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岷江洪水

岷江洪水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1月 水利水电快报 EWRHI 第23卷第2期 1.; ~ 文章编号:1006—0081(2002)02-0029 ̄03 ~ 一 一 ~ 岷 江 洪 水 肖夭国 ,赵坤云 (1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文水资源处;2.长江水利委员会江务局,湖北武汉43O010) 摘要:岷江特大洪水很客易造成成都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同时会增大长江干流宜宾以下城镇的洪水灾 害。分析岷汪洪水发生和组合遭遇情况,是沿岸城镇防洪的基础: 主题词:暴雨洪水;洪水特性;洪水调查;岷江 中圈分类号:TV122 1 文献标识码:B 岷江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岷山 南麓,在宜宾市台江门}[人长江。干流全长790 1Ⅱn,流域面 积13.6万k 。多年平均径流量868亿m]。 响有限。波川以下地区基本属鹿头山暴雨区。如果鹿头山暴 雨区发生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时,波川 上相应时间也出现较 大降雨,易形成岷江上游的恶劣洪水。其特点是峰高量小.历 时短、涨落快。上游特大洪水,在进人中游后未与中游洪水发 岷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的时间与暴雨相 应,洪水发生的地区、量级与暴雨密切相关。 生遭遇时,仅对中游的上段有影响,且在通过中游过程中,平 l暴雨 原水网的较大调蓄作用,了洪峰流量措程增加,使其逐渐 演变成一般洪水。倒如1964年7月20~22日,鹿头山暴雨 区出现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渔子溪、寿溪、白沙河一带.最大 24 h暴雨量渔子溪228.4irgn,寿溪273.5 n'a'n,白沙河 岷江流域的暴雨主要由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抬升形成和 印度洋暖湿气流南进阻塞形成。暴雨最早出现在4月,主要 集中在6~9月,其中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6月下旬~8月中 旬。一次暴雨历时3~5 d。受地形、地势、天气等因素影响, 19"1.9眦l,同时波川以上较大范围内普降日雨量40~50 Tr蚰 的大雨,形成上游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紫坪铺站洪峰流量 5 480 /s)o到中游下段时只为一般洪水(彭山站洪峰流量7 720 /s)。 暴雨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属于高原地区的干流源头及大渡河 源头暴雨稀少雨量小,最大24 h暴雨量基本在舯0 rcml3,;下, 多年平均暴雨出现时问0.1 d以下。鹿头山、青衣江暴雨区 2.2中游洪水 中游(都江堰市~乐山市)洪水大致可分为除大渡河外干 支流( 下简称干流) 青衣江、大渡河(不包括青衣江,下同) 三部分洪水。 干流洪水中,周边支流或上游发生特大洪水,而干流洪水 较小时,仅在支流或局部范围造成灾害,经平原水网调蓄影 响,逐渐演变为一般洪水。大多情况是平原地区发生大暴雨 时,周边小支流和上游下段部分地区同时出现暴雨或大雨。 干、支流组台洪水往往形成乐山以上干流大洪水或特大洪水。 如1980年6月28日,邛崃、大邑、蒲江、新津等市县24 h降雨 量超过50 rⅢ1,29日邛崃、大邑 蒲江又分别出现188 0 rmn、 内,暴雨活动频繁,暴雨中心最大24 h暴雨量常超过2OO rr蚰, 其中千佛岩站实测最大24 h暴雨量达565 0irgn(1938年7 月),暴雨中心多年平均暴雨出现时间7 d以上。 2洪水 2.1上游洪水 岷江上游(河源~都江堰市)洪水,大致可分为两段。汶 川 上地区的雨强、雨量均较小,且发生时间多与汶JlI以下地 f区暴雨出现时间不相应,洪水不容易发生遭遇,对溲川以下影 收稿日期:2001—11-20 作者简介:肖天国,男,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水资源处,工程师 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1月 水利水电快报EWRHI 第23卷第2期 152 4 n吼、162.8 rt3/i3的大暴雨。29日干流洪水与属青衣江 暴雨区的西河(马家磨站l 400 )、南河f回龙镇站6 000 2.3下游洪水 岷江下游(乐山市 下)集水面积较小,河道较长(154 kin),大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下游主要支流茫溪河、马边河、 越溪河等,固集水面积小(占流域面积的9% 下),即使出现 /s)等支流洪水遭遇后,加 上游洪水【紫坪铺站洪峰流量1 900 /s),组成新津邓公场60 a未遇的特大洪水(洪峰流量8 710 m ^)。又如1948年8月,中游平原地区和周边小支流范 围同时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千、支流洪水发生遭遇后,加 上上游来水(紫坪铺站洪峰流量1 270 m3/s),组成中游下段干 流超百年特大洪水(平羌峡站洪峰流量达19 900 /2)。 青衣江流域位于青衣江暴雨区内.一次暴雨可笼罩全流 域。暴雨中一kI"常出现在中、下游的雅安至夹江之间,尤以蛾眉 山西北麓的周公河、花氍河出现最多。青衣江流域大、小支流 特大洪水,也只能造成本支流局部地区洪灾,对下游干流大洪 水的增大作用较小。在岷江下游河段中,河道时宽时窄,特别 是五通桥以下,水面最宽处达2 850 m,晟窄处不足300 m,调 蓄能力强,中游进人本河段的特大洪水,其洪峰流量往往是沿 程减少。例如调查的1917、1931、1936年历史洪水和实测的 1955年、1961年最大洪水,下游高场站的洪峰流量均小于上 游五通桥站洪峰流量。 众多,洪水汇集快,易形成大洪水。上游(飞仙关以卜)集水面 积占流域面积65%,洪水的洪量如1934年上游多营坪站洪峰 流量10 500 m3/s,相当于踟a一遇洪水,在下游河段已成为 一3岷江洪水对长江上游干流洪水影响分析 分析依据站为高场站(距河H26 7 hn,控制面积13 54万 ,般性大洪水。中下游雅安以下区问的大洪水.未与上游大 洪水发生遭遇时,只能为部分支流大洪水。如周公河1q77年 占全流域面积的99 6%),干流控制站为李庄站(汇口下 特大洪水和花溪河1979年特大洪水.均未在于流上形成大洪 水。上游大洪水与雅安 下洪水发生遭遇时.容易形成中下 游特大洪水。如1917年,上游的天全、宝兴、鱼溪等三支同时 涨水,在多营坪站洪峰流量8 750 m3/s,与中下游洪水发生遭 游15 5 krn)。资料系列为1951~1998年实测洪水资料和历 史洪水调查资料。年最大时段洪量中,高场站与车庄站重叠 时间(考虑了传播时间)一半以上视作以岷江为主。 遇后,形成千佛岩站以下河段超百年一遇白句特大洪水t千佛岩 站洪峰流量招700 /s)。 大渡河上游(石棉以上)暴雨较中、下游小,特别是绰斯甲 以上雨量更小,但由于河道长、支流多、集水面积大(占流域面 据历史文献考证和实地反复调查、复核,高场站1763年 以来发生大于1961年洪水的历史洪水有1917、1931、1936年, 李庄站历史洪水有1520、1905、1917年=岷江的1931、1936年 历史洪水.在李庄站只为一般性大供水;1917年特大洪水,高 场站洪峰流量51 000 /s,考证期为187~238 a一遇。李庄 站推算的洪峰流量为56 300 /s,主要为岷江洪水,考证期为 30—40 a一遇: 积86%),上游洪水的大小仍对整个河流洪水的大小起着决 定性作用。上游洪水特点是涨落比较缓慢,峰型肥胖,历时较 长(一般7~8 d)。上游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在进入中、下游后, 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中、下游加入的水量较小时,仍为大洪 水或较大洪水。如1904年上游产生大面积和长历时的大暴 雨(或大雨),在石棉站形成首位特大洪水(洪峰流量8 150 m高场站控制面积占李庄站控制面积21.2%,金沙江屏山 站控制面积占李庄站控制面积75 9%,在李庄站的48 a年最 大1 d洪量中, 岷江为主的年份为24 a,占50%。高场站相 应时问内多年平均洪量占李庄站年最大1 d洪量的权重为 46 5%,均超过金沙江。随着时段的增长,以岷江为主的年份 和时段洪量的权重逐步递减,金沙江则反之。 3^)。中、下游区间来水虽不大.至下漪福禄镇时仍为1904 年以来第三大洪水(洪峰流量8 630 /s)。二是与中、下游的 大洪水发生遭遇时.容易形成特大洪水。如1939年洪水,石 棉站为该站1904年以来次大洪水(洪峰流量6 8呻 /s),与 中、下游洪水发生遭遇后,形成了下游首位特大洪水。中 F 游区间出现的洪水特点是陡涨陡落,峰高量小,峰型尖瘦,过 4结论 岷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受暴雨强度、暴雨量、地区分 程线呈多峰型,历时较短(约3 d):中、下辨区间出现的特尢 洪水,当上游来水较小时,只在部分支流下游形成特大洪水, 干流上多为较大洪水。当中、下游区间的大洪水与上游大洪 水发生遭遇时,容易组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如1955年,中、 下游区间发生了特大洪水,在上游石棉站洪峰拼e量5 310 m3/ 布等因素影响,洪水出现地区、洪水组成等情况复杂多变: 上游洪水,是中、下游洪水的基础。特大洪水主要出现在 汶川以下,主要对上游的下段、中游的上段部分地区形成灾 害。 岷江特大洪水主要产生于中游。岷江流域受洪水威胁最 大的是中游平原地区。青表江是岷江支流中每年洪水出现次 数最多、量级最大的支流,与干流及大渡河在乐山市形成三 S的基础上,形成了福禄镇1904年以来的次大洪水: 中游干流、青表江、大疲河出现的特大洪水,在互不发生 遭遇的情况下,进人下游的仅为大洪水或一般洪水。如干流 平羌蛱站1948年出现的19 900 tn'/s,当其中有两部分或三部 分的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发生遭遇时,可组合成F游大洪水 或特大洪水,其洪水特点是峰高量大,多复式峰,洪峰持续时 问0 5 d左右 足。一江的特大洪水,只给本河道两岸造成灾害,三江或 其中两江大洪水与特大洪水发生遭遇后.可形成下游河段特 太洪水。 特大洪水的峰和短期洪量对形成千流洪水作用明显.随 着时段的增长,作用逐渐减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