄想,因此答案为E。

9.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症 B.抑郁症

C.情感性精神病

D.反应性精神病E.双相情感障碍

正确答案:B

解析:该患者有情绪低落,评论性幻听,但该幻听为一过性,幻听内容与心境相协调,还存在牵连观念,牵连观念并非只出现在精神症患者中,在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出现,但它与精神症患者的牵连观念所不同的是抑郁症患者觉得别人在议论她,但实际上还是知道这是自己多心的缘故,而精神症患者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综合以上信息,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抑郁症,而精神症的证据不足,亦没有证据诊断为情感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和双相情感障碍。

10. 此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 A.抗抑郁药 B.抗精神病药 C.碳酸锂

D.抗抑郁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E.电休克治疗

正确答案:D

解析:该患者有抑郁情绪,也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最佳治疗方案为抗抑郁药物合并使用中、小剂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11. 患者不安心住院,在入院后的第4天晚上在病房将体温计摔碎,用碎片割腕,此时最佳的治疗措施是

A.加大抗抑郁药剂量 B.加大抗精神病药剂量 C.加大碳酸锂剂量

D.加大抗抑郁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剂量E.电休克治疗

正确答案:E

解析:自杀是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要严防自杀,而为了减少患者再次自杀的风险,此时的最佳的治疗措施则是电休克治疗,能尽快缓解患者的自杀意念。

患者女,20岁。反复出现情绪不稳定2年半。患者在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定,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下降,话少,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悲观,失眠,不愿与人交往,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增加,活动增多,自我感觉很好,思维灵敏,比平时更善言辞,与别人相处时更合群,过分乐观,睡眠需要减少,上述情况反复出现,心境完全正常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

12. 对患者现有症状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有轻躁狂发作和中度抑郁发作 B.有躁狂发作和轻性抑郁发作 C.有躁狂发作和中度抑郁发作

D.只有轻躁狂发作,无轻性抑郁或中度抑郁发作E.有轻躁狂发作和轻性抑郁发作

正确答案:E

解析:该患者在抑郁周期出现的症状达不到中度或重度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只能算轻性抑郁,而在情感高涨周期出现的症状也达不到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但达到了轻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所以正确答案为E。

13.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境恶劣 B.环性心境障碍

C.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D.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E.双相情感障碍混合性发作

正确答案:B 解析:该患者心境不稳定已有2年半时间,在此期间反复出现若干轻性抑郁和轻躁狂的周期,中间只有1个月左右的间歇期,但没有任何一种抑郁或躁狂的表现其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足以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中度或重度)的标准。这符合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环性心境障碍在抑郁周期中的症状主要为:精力下降或活动减少、失眠、自信心不足、集中注意困难、社会退缩,言谈比平日少,对前途悲观或悔恨过去;在轻躁狂周期中的症状主要为精力和活动增加、自我评价过高、思维敏捷、比平日合群、更善言辞、兴趣增加和过分乐观等。由于患者的躁狂或抑郁没有达到诊断标准,所以不能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或混合性发作。而恶劣心境是反复出现抑郁心境,没有轻躁狂发作期,而且抑郁心境很少或不足以符合轻度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显然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不符合心境恶劣的临床表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14. 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 A.心境稳定剂 B.心理治疗

C.心境稳定剂和心理治疗

D.心境稳定剂和新型抗精神病药E.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

正确答案:C

解析:该患者考虑为环性心境障碍,对于这类病的治疗,目前是以心境稳定剂及心理治疗为主,无须使用抗抑郁药,因为该病自然可以由轻性躁狂转向轻性抑郁,又转向躁狂,如果在轻性抑郁时使用抗抑郁药可能会诱发躁狂发作,所以不能使用,而心境稳定剂则可以起到稳定患者的情绪,不会诱发躁狂发作或快速

循环发作,加上心理治疗,让患者认识疾病的特点,在不同周期调整自己的情绪。也没有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指征,所以对于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是心境稳定剂和心理治疗。

15. 关于精神症的流行病学研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终生患病率约为1%

B.60%的患者起病于15~55岁

C.男性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10~25岁 D.女性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25~35岁E.精神症患者较普通人群平均寿命缩短约8~16年

正确答案:B

解析:研究发现,90%的精神症起病于15~55岁。

16. 精神药物达治疗量1周后,治疗效应不明显时 A.马上停药 B.继续加大剂量 C.合用其他药物

D.继续观察E.换用他类药物

正确答案:D 解析: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控制精神症的精神症状。首次发病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力求系统和充分,以求得到较深的临床缓解。一般急性期需系统的药物治疗6~8周后进入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急性期药物治疗剂量因人而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速度因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和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异。一般在10天左右加至治疗量。多数患者在治疗量4~6周内可控制急性期精神症症状。

17. 关于抑郁发作时的精神病性症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出现幻觉与妄想,内容与抑郁心境协调 B.可出现与抑郁状态不协调的妄想,如被害妄想 C.可出现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或灾难妄想等

D.可出现嘲弄性或谴责性的幻听E.妄想的内容多荒谬离奇,甚至可出现原发性妄想

正确答案:E

解析:抑郁发作时可以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妄想或幻觉。内容与抑郁状态协调的称为与心境相协调的妄想,如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躯体疾病或灾难妄想、嘲弄性或谴责性的幻听;而出现内容与抑郁状态不协调的称为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如被害或自我援引妄想,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这些妄想一般不具有精神症妄想的特征,如原发性、荒谬性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E。

18. 有关心境障碍的混合发作是指

A.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出现 B.既往有抑郁发作,本次为躁狂发作 C.既往有躁狂发作,本次为抑郁发作

D.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E.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之间的快速转换

正确答案:D 解析:混合性发作是在躁狂发作的同时伴有抑郁症状。躁狂和抑郁两类症状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交替出现。ICD—10中所描述的混合性发作的标准为:①发作以轻躁狂、躁狂和抑郁症状的混合或迅速交替(即在数小时内)为特点。②在至少2周发作期间内,躁狂和抑郁两种症状在多数时间都必须突出。③既往至少有过一次确定无疑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性情感发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9. 患者女,30岁,已婚,教师。10个月前行诊断性刮宫,术后有阴道出血。当听到同事说有癌症的可能时,感到紧张、心慌、气促。之后反复出现紧张、烦躁、坐立不安、心悸、气急、怕疯、怕死。既往史、家族史、体查、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病前性格多疑多虑、易急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强迫症 B.恐惧症 C.焦虑症

D.疑病症E.心因性精神障碍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患者表现有精神性焦虑症状,如紧张、烦躁、怕疯、怕死等;还有躯体性焦虑症状,如心慌、气促、坐立不安、气急等症状。且患者病前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担心患癌症,病前有性格基础。而且患者虽然表现有躯体症状,但躯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所以考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焦虑症。

20. 皮质性痴呆不包括 A.阿尔茨海默病 B.克一雅病 C.匹克病

D.路易体痴呆E.帕金森痴呆

正确答案:E

解析:痴呆按病变累及部位的不同,分为皮质性痴呆和皮质下痴呆,前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克一雅病;后者主要损害皮质下、基底节、丘脑和脑干等,如帕金森痴呆,亨廷顿病,Wilson病。

21. 以下不是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患者的临床表现的是 A.近记忆障碍

B.常有时间定向障碍,计算能力减退,思维迟缓 C.可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

D.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E.经常忘记自己的姓名和年龄

正确答案:E

22. 下列表现对诊断物质依赖没有帮助的是 A.耐受性增加 B.渴求

C.冲动性使用物质

D.带来严重不良后果E.戒断症状

正确答案:D

解析:依赖的特征性表现包括耐受性增加,渴求,冲动性使用物质,戒断症状等,物质滥用的概念强调使用物质带来的不良后果。

23. 一位57岁的具有慢性酒精中毒病史的男子存在酒精有关的遗忘障碍,该病由下列哪个脑区损害所致

A.脑干和额叶

B.海马、穹隆和乳头体 C.丘脑物扣带回 D.尾壳核E.小脑

正确答案:B

解析:酒精引起的遗忘综合征(Korsakoff综合征)与海马、穹隆和乳头体的损害有关。这些结构的损害被认为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脑干和额叶、丘脑及扣带回、尾壳核还有小脑不是相关的脑区。

24. 患者男,32岁。自小固执、学习不好就找老师的原因,不爱和别人交往,总爱猜疑别人,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对侮辱和伤害总耿耿于怀。最可能的诊断是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边缘型人格障碍 C.强迫型人格障碍

D.样人格障碍E.回避型人格障碍

正确答案:A

解析:此患者猜疑,好斗,容易长久的记恨,自我评价过高,顽固的维护自己的利益,符合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25. 下列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精神发育迟滞可以通过病因治疗而控制 B.可应用促脑细胞功能发育的药物

C.可针对其合并存在的其他精神障碍予以相应的治疗

D.特殊的教育和训练越早越好E.应做好预防工作如婚前检查、孕期保健、儿童保健等

正确答案:A 解析:只有部分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进行病因治疗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地方性克汀病等,且只有尽早开始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26. 下列关于抽动症病因的假说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存在性别差异 B.多巴胺活动过度或受体超敏

C.部分患儿存在器质性因素如左侧基底节过小

D.应激等社会心理因素E.大脑局部区域的异常放电

正确答案:E

27. 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认为,使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重要治疗因素是 A.医生通情达理

B.患者有强烈的求助要求 C.明确的治疗目标

D.医患关系E.集中的治疗时间

正确答案:D

28. 一位中年妇女因车祸丧偶,内心十分痛苦。她来到心理门诊,向心理医生倾诉了遭遇和苦闷。心理医生很耐心地倾听了患者的叙述,深表同情和理解,并给予劝慰和适当的应答。结果患者在倾吐感受后情绪有所平静。这位医生所给予患者的一般心理治疗称为

A.疏泄 B.鼓励 C.支持

D.聆听E.解释

正确答案:A

29. 关于精神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在肝脏代谢,导致极性增强而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在肾脏等排泄 B.因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和种族差异,也受到某些合用药物的影响,故使用时应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药物问的相互作用

C.精神药物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放弃哺乳

D.精神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采用一日1~2次的给药方式即可E.儿童代谢旺盛,所需药物剂量应比成人高

正确答案:E

30.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 A.视物模糊

B.体位性低血压 C.性功能障碍

D.意识模糊E.体重增加

正确答案:D 解析:三环类抗抑郁药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镇静、诱发癫痫、药源性意识模糊或谵妄、诱发睡前幻觉等。

31.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与阻断哪种受体有关

A.H1受体 B.M受体

C.5一HT1A受体

D.α1受体E.GABA受体

正确答案:B

解析:抗精神病药有多个受体阻断作用,如5一HT1A受体、D2、α1、M1和H1受体等。阻断5一HT1A受体可以产生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阻断肾上腺素能α1受体,可产生镇静作用以及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性功能减退、射精延迟等副作用。阻断胆碱能M1,可产生多种抗胆碱能副作用,如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记忆障碍等。阻断H1受体,可产生镇静作用和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