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进展的趣味性。
2、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进展,大胆想象并进展简洁的仿编、续编诗歌。
3、幼儿积极参加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欢乐。
4、激发了幼儿对蒲公英奇怪心和探究欲望。 5、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叙述图片内容。 活动预备:
1、幼儿名字贴于胸前 2、课件PPT
3、诗歌图谱(表情卡)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播放课件:小姐姐、小弟弟观赏春天的美景,带幼儿进入诗歌情境。 二、根本局部
(一)课件播放,引导幼儿在情节进展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飘来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师以奇怪的口气引发幼儿关注,激起猜想欲望。
咦,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惊奇,你猜这小小的会是什么?(教师用手示意)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及感知猜测。(教师用孩子的答复,结合诗歌句子模式整理:ⅩⅩ说:那是ⅩⅩ。) (3)播放语音课件,引用诗歌中的句子猜想。 这小小的还会飘的毕竟会是什么呢?(丰富词汇:飘)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来猜猜了。(课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丰富好听的词:会飞的、英勇,记上标志)
(4)幼儿尝试仿照用确定、自信的语气学说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想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觉得自己的猜想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时候说话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谁来说说看。(分男女幼儿角色表演。) (5)仿编诗歌:(ⅩⅩ说:那是怎样的ⅩⅩ)
那这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猜猜看,你认为这小小的还会飘的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也用句子:(ⅩⅩ说:那是ⅩⅩ)自信的来说一说。 2、播放课件,完整观赏诗歌,提问并展现诗歌图谱帮忙幼儿理解诗
歌内容。
(1) 远远飘来的这朵小小的白云其实是什么呀?(引用诗句答复,对啊,近了、近了,呵,原来是一朵小小的蒲公英。) (2) 小姐姐猜那是什么? (3) 小弟弟猜那是什么?
(4) 刚开头大家都还不知道这白白的还会飘的东西是什么,现在最终知道答案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丰富词汇:近了、近了;呵。引导孩子用快乐、欢乐的感情来朗读)
(5) 幼儿尝试说一说:英勇的小伞兵、会飞的蘑菇与蒲公英相像之处,加深幼儿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三、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演诗歌。
1、播放课件,引领幼儿梳理诗歌情节进展,为有感情的表演做铺设。 2、多美的诗歌,多美的风景呀,要不我们也和小姐姐和小弟弟一起到草地上来表演一下这首好听的诗歌吧。
(1) 播放课件,梳理情感:不过,今日的诗歌就像在讲故事,所以我们在表演时也要留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 (2)播放背景音乐完整表演诗歌一次。 (3)播放背景音乐表演仿编的诗歌一次。
四、观赏课件“会飞的蒲公英”,感受蒲公英种子飞行传播种子的特别性。
1、谁知道,蒲公英为什么要在天空中飘吗?(观看课件) 2.、小结:原来,蒲公英在天空飘是为了传播种子,不过她传播种子的方式很特殊,风一吹轻轻的、柔柔的蒲公英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把种子传播到各地。
3、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动作仿照蒲公英轻柔的飘。(为续编诗歌做铺设)
五、随情节进展续编诗歌。
1、设置悬疑,引发幼儿思索:蒲公英除了飘到草地上还会飘向哪呢?都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
2、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简短的话来说一说。 3、借助图片,幼儿再次续编。 六、完毕局部 嬉戏“查找蒲公英”
又起风了,轻轻柔柔的蒲公英又飘起来了,这一次它会飘向哪呢?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再找找看吧! 附:诗歌 蒲 公 英
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 小姐姐说:
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
小弟弟说:
那是一个英勇的小伞兵。
近了,近了, 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天真漂亮的意境,感受春天的漂亮。 2、熟识旋律,用美丽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3、通过熟悉蒲公英,唱蒲公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制造美。
4、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孩子的心灵。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楚,并能大胆的在集风光前演唱。 6、尝试仿编歌词,愿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重难点:
用美丽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体会歌曲天真的性质,感受春天的漂亮。 活动预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 2、蒲公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过渡语:春姑娘带来了春雨,让种子们发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种子渐渐地长大,变成了一朵得意美丽的花,是什么花?(教师出示蒲公英) 关键提问:
蒲公英花是什么样子的?吹一吹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蒲公英花被风一吹就像打着小伞一样飞起来。
过度语:蒲公英被风吹起了以后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爱它,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二、观赏歌曲
1、幼儿完整观赏一遍。 关键提问:
听完以后,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欢快的还是美丽的?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小结:这是一首很美丽的歌曲,听了以后觉得很舒适很快乐。 过度语:这么好听的歌曲,究竟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2、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春风吹来,蒲公英往哪里飞?(往前飞飞)
蒲公英飞的时候像什么?(小伞)打着小伞去干什么?(去旅行)
谁在后边追?(小朋友)
教师依据歌词总结演唱,并出示图谱,幼儿尝试跟唱。
过度语:听完歌曲你们觉得美不美啊,那么美的歌曲,我们唱得也要美一点。 关键提问:
被春风吹了的小伞,飞起来是渐渐的,还是快快的?(渐渐的) 小结:被风吹后,蒲公英的小伞是渐渐飞向远方,所以在唱飞-飞-的时候要慢一点柔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 关键提问:
小朋友在后面追,越追越近还是越追越远?
小结:小朋友越追越远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就似乎小朋友越来越远快看不见了一样。我们一起试试看。 3、完整演唱
幼儿跟唱歌曲,要求声音美丽,能做适当的轻响处理。 分组演唱,妹妹一组,弟弟一组。 三、表演
请几个幼儿围城一个圈,跟着教师做动作,其他幼儿在座位上演唱。 活动延长:
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野外观赏蒲公英。亲身感受与他们零距离接触。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唱歌、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非常明白,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非常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拟简单。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欢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似乎很难,多通过活动培育他们相互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能说出动物简洁的花纹特征 重点难点: 能说出动物花纹特征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了解一些 小动物的花纹特征 物质预备:教学大书,宝宝用书,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请宝宝说一说动物的名称,引起宝宝兴趣。 --引导宝宝关注并知道有的动物有花纹,有的动物没有花纹。 二、逐一出示老虎、斑马、豹子的”图片,请宝宝观看动物的花纹是什么。
--说说动物花纹的不同,提问引导宝宝关注花纹特征,如条纹和斑点。
三、出示教学大书,请宝宝猜想动物并熟识花纹。 --引导宝宝说说洞洞里看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 --请宝宝分别猜猜洞里是哪个动物,并翻开遮盖局部看一看。 四、共同阅读宝宝用书,引导宝宝熟识并说说老虎、斑马、豹子的花纹特征。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难度,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们来说,存在着难度偏高的缺乏。大局部孩子们对太平洋、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等概念不太熟识,因此教师重点关注让孩子们倾听、熟识、了解上面,不强求肯定要说出它们的名称。
高潮环节,教师出示卡通版“中国地图、五星红旗”,孩子们还是对此表示感兴趣,对地图中消失的“葡萄、四川大熊猫”等地域性特产略微有点了解,此时再顺势萌发孩子们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比拟相宜、有效。
2.延长与拓展环节,教师将苏州、相城区的一些闻名风景、特产让孩子们来认一认、说一说,这个环节孩子们感觉“有话可说”,叽叽喳喳地挺不下来,说明该教学环节获得了孩子们的共鸣,让孩子们来介绍自己熟识的东西,更能因势利导地萌发孩子们的“我爱家乡、我爱蠡口”的美妙社会情感。
【故事《蒲公英旅行记》】
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看到这个生疏的地方,蒲公英大声说:“我要回家。”月亮出来了,弯弯的像只小船。仙女说:“我用月亮船送你回家,你的家在哪儿?”
蒲公英快乐地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脉,那儿有最长的城墙,那儿有最宽的广场。”仙女说:“我明白了。”她带着蒲公英乘上了疾驰的月亮船。
一会儿,仙女指着一片大海说:“瞧,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叫太平洋。”一会儿,仙女又说:“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叫喜马拉雅山;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我们叫它万里长城。”仙女说:“蒲公英呀蒲公英,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你到家了。孩子,记住,你的家就在中国。”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看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2、学会精确、完整地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忙别人。
3、学会倾听同伴的叙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大胆地参加争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进展求异思维。 教学预备:
1、教学挂图:《小蚂蚁和蒲公英》。
2、电脑、音乐光碟。 3、幼儿用书。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故事《小蚂蚁和蒲公英》内容,通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忙别人。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演示法、情感体验法、叙述法等。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随音乐做小蚂蚁律动进场,找位置坐好
教师在电脑上出示小蚂蚁和蒲公英的图片,引出活动内容。在引出故事内容前先帮忙幼儿熟悉蒲公英,通过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 1、“这是什么?(蒲公英)你会用它做什么?”幼儿自由答复。 2、“这是什么?(小蚂蚁)假如小蚂蚁发觉了蒲公英,他会用蒲公英做什么呢?”幼儿自由交谈,引出主题。
3、“小朋友们刚刚说了那么多,那小蚂蚁遇到蒲公英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引导幼儿观看,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忙幼儿感知、理解画面内容。通过直观图片进展边观看边提问,帮忙幼儿地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出示图1并提问:
a、图上有什么? b、小蚂蚁在干什么? c、你猜猜它在想什么? 2、教师出示图2并提问: a、发生了什么特殊开心的事?
b、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中小蚂蚁的表情,知道小蚂蚁很欢乐。
3、教师出示图3并提问: a、小蚂蚁飞呀飞,发觉了谁? b、小蝴蝶为什么哭? c、小蚂蚁做了什么? 4、教师出示图4并提问: a、小蚂蚁为什么要这么做? b、小蝴蝶心里有什么感受?小蝴蝶。 c、小蝴蝶一边飞一边在想些什么?
三、请幼儿看图自由叙述,教师帮忙幼儿学会根据肯定的挨次观看图片并叙述。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图片自由叙述,进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
1、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挨次从第一幅图开头看。 师: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应当怎么看?
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伴相互沟通,看图叙述故事。
3、教师留意倾听幼儿叙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绽开,帮忙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4、教师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的叙述四幅图的内容。 师:我们能不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
引导幼儿按挨次进展叙述,教师留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幻想、在蓝天上自由的飞行等。
四、幼儿自己看小书,尝试完整、连贯地叙述四幅图的内容。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小书,自己讲故事。
1、请幼儿看小书自由叙述,与旁边的同伴相互沟通,看图叙述故事。 2、请个别小朋友按挨次叙述,教师留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幻想,在蓝天上自由地飞行等。
3、教师留意倾听幼儿叙述时是否能根据画面内容绽开,帮忙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4、讲评并小结。
五、引发争论与想象,拓展幼儿的阅历。在争论活动中深入情感的延长,让幼儿体会相互帮忙的欢乐。 1、“你们喜爱小蚂蚁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蒲公英使小蚂蚁实现了会飞的幻想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看图叙述,加强幼儿语言表达力量。但是由于我们所在的幼儿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我在引导局部出示蒲公英的图片,提问幼儿,没有一个幼儿能答复出来。可能她们有些见过这些图片,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知道她们语言表达方面有缺欠,所以先完整的叙述故事一遍再提问她们,她们才能参加到活动来。再发书给她们认真观看画面,后来有个别幼儿能看图讲出故事内容。所以我以后上课要多让她们有说的时机,敢于表现。这就是我这节课的反思。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5 1、活动目标:
1、初步熟识和感受乐曲旋律,能按教师的提示表演舞蹈。 2、依据已有阅历,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协作,友好沟通。能亲切,轻柔的接触舞伴。 2、活动预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
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状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
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形状和播种形式,并且能看懂简洁的舞蹈图谱。 3、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
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请一名幼儿将盒子翻开,拿出蒲公英。 二、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4、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让创编的幼儿在教师哼唱曲调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带着全体幼儿练习。
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 8、教师朗读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师依据幼儿反响,将幼儿最喜爱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完毕。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美丽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怀、帮忙
别人的人,才能生存、进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育幼儿的口语表达力量。 活动预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 树叶 小船 一条大青虫 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爱小蚂蚁吗?
2、今日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观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叙述故事。 叙述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和谁?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叙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谢小蚂蚁? 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 8)这个故事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争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
4)你能把你们之间相互帮忙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 5)你们得到别人帮忙高不快乐?
6)你们帮忙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5、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怀、帮忙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忙,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处处布满爱。 (三)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1、教师介绍。
1)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
2)我来当蒲公英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当大青虫,请其他小朋友当一
群得意的小蚂蚁。
3)每个小蚂蚁都要根据故事里的情节自己创编动作表演出来,看谁演得最好!最终每个小蚂蚁只拿一把小伞飞走。 2、幼儿进展表演,初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活动延长:
在日常生活中进展随机教育,发觉幼儿中有关怀他人的事迹,要加以表扬。并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做小雷锋”的活动,鼓励幼儿主动关怀帮忙他人和集体。
附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在小河的对岸住着一群得意的小蚂蚁。一天,小蚂蚁们爬到树叶小船上玩,一阵大风吹过来,把树叶小船吹到了河中。树叶小船载着小蚂蚁们飘来飘去,他们好不简单才爬上了岸。
野地里长着一棵蒲公英,翠绿的叶子,淡黄的花朵,漂亮极了。夜里,她听到四周传来哭声,认真一看,是十几只又冷又饿的小蚂蚁。蒲公英呼唤小蚂蚁来到身边,她用叶子为他们搭起小房子,用奶一般的叶汁喂饱他们,哄他们睡觉。天亮了,小蚂蚁们愉快地喊:“感谢您救了我们,蒲公英妈妈。”蒲公英妈妈笑莹莹地说,“我会想方法送你们回家的。”它们在蒲公英的叶子下快乐地生活着。
一天,小蚂蚁们听到了蒲公英妈妈的叫声,他们看到有条大青虫正在咬她的叶子呢。小蚂蚁们向大青虫发起进攻。大青虫又痒又疼,掉下来死
去了。蒲公英妈妈感动极了。
蒲公英妈妈的黄花谢了,长出了雪白的绒球。她告知小蚂蚁们:“这就是我的娃娃们。你们赶快爬上绒球,一人抱住一把小伞。”小蚂蚁们赶忙爬了上去。这时一阵大风刮来,小伞带着蚂蚁飞呀飞呀,又飞到了小河对面,飞到了它们自己的家。
小伞在小蚂蚁的家园里生根发芽,这下小蚂蚁和蒲公英可以永久在一起了。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春天来了”情境中,熟识歌曲旋律,有表情地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预备:
(认知预备)《春天》歌曲、了解春天风光的特点。 (材料预备)媒体、音乐磁带。 重点难点:
熟识歌词、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 春天来了 1、复习歌曲《春天》
2、歌表演春天“春天真美呀!让我们用动作把漂亮的春天表演出来
吧。”
二、 蒲公英 1、 猜猜谜语
“春天除了有迎春花、樱花,还有一种花儿可好玩了,是什么?来猜一猜。”(音乐伴奏播放)
谜语:小小伞兵穿白衣,风儿一吹去旅行,飞到东、飞到西,开出朵朵小黄花。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进一步熟悉蒲公英,ppt)。 小结:小小白色蒲公英,是开在春天的花。” 2、 听听歌曲
“蒲公英究竟长在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看一看。“(ppt) 小结:小小白色蒲公英,长在大树旁。
“蒲公英种子宝宝,快到树妈妈身边来吧。”(律动,进一步熟识旋律) “这么多蒲公英长在大树旁,会把谁给引来了呢?一起去看看”(幼儿猜测、ppt)
小结:蒲公英你观察吗?蜜蜂嗡嗡唱。 “蜜蜂发出嗡嗡的声音会在说些什么呢?”
小结:可能是在说有花蜜了来采蜜、可能是说春天可真漂亮呀,还可能是说蒲公英呀真漂亮。 3、学唱歌曲
“这么漂亮的蒲公英,被一个得意的小朋友观察了,她可要来唱一唱。” 提问:你听见她唱了什么?
小结:小朋友唱的就是我们观察了事情呀。小小白色蒲公英,长在大树旁。蒲公英你观察吗?蜜蜂嗡嗡唱。蒲公英呀真漂亮,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小蒲公英,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吧。” 三、 活动延长
音乐区角中连续稳固学习。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孩子能够宁静地观赏故事,对故事情节感兴趣。
2、在理解故事时孩子能够初步了解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和最宽的广场。
3、鼓舞孩子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活动预备:
1、一本自制故事书“蒲公英旅行记”。 2、一跟长绳。 活动过程: 1、观赏故事:
教师用手偶表演故事《蒲公英旅行记》 2、理解故事: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忙孩子理解故事情节。 (1)师:蒲公英的家在哪?
(2)师:都有哪些地方?(在幼儿叙述的同时,教师请孩子一一找出书中对应图案)
(3)教师小结:蒲公英的家在中国,有最高的山脉、有最长的城墙和最宽的广场。 3、互动嬉戏:
教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孩子嬉戏,在活动中稳固故事中的学问点。 (1)师:我们都是小小的蒲公英,一起去旅行。(坐上绳子做的月亮船)
(2)教师引导幼儿用手中简洁的绳子,相互合作,组合变化图形。 4、谈话延长
教师总结:蒲公英的家和我们的家都在中国,告知孩子关于国庆的学问。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熟悉蒲公英的形状和生长过程,学会演唱歌曲《蒲公英》,并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蒲公英。
2、把握嬉戏规章,喜爱和同伴一起嬉戏。 活动预备: 蒲公英、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提问:你熟悉这种植物吗?你能说说它的样子吗? 2、看ppt,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提问:蒲公英是怎么长大的? 3、教师吹蒲公英
提问:发生了什么变化?蒲公英像什么? 4、请幼儿学学蒲公英的动作 二、学唱歌曲
1、我们今日学一首好听的歌曲,唱的就是蒲公英。 2、教师弹唱一遍让幼儿感受节奏。 3、教师清唱一遍让幼儿感受歌词。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4、我们一起来唱好吗? 5、跟着音乐扮演蒲公英。
三、嬉戏:蒲公英
1、我们一起来玩玩蒲公英的嬉戏吧。
2、玩法:幼儿围成圈坐,边唱歌边拍手,请两名幼儿扮演蒲公英在圈外“飞”,唱到“去旅行”时,蒲公英立即拍打一位靠近自己的朋友并快速奔驰,被拍到的朋友马上追赶,追上了交换角色。 3、和幼儿一起稳固嬉戏规章。 4、进展嬉戏。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根本局部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进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3.增进参加环境布置的兴趣和力量,体验胜利的欢乐。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的力量,并能依据所观看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沟通。 活动预备
报纸、纸、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水桶、擦手湿巾。 活动过程
1.嬉戏“团报纸团”,将报纸团成团备用。
2.将调好的颜料放于调色盘中备用,幼儿用报纸团蘸取黄色颜料,。依据构图需要拓印出蒲公英的花蕊,每一个新花蕊需从新蘸取颜料。
3.依据构思主题(蒲公英)的形状特征,用报纸团蘸取白色颜料在黄色颜料外围拓印。
4.用水粉笔添画枝叶、添画细节和情节,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肯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