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性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
一、 主题来源: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货的季节。到处瓜果飘香,红的石榴、黄的橘子、紫的葡萄、金 黄的柿子 ......................... 散落在秋天的山林、果园,吸引着孩子们去品尝。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沉 甸甸的稻穗在农田里压弯了腰,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滚圆的番薯在地里等着人们去挖掘。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树叶们不约而同地换上了彩色的装束,微微泛黄的柳条、红红的枫 叶、黄黄的银杏,装点着秋天的大地。在幼儿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中,激发兴趣,感知“秋 天真美好”。
二、 主题目标:
1. 了解粮食的种类、果实生长的不同部位,种植粮食的基本过程以及粮食与人类的关 系,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2. 了解农民伯伯种粮的辛苦,体验劳动和收获的快乐,懂的爱惜粮食。
3. 欣赏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感受作品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学习用多种方式 进行艺术表现,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
三、主题网络设计:
四、活动方案
(一)教育活动:瓜的一家 活动目标:
1. 认识几种常见的瓜,知道瓜由柄、蒂、皮、肉、瓤、籽组成。
2. 通过观察比较、品尝等活动,了解瓜的不同外形特征及不同口味和吃法。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
2. 南瓜、冬瓜、黄瓜、木瓜、丝瓜、苦瓜、香瓜、哈密瓜等实物和图片若干(最好实 物)。 3. 蒸熟的南瓜饼及各种瓜果制作而成的干果若干;西瓜。 4. 贴有“菜场”和“水果店”的塑料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 .认识各种瓜。
瓜的一家有许多成员,请大家先说说自己知道或吃过哪些瓜(随着幼儿的回答教师逐 一出示实物或图片)
说说这是什么瓜
结合《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12〜13页“瓜的一家”上的图片,请幼儿认一认、 说一说。
2. 比较瓜的异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述。
(1 ) 出示南瓜、冬瓜、黄瓜、木瓜、丝瓜、苦瓜、香瓜、哈密瓜,观察比较外形特 征。 提问:看看这些瓜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颜色有什么不一样摸一摸,这些瓜的皮是怎样 的(冬瓜,滑滑的,表面有层细毛;南瓜,很粗糙,感觉有一个个坑;丝瓜,有点粗糙, 有明显的纹路;黄瓜,很粗糙,有小刺,小刺掉了以后有颗粒;哈密瓜,有点粗糙,有纹 路)
(2) 你在这些瓜的身上还看到什么(柄、蒂)柄、蒂有什么不一样 (3) 切开瓜,观察并比较瓜的内部特征。
提问:看看瓜的里面有什么瓜肉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摸摸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闻一 闻,有什么不同的气味舌头舔一舔,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找出这些瓜的瓜瓤,看看、摸摸有什么不一样
找出这些瓜的瓜籽,比一比这些瓜籽的颜色、大小、形状有什么不一样你吃过哪些瓜 籽味道怎么样
(4) 小结瓜的特征:这些瓜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有柄、蒂、皮、肉、瓤、籽。 3. 谈谈瓜的吃法。
你知道这些瓜的吃法吗你们家是怎么吃的(生吃、炒着吃、煮着吃、腌着吃、榨汁吃 等) 4. 游戏“送瓜”。
(1) 幼儿分组将桌子上的蔬菜和水果的实物(或卡片)分成两堆,将属于蔬菜的瓜 送去“菜场”,将属于水果的瓜送去“水果店”。
(2) 讨论送瓜过程中的问题。
(3) 引发“交集”。如西红柿、黄瓜既是蔬菜又可以当水果。
活动延伸: 师生共同将收集的各种瓜果贴上名称标签,陈列在自然脚中,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进 一步了解各种瓜果的特征。将活动中剖开的瓜放在自然脚中,让幼儿观察每种瓜的柄蒂、 瓜皮、瓜肉、瓜瓤、瓜籽。
(二)教育活动:秋天多么美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演唱第一段。 2. 学习用短促的声音表现歌曲跳音部分。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 以游戏方式,前置副歌学习,掌握跳音的唱法。
(1)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游戏,我来做老公公,你们做小猴子,我做什么,小孩 子也要跟着学做。
(2) 教师合着副歌部分的旋律做动作,当唱“来来来来”时做拍腿动作,当唱“秋 天多么美”时做张臂拥抱动作。幼儿边听音乐边跟着教师做动作。
(3) 欣赏后提问:你发现这段音乐有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听出跳音) (4) 教师边唱边做,幼儿也跟着边唱边做。重点学习跳音部分。 (5) 教师做动作,幼儿唱歌词。 2. 学习演唱第一段歌曲。
(1)学习第一段歌词。“秋天什么地方美呢我们一起听听。”教师一边唱一边画歌词 图谱,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师生一起看图学习跟念歌词。 (3)幼儿看图学习跟念歌词。
(4)幼儿学唱第一段歌词(从和着音乐感受旋律;到边听音乐旋律边心里默唱;然后 听着音乐旋律放声学唱歌曲;最后教师范唱幼儿唱错的地方,让幼儿在比较中唱准旋律)
3. 完整演唱第一段歌曲。
(1)利用师幼对唱的方式(教师范唱第一段,幼儿唱副歌部分或幼儿唱第一段,师生 跟唱后面副歌部分)演唱歌曲。
(2)慢慢撕去图片,完整演唱歌曲数遍。 活动延伸:
请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美好。 (三)教育活动:金色的玉米棒 活动目标:
1. 乐意猜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 通过排图,感受故事中语词的变化,学习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挂图20号;《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小朋友的书•美工》;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 在猜猜、想想、听听中,初步感知理解故事情节。
(1) 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至“它送给小刺猬两个胡萝卜。” 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进程,让幼儿猜想:小松鼠、松鸡、小刺猬向小兔子去借玉米棒, 小兔子会借吗为什么
听故事验证。(通过猜想——验证。引发幼儿的认识冲突,以为兔子是一只小气的兔 子,为后来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 讲述第二段故事至“大家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冬天。” 春天小兔子做什么了它是怎么做的
(3) 讲述故事最后一句。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玉米棒,猜猜是为什么 2. 幼儿排图,感受故事中不同段落语词的变化。
(1) 布置排图任务。什么时候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是怎么向小兔子去借玉米棒 的小兔子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把故事用图片排出来。
(幼儿把《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 33页的画面剪成小图卡,放在《小朋友的书•秋 天多美好》第8〜9页上进行排图)
(2) 教师讲述从“冬天”到“它送给小刺猬两个胡萝卜” 感受故事中用不同的语词描述冬天。
(3) 再次听故事自我纠正排图顺序。
3. 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分析感知小兔子的形象。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兔子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现在明白小兔子为什么要藏起玉米棒了,你明白了吗 4. 故事表演。 部分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其余幼儿与教师一起讲故事。
活动延伸: 表演区中投放故事角色头饰、录音机,方便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五、设计思路及
,幼儿欣赏并排图。幼 儿
主题评述: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稻穗在农田里压弯了腰,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滚圆 的番薯在地里等着人们去挖掘。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树叶们不约而同地换上了彩色的装 束,微微泛黄的柳条、红红的枫叶、黄黄的银杏,装点着秋天的大地。在幼儿跟大自然亲 密接触中,激发兴趣,感知“秋天真美好”。
创设一个与幼儿情感态度、已有经验相契合的情景,应带着幼儿一起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 触中感知粮食和瓜的多样与丰富;体验粮食和瓜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分享粮食、瓜 的神奇生长过程。为幼儿创设自由表达个表现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 对粮食、瓜果的认识,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