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kpm课设模型计算书1

pkpm课设模型计算书1

来源:华佗小知识
pkpm课设模型计算书1

课设模型计算书

项⽬编号: No.1项⽬名称: 办公楼设计项⽬计算⼈: 陈浩然专业负责⼈: 陈浩然校核⼈: 陈浩然⽇期: 2020-06-27九江学院⽬录

⼀. 设计依据 (4)⼆. 计算软件信息 (4)三. 结构模型概况 (4)1. 系统总信息 (4)2. 楼层信息 (12)3. 各层等效尺⼨ (13)4. 层塔属性 (14)四. ⼯况和组合 (14)1. ⼯况设定 (14)2. ⼯况信息 (15)

3. 构件内⼒基本组合系数 (15)五. 质量信息 (16)1. 结构质量分布 (16)2. 各层刚⼼、偏⼼率信息 (18)六. 荷载信息 (18)1. 风荷载信息 (18)七. ⽴⾯规则性 (20)1. 楼层侧向剪切刚度 (20)2. 各楼层受剪承载⼒ (20)⼋. 变形验算 (21)

1. 普通结构楼层位移指标统计 (21)2. 普通结构楼层位移指标统计(强刚) (27)九. 舒适度验算 (30)1. 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 (30)⼗. 抗倾覆和稳定验算 (30)1. 抗倾覆验算 (30)⼗⼀. 超筋超限信息 (31)1. 超筋超限信息汇总 (31)⼗⼆. 指标汇总 (31)

1. 指标汇总信息 (31)

⼗三. 结构分析及设计结果简图 (32)1. 结构平⾯简图 (32)2. 荷载简图 (34)3. 配筋简图 (37)4. 边缘构件简图 (40)5. 柱、墙轴压⽐简图 (41)⼗四. 抗震分析及调整 (42)1. 结构周期及振型⽅向 (42)2. 结构周期及振型⽅向(强刚) (42)

3. 各地震⽅向参与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 (43)4. 偶然偏⼼信息 (43)⼀. 设计依据

本⼯程按照如下规范、规程进⾏设计:1. 《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 《⼈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6. 《⾼层建筑混凝⼟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 《⾼层民⽤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8. 《钢管混凝⼟结构设计与施⼯规程》(CECS 28-2012)9. 《混凝⼟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17)10. 《钢板剪⼒墙技术规程》(JGJ/T 380-2015)

1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12.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标准》(GB50068-2018)⼆. 计算软件信息

本⼯程计算软件为SATWE V5.1.1版。计算⽇期为2020年6⽉27⽇18时8分52秒。三. 结构模型概况1. 系统总信息(⼀)总信息:

⽔平⼒与整体坐标夹⾓(度)0.00混凝⼟容重(kN/m3)25.00钢材容重(kN/m3)78.00

裙房层数0转换层所在层号0嵌固端所在层号1地上部分层数3地下室层数0

墙元细分最⼤控制长度(m) 1.00弹性板细分最⼤控制长度(m) 1.00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是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是⾼位转换结构等效侧向刚度⽐计算传统⽅法墙倾覆⼒矩计算⽅法考虑墙的所有内⼒贡献考虑梁板顶⾯对齐否

构件偏⼼⽅式传统移动节点⽅式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结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模拟施⼯加载 3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平风荷载地震作⽤计算信息计算⽔平地震作⽤结构所在地区全国

规定⽔平⼒的确定⽅式楼层剪⼒差⽅法(规范⽅法)墙梁转杆单元,当跨⾼⽐>=0.00框架梁转壳元,当跨⾼⽐<0.00扣除构件重叠质量和重量否

全楼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仅整体指标采⽤整体计算考虑楼梯刚度考虑楼梯模型壳单元

采⽤指定的刚重⽐计算模型否墙柱刚度折减系数 1.00⾃动计算现浇楼板⾃重否

弹性板按有限元⽅式进⾏⾯外设计否(⼆)风荷载信息:地⾯粗糙度类别B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0.35X向结构基本周期(秒)0.30Y向结构基本周期(秒)0.30

风荷载作⽤下结构的阻尼⽐(%) 5.00

承载⼒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系数 1.00⽤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kN/m2)0.25⽤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 2.00考虑顺风向风振影响是考虑横风向风振影响否考虑扭转风振影响否⽔平风体型系数:体型分段数1第⼀段:最⾼层号3X向体型系数 1.30Y向体型系数 1.30

设缝多塔背风⾯体型系数0.50(三)地震信息:设防地震分组第⼀组设防烈度6(0.05g)场地类别III类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砼框架抗震等级 2 ⼆级剪⼒墙抗震等级 3 三级钢框架抗震等级 3 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不改变悬挑梁默认取框梁抗震等级否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符号否

降低嵌固端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否部分框⽀剪⼒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墙抗震等级⾃动提⾼⼀级是

程序⾃动考虑最不利⽔平地震作⽤否考虑双向地震作⽤否考虑偶然偏⼼是

考虑偶然偏⼼的⽅式相对于边长的偶然偏⼼X向相对偶然偏⼼0.05Y向相对偶然偏⼼0.05

重⼒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0.50周期折减系数 1.00特征周期(秒)0.45

⽔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值0.0400⽤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值0.2800结构阻尼⽐选取⽅法全楼统⼀结构的阻尼⽐(%) 5.00特征值分析参数:分析类型⼦空间迭代法计算振型个数9

斜交抗侧⼒构件⽅向附加地震数0同时考虑相应⾓度的风荷载是是否采⽤⾃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否指定的隔震层个数0阻尼⽐确定⽅法强制解耦最⼤附加阻尼⽐0.50

迭代确定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否(四)活荷信息:

楼⾯活荷载折减⽅式传统⽅式柱、墙设计时活荷载不折减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计算截⾯以上层数折减系数1 1.002-30.854-50.706-80.659-200.6020层以上0.55

梁楼⾯活荷载折减设置从属⾯积超过50m2时,折减系数为0.9梁活荷不利布置的最⾼层号3墙、柱设计时消防车荷载折减梁设计时消防车荷载折减

考虑结构使⽤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0(五)⼆阶效应:

结构内⼒分析⽅法⼀阶弹性设计⽅法⼆阶效应计算⽅法不考虑柱长度系数置1.0否

考虑柱、⽀撑侧向失稳否考虑结构整体缺陷否考虑结构构件缺陷否传施⼯步荷载否(六)调整信息:

梁活荷载内⼒放⼤系数 1.00梁扭矩折减系数0.40托墙梁刚度放⼤系数 1.00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

梁端弯矩调幅⽅法通过竖向构件判断调幅梁⽀座地震作⽤下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60风荷载作⽤下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1.00梁刚度放⼤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是梁刚度放⼤系数按主梁计算否剪重⽐调整调整扭转效应是否明显否

弱轴⽅向动位移⽐例(0-1)0.00强轴⽅向动位移⽐例(0-1)0.00薄弱层调整:

按刚度⽐判断薄弱层的⽅式按抗规和⾼规从严判断受剪承载⼒突变形成的薄弱层⾃动进⾏调整否

指定的薄弱层个数0

薄弱层地震内⼒放⼤系数 1.25地震作⽤调整:

全楼地震作⽤放⼤系数 1.00⼆道防线调整:

考虑双向地震时内⼒调整⽅式先考虑双向地震再调整0.2V0分段调整⽅法规范⽅法alpha0.20beta 1.50调整分段数0调整系数上限 2.00

调整与框⽀柱相连的梁的内⼒否框⽀柱调整系数上限 5.00

采⽤SAUSAGE-Design计算的连梁刚度折

减系数否

计算地震位移时不考虑连梁刚度折减否钢管束墙混凝⼟刚度折减系数 1.00转换结构构件(三、四级)的⽔平地震作⽤效应放⼤系数 1.00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梁端简化为刚域否柱端简化为刚域否(七)设计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交叉斜筋箍筋与对⾓斜筋强度⽐ 1.00钢构件截⾯净⽑⾯积⽐0.85梁按压弯计算的最⼩轴压⽐0.15梁按拉弯计算的最⼩轴拉⽐0.15钢梁宽厚⽐等级S4钢柱宽厚⽐等级S4

钢构件材料强度执⾏《⾼钢规》JGJ99-2015是

长细⽐、宽厚⽐执⾏《⾼钢规》第7.3.9条和7.4.1条否

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是

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限值按照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否

构造边缘构件竖向配筋最⼩值提⾼0.001Ac是

轴压⽐⼩于《抗规》6.4.5条时设置为构造边缘构件是

按排架柱考虑柱⼆阶效应否

框架梁弯矩按简⽀梁控制主梁、次梁均执⾏此条主梁进⾏简⽀梁控制的处理⽅法分段计算梁保护层厚度(mm)20.00柱保护层厚度(mm)20.00钢柱计算长度系数:X向:有侧移Y向:有侧移⾃动考虑有⽆侧移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按单偏压计算柱双偏压配筋⽅式普通⽅式

柱剪跨⽐计算原则简化⽅式(H/2h0)简化⽅式(H/2h0)否

墙柱配筋采⽤考虑翼缘共同⼯作的设计⽅法否

圆钢管混凝⼟构件设计执⾏规范⾼规(JGJ 3-2010)

⽅钢管混凝⼟构件设计执⾏规范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2016)型钢混凝⼟构件设计执⾏规范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2016)

异形柱设计执⾏规范混凝⼟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17)

钢结构设计执⾏规范《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执⾏《装配式剪⼒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003-2013否

执⾏《建筑结构可靠性统⼀设计标准》是按《建筑与市政⼯程抗震通⽤规范》试设计否箍筋间距:

梁箍筋间距(mm)100.00柱箍筋间距(mm)100.00墙⽔平分布筋间距(mm)200.00柱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1.15墙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1.15(⼋)配筋信息:钢筋级别:

梁主筋级别HRB400[360]梁箍筋级别HRB400[360]柱主筋级别HRB400[360]柱箍筋级别HRB400[360]墙主筋级别HRB400[360]墙⽔平分布筋级别HPB300[270]墙竖向分布筋级别HPB300[270]边缘构件箍筋级别HPB300[270]板主筋级别HRB400[360]墙分布筋配筋率: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0墙最⼩⽔平分布筋配筋率(%)0.00HRB500轴⼼受压强度取400N/mm2是

(九)荷载组合:地震与风同时组合否

考虑竖向地震为主的组合否普通风与特殊风同时进⾏组合否

屋⾯活荷载、雪荷载和风荷载组合原则屋⾯活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同时进⾏组合温度作⽤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的组合值系数0.00

砼构件温度效应折减系数0.30

⽔平地震作⽤分项系数γEh(主控) 1.30⽔平地震作⽤分项系数γEh(⾮主控)0.50荷载组合⽅式采⽤默认组合(⼗)地下室信息:

室外地⾯与结构最底部的⾼差(单位m)0.00x向⼟层⽔平抗⼒系数的⽐例系数(m值)3.00y向⼟层⽔平抗⼒系数的⽐例系数(m值)3.00x向地⾯处回填⼟刚度折减系数0.00y向地⾯处回填⼟刚度折减系数0.00地下室外墙侧⽔⼟压⼒参数:回填⼟天然容重(kN/m3)18.00室外地坪标⾼(m)-0.35回填⼟侧压⼒系数0.50地下⽔位标⾼(m)-20.00回填⼟饱和容重(kN/m2)25.00室外地⾯附加荷载(kN/m2)0.00⽔⼟侧压计算⽔⼟分算⽔压⼒年限调整系数 1.00⼈防设计信息:⼈防地下室总层数0

⾯外设计⽅法有限元⽅法竖向配筋⽅式纯弯外墙纵筋保护层厚度(mm)35.00内墙纵筋保护层厚度(mm)35.00(⼗⼀)性能设计:

按照⾼规⽅法进⾏性能设计不考虑(⼗⼆)⾼级参数:计算软件信息位线性⽅程组解法Pardiso

地震作⽤分析⽅法总刚分析⽅法位移输出⽅式简化输出⽣成传给基础的刚度否⽀撑临界⾓(度)20.00

位移指标统计时考虑斜柱(仅限⼩于“⽀撑临界⾓”的斜柱)否

按框架梁建模的连梁混凝⼟等级默认同墙否⼆道防线调整时,调整与框架柱相连的框架梁端弯矩、剪⼒是

采⽤⾃定义位移指标统计节点范围否薄弱层地震内⼒调整时不放⼤构件轴⼒放⼤剪切刚度计算时考虑柱刚域影响否短肢墙判断时考虑相连墙肢厚度影响否刚重⽐验算考虑填充墙刚度影响否剪⼒墙端柱的⾯外剪⼒统计到框架部分否执⾏《混凝⼟规范》9.2.6.1否执⾏《混凝⼟规范》11.3.7否采⽤⾃定义范围统计指标否(⼗三)其他重要参数:主控⾃由度总数16562. 楼层信息表3-1 构件材料

表3-2 梁柱板钢筋强度及保护层厚度

注: 保护层厚度单位为mm

表中为钢筋强度设计值,选择中、⼤震不屈服设计时,程序⾃动采⽤材料强度标准值进⾏计算。表3-3 墙钢筋强度

表中为钢筋强度设计值,选择中、⼤震不屈服设计时,程序⾃动采⽤材料强度标准值进⾏计算。

表3-4 墙分布筋配筋率

图3-1 全楼构件材料简图3. 各层等效尺⼨

表3-5 各层等效尺⼨(单位:m,m^2)

4. 层塔属性表3-6 楼层属性表

四. ⼯况和组合1. ⼯况设定表4-1 ⼯况设定

2. ⼯况信息

表4-2 永久荷载信息

表4-3 可变荷载信息

表4-4 地震作⽤信息

⼯况名称分项系数(主控)分项系数(⾮主控)⽔平地震 1.300.503. 构件内⼒基本组合系数

DL: 恒荷载LL: 活荷载WL: 风荷载EH: ⽔平地震表4-5 ⼯况组合原则编号组合

1 1.30*DL 1.50*LL2 1.00*DL 1.50*LL3 1.30*DL 1.50*WL4 1.30*DL -1.50*WL5 1.00*DL 1.50*WL6 1.00*DL -1.50*WL7 1.30*DL 1.50*LL 0.90*WL8 1.30*DL 1.50*LL -0.90*WL

五. 质量信息1. 结构质量分布

根据《⾼规》3.5.6条的规定,楼层质量沿⾼度宜均匀分布,楼层质量不宜⼤于相邻下部楼层的1.5倍。结构全部楼层满⾜规范要求。

表5-1 质量分布

恒载产⽣的总质量 (t): 2109.101活载产⽣的总质量 (t): 147.604结构的总质量 (t): 2256.705

恒载产⽣的总质量包括结构⾃重和外加恒载

结构总质量包括恒载、活载产⽣的质量和附加质量以及⾃定义⼯况荷载产⽣的质量

活载产⽣的总质量、⾃定义⼯况荷载产⽣的总质量和结构的总质量是活载折减后的结果(1t = 1000kg)

图5-1 恒载,活载,层质量分布曲线

图5-2 质量⽐分布曲线2. 各层刚⼼、偏⼼率信息

Xstif、Ystif(m): 刚⼼的 X,Y 坐标值Alf(Degree): 层刚性主轴的⽅向Eex、Eey: X,Y ⽅向的偏⼼率表5-2 各层刚⼼、偏⼼率信息

六. 荷载信息1. 风荷载信息风压单位: kN/m2迎风⾯积单位: m2

本层风荷、楼层剪⼒单位:kN楼层弯矩单位: kN.m表6-1 X向顺风向风荷载信息

表6-2 Y向顺风向风荷载信息

图6-1 顺风向楼层剪⼒简图

图6-2 顺风向楼层弯矩简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