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第3章勾股定理
一、填空题
1.在三角形ABC中,AB=AC=4,P是BC上异于BC的一点,求AP的平方+BP乘以PC=_______ 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12,BC=5,则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为_______.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若AB=4 cm,AD=3 cm,CD=12 cm,BC=13 cm,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
4.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直角边长为1,以它斜边上的高AD为腰,作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再以所作的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的斜边上的高AF为腰,作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FG„„以此类推,这样所作的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
5.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
6.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a,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
7.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a)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b)是由图(a)放人长方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E,F,G,H,I都在长方形KLMJ的边上,则长方形KLMJ的面积为_______
8.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B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边BC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边BC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边AB、AD上移动,则点A'在边BC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如图是连江新华都超市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小马虎从点A到点C共走了12 m,电梯上升的高度h为6m,经小马虎测量AB=2 m,则BE=_______.
9.如图,P是正△ABC内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则点P与P'之间的距离为PP'=_______,∠APB=_______度. 10.如图,正方形ABDE、CDFI、EFGH的面积分别为25、9、16,△AEH、△BDC、△GFI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_______.
二、选择题
1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在△ABC中,若∠B=∠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在△ABC中,若a=(b+c) (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C.在△ABC中,若∠A:∠B:∠C=3:4: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在△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12.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x,那么以x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13
B.5 D.4
2
2
C.13或5
13.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 cm,则斜边长为( ). A.30 cm C.90 cm
B.80 cm D.120 cm
14.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C是等边三角形,∠ADC=30°,AD=3,BD=5,则CD的长为( ). A.32
B.4
C.25
D.4.5
第15题 15.如图,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黑、白两个甲壳虫同时从点A出发,以相
第14题 同的速度分别沿棱向前爬行,黑甲壳虫爬行的路线是AA1→A1D1→„„,白甲壳虫爬行的路线是AB→BB1→„„,并且都遵循如下规则:所爬行的第n+2与第n条棱所在的直线必须是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其中n是正整数).那么当黑、白两个甲壳虫各爬行完第2013条棱分别停止在所到的正方体顶点处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 A.0 B.1 三、解答题
16.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CD,∠ACD=∠ADC. 求证:AB+AC>BC2CD2;
(2)如图(2),在△ABC中,AB上的高为CD,试判断(AC+BC)与AB+4CD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
2
2
C.2 D.3
17.观察下列各式,你有什么发现?
3=4+5,5=12+13,7=24+25,9=40+41,„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规律蕴涵其中呢?请你结合有关知识进行研究.若132=a+b,则a,b的值可能是多少?
18.如图是用硬纸板做成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和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请你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 (2)证明勾股定理.
2
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