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综合性学习(基础积累)
一、综合性学习
1.(2022·宁波)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各题。
下面是“以和为贵”探究组创作的一首小诗,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以和为贵 小时候
父母会认真叮zhǔ 跟邻居要好好相处 以和为贵 长大后
老师会谆谆教huì 跟同学要团结友爱 以和为贵 再以后
大自然在反复告诫
跟万物要和xié 共处 应该以和为贵 现在啊
华夏文明在殷切期望 国家不在大小,互尊互信 还是要以和为贵
【答案】嘱;诲;谐
【解析】【分析】叮zhǔ(嘱);
谆谆教huì(诲); 和xié(谐)。
故答案为:嘱 ;诲;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要在平时多积累,注意区别比较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等等。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定能取得正确读写。
2.(2022·宁波)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请依据颁奖词,从
备选对联中选出最适合宁宁家庭的一副对联( )
1 / 16
[颁奖词]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全家行动,用奉献诠释和美;疫情紧急,义无反顾,医者仁心,用行动践行和美;千里驰援,守望相助,三代和睦,用家风传承和美。 [备选对联]
A.义方教子勤为德 大志兴家寿乃康 B.移山岂笑愚公拙 填海当知精卫专 C.白衣逆行担道义 薪火相传远家声 D.风雨有情洁宇宙 人间重爱育桃李
【答案】C
【解析】【分析】 A.“勤为德”“寿乃康”说的是个人,和祝寿有关,不符合宁宁家庭;
B.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说的是坚韧不拔,颁奖词强调的是奉献,主题不一致; C.适合;
D.“育桃李”说的是培养学生,颁奖词没体现这一方面。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3.(2022·湖州)截至2022年4月8日,湖州已开出四批共计28辆“共富班车”。现请你和同学们坐
上优教共享、党群创富、村游富农等“共富班车”,开始学习活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任务。
湖州正在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的大路上阔步前行,急切呼唤青年敢闯“①”、勇当“②”、能破“③”,在创新中zhàn④放智慧的光芒。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打造“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为湖州营造了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环境,bì⑤将让广大青年在湖州这片“创新蓝海”中⑥,大有可为,在新时代的考验中书写创新答卷。 (摘自《湖州在线》,略有删节)
(1)为空白处①②③分别选择合适的词语。 A天花板 B无人区 C探路者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根据语境,为空白处⑥选择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获至宝
【答案】(1)①B;②C;③A
2 / 16
B.如履薄冰 C.如鱼得水
(2)④绽;⑤必 (3)C
【解析】【分析】(1)天花板:一座建筑物室内顶部表面的地方。也可指到顶了,程度非常高,几乎
不能被超越。 无人区:长期空置的土地或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探路者:开拓新的道路的人。 ①:结合前面的“敢闯”可确定后面的宾语“无人区”正确,故答案为:B; ②:结合前面的“勇当”可确定后面的宾语“探路者”正确,故答案为:C; ③:结合前面的“能破”可确定后面的宾语“天花板”正确,故答案为:A; (2) 绽(zhan)放:开放。 必(bi)将:一定会。 故答案为:④绽;⑤必
(3) A.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B.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C.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也比喻有所依靠。结合句中“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环境”“大有可为\"等,可知青年们应该是“如鱼得水”; 故答案为: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要根据语境进行,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词语的意思,更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做这种题要在平时多积累,反复巩固,积少成多,最终熟能生巧。
(3)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选用能力。要在平时多积累,多巩固,具体作答时多从色彩、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分析作答。
4.(2022·杭州)[览活动序言]班级举行“我是中国人”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笔走龙蛇的汉字,你是否认识?浩如烟海的典jí( ),你读过多少?诸子百家,经千载磨砺,.仍字字珠玑,熠熠生辉;唐诗宋词,任寒来shǔ( )往,犹气韵生动,声声入耳。中华文化,哺育.心灵成长,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典jí( ) (2)寒来shǔ( ) (AzǎiBzài) (3)千载.(4)哺育(AfǔBbǔ) .
【答案】(1)籍
3 / 16
(2)暑 (3)A (4)B
【解析】【分析】(1)典jí(籍)
(2)寒来shǔ(暑)往 (3)千载(zǎi) (4)哺(bǔ)育 故答案为: (1)籍 (2)暑 (3)A (4)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字音字形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5.(2022·杭州)[读先哲经典]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内容。
学《论语》,理解孔子安于贫穷追求精神满足的人生态度一一安贫乐道;读《孟子》,敬仰孟子
在生命与道义不能兼得时的选择—— (成语);“扶摇而上”“鲲鹏展翅”,那是 (人名)笔下的逍遥姿态;“大道之行也, ”,那是《礼记》描述的社会理想。
【答案】舍生取义;庄子(庄周);天下为公
【解析】【分析】 第一空,根据《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知应填写成语“舍生取义”。第二空,“扶摇而上”“鲲鹏展翅”出自《北冥有鱼》一文,作者是庄子。第三空,根据平时对古诗名句的积累,可知应填写“天下为公”。 故答案为:舍生取义;庄子(庄周);天下为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词语选择、文常识记填空和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根据语境去分析和理解,平时要多积累、多巩固。 学习语文不仅仅要学好课文内容,还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平时阅读时,可对课外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强化记忆。
6.(2022·杭州)[明自身责任]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翠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4 / 16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 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 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 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 A.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分析】 通读四个句子,可以看出语段是以设问的形式,指出青年一代应如何走好“我们这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一代人的长征路”。根据②句末的问号,可知这句是提出疑问;再根据②④句中的“想今朝”“忆往昔”,可知④为首句,然后引出②句的疑问;接着①③句针对提问作出回答,根据③句首的“然后”,可知应先是①句,再是③句。据此排序为:④②①③。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2022·温州)开始筹备展览会啦!你可以借助任务后面的资料夹,完成任务。
“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筹备说明
目的 时间 展区 中国区 世界区 体验区 传承稻作文化,弘扬节俭美德 12月8日下午2点 主题 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 丰富多彩的世界稻作文化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式 地点 主题展览 学校展览厅 成果 展板 小视频 米塑 7.◎设计海报。宣传组为展览会设计了如下活动海报,请你参与讨论。
5 / 16
8.◎制作展板。编辑组准备将“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制作成系列展板。请从下面两个阶段中任选一个,借助资料一,以“稻穗”的口吻撰写介绍词。(80字左右)
9.◎确定标语。策划组准备为世界区挑选宣传标语,你会推荐下面哪一条?根据“筹备说明”和资料二,简述理由。
A一片田,一个国家,一种凝聚力。 B五洲四海一粒米,稻作文化万里传。
10.◎邀请嘉宾。外联组准备邀请家长参加体验区的亲子活动,跟着米塑传承人体验米塑工艺。根据要求,借助资料,代表班级给家长写一封邀请函。
要求:①说明活动的背景、意义等相关信息;②12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人名、校名。 11.◎预估效果。以上筹备的内容能否达成展览会目的?根据“筹备说明”,借助资料,发表你的看法。
资料夹
[资料一]
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 时间 10000年前 主要事件 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稻开始被人类种植,稻米成为重要食物。 先民驯化野生稻 意义 6 / 16
7000年—4000年前 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稻米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 中发现大量碳化稻米 后来由于我国南方洪涝灾害严重等原因,稻米的痕迹消失了很久。 使水稻在贫瘠的土地、山地都能播种,梯田也随唐朝时期 方便好用的曲辕犁出现 之出现。南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水稻。 一年可以种两季,稻米产量的增加供养了更多人宋朝时期 优势明显的占城稻出现 口,使中国人口在北宋第一次超过6000万。 20世纪50年代 我国首次培育出矮秆稻 矮秆稻抗倒、耐肥、高产。 袁隆平开始进行杂交水20世纪60年代 稻研究 我国正式启动“超级稻”1996年 研究工作 水稻研究继续发展 我国水稻产量实现第二次大突破,多次打破世界粳稻单产记录。技术还被推广到世界各地。 中国水稻产量不断翻倍。大米也是全世界人们最主要的粮食。 现在的米口感好,味道好,还富含各种营养物21世纪 质。 (选自“人民资讯”,有删改)
[材料二]
◎两千余年前,吴越的部分人民为逃避战乱,渡海到了今日本九州一带,把水稻栽培技术也带了过去。这是日本有稻作栽培之始,从事种稻的人被称为弥生人,稻作所引发的文化,称之为“弥生文化”。
(选自《中国稻作文化史》)
◎在这里(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越南,除了米饭外,还有各种米制食品,如米粥、米酒、米粉和粽子等。水稻生产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在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御耕节”里,人们祭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以期获得好收成。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很多动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环节,如插秧、打谷等。
(选自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在意大利、印度、美国、巴西,甚至在严寒的俄罗斯远东小镇,稻米以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润物无声的感召力,养育了一代代人,塑造出一个个独特而精彩的文化…,……
(选自2021年第21期《新民周刊》)
7 / 16
[资料三]
米塑又称“粉塑”,是温州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据记载,温州捏制米塑的民间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出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米塑以糯米粉为原料,蒸熟后经过揉、搓,使米团变得均匀、细腻,然后加入各种颜料,运用揉、捏、掐、刻、刮、挑、戳、剪、画等手法,塑造出各种人物、花卉、果品、瑞兽等。瑞安民间至今还保留着造房子上梁庆典时的“抛梁”习俗,所用的就是米塑制品,称为“抛梁囡”。
(选自八年级《话说温州》)
【答案】7.稚;秽;稀;香
8.【示例1】唐朝时,人类可厉害啦!他们用智慧让方便好用的曲辕犁闪亮登场,开垦了贫瘠的土地、山地,让我们健康、舒适地生长。大家可喜欢我们啦,越来越多的亲人们在南方安家,家族日益壮大。
【示例2】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袁隆平为了让我们身体更加健壮,家族更加壮大,带领团队攻克难题,改良了我们的基因。我们茁壮成长,创造了世界纪录,成长秘诀还被推广到世界! 9.【示例1】我推荐A。世界区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稻作文化”。很多国家受中国稻作文化影响,继而衍生出自己独特的稻作文化,如日本的“弥生文化”,栗埔素的“御耕节”等,都促进了民族认同感,增强了凝聚力。这条标语十分贴合展区主题,同时用排比句式,具有感染力,能达成宣传目的。
【示例2】我推荐B。世界区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稻作文化”。依据材料内容看,两千余年前,吴越的部分人民把水稻栽培技术带到日本,越南至今还有吃粽子的习俗。这条标语与展区主题十分贴合,体现中国稻作文化对世界饮食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深远影响。同时语句对称整齐,朗朗上口,能达成宣传目的。
10.示例:您好!我们班将举办“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为亲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温州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我们激请了米朔传承人来现场指导。在活动中,您可以和我们一起体验米塑工艺,感受亲子活动的乐趣。现邀请您于12月8日下午2点亲临我校展览厅,参加活动,期待您的光临。
11.【示例1】能。我们这次是举办“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主要目的是“传承稻作文化,弘扬节俭美德”,重在体现人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以及有关衣食住行的风俗。三个展区的系列活动,从展板到视频,再到动手体验,引导参观者感受稻作文化的同时,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此外,海报也突显了“节俭美德”。我认为能较好达成这一目的。
【示例2】不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这次是举办“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主要目的是“传承稻
8 / 16
作文化,弘扬节俭美德”。从三个展区内容来看,更侧重体现人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以及有关衣食住行的风俗。在“弘扬节俭美德”方面,我们只在海报上有所体现,但相关活动还不够,我认为在这一点上还有待改进。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海报的能力。具体而言是考查对汉字偏旁部首的理解和
分析能力,要善于利用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的特点,理解字词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创意写作片段的能力。要求以“稻穗”的口吻撰写介绍词,最好用第一人称来表达,增加点形象感。
(3)本题考查学生挑选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最大的特点是形象性、感染力,判断一则标语拟写的是否好,主要看有无运用修辞手法,人称的选择有无妙处等等。
(4)本题考查学生书写邀请函的能力。邀请函属于应用文体,要考虑收信的对象的年龄、身份、性别、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
(5)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的筹备活动预案的评估和判断能力。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材料与活动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
7.题干指出“种”“秋”“稠”“稚”“称”“秽”等字均含有“禾”这个偏旁,其中“稚”这个字的本义是幼禾。同时需要填其中的哪一个字不雅,觉得不太适合做海报的宣传背景,显然是“秽”字,因为这个字可以组成“污秽”等词语。第三空需要填与“稠”字意思相反的词语,那就是“稀”。至于要寻找带“禾”字,结构是上下结构的可以选填“香”字。 故答案为: 稚;秽;稀;香。
8.题干要求以“稻穗”的口吻撰写介绍词,可供选择的是唐朝时期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需要仔细观察图片,图A 有曲辕犁;材料一有“使水稻在贫瘠的土地、山地都能播种,梯田也随之出现。南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水稻”等内容介绍;图B主要是袁隆平亲自到稻田研究育种的专注图片以及材料一中“我国水稻产量实现第二次大突破,多次打破世界粳稻单产记录。技术还被推广到世界各地”等进行概述。既然是以“稻穗”为口吻,就要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第一人称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有亲切感。
故答案为:【示例1】唐朝时,人类可厉害啦!他们用智慧让方便好用的曲辕犁闪亮登场,开垦了贫瘠的土地、山地,让我们健康、舒适地生长。大家可喜欢我们啦,越来越多的亲人们在南方安家,家族日益壮大。
【示例2】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袁隆平为了让我们身体更加健壮,家族更加壮大,带领团队攻克难题,改良了我们的基因。我们茁壮成长,创造了世界纪录,成长秘诀还被推广到世界!
9 / 16
9.题干以策划组为世界区挑选宣传标语的角色设置情景,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材料,注意语言的形象性,比如有无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无对称结构,是否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注意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1】我推荐A。世界区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稻作文化”。很多国家受中国稻作文化影响,继而衍生出自己独特的稻作文化,如日本的“弥生文化”,栗埔素的“御耕节”等,都促进了民族认同感,增强了凝聚力。这条标语十分贴合展区主题,同时用排比句式,具有感染力,能达成宣传目的。
【示例2】我推荐B。世界区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稻作文化”。依据材料内容看,两千余年前,吴越的部分人民把水稻栽培技术带到日本,越南至今还有吃粽子的习俗。这条标语与展区主题十分贴合,体现中国稻作文化对世界饮食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深远影响。同时语句对称整齐,朗朗上口,能达成宣传目的。
10.题干的情景是亲子活动,主要是跟着米塑传承人体验米塑工艺。邀请的对象是家长,注意交代清楚活动内容,具体参会活动的时间、地点等要素。同时注意对家长,在语言方面要注意得体的表达要求。
故答案为:示例:您好!我们班将举办“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为亲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温州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我们激请了米朔传承人来现场指导。在活动中,您可以和我们一起体验米塑工艺,感受亲子活动的乐趣。现邀请您于12月8日下午2点亲临我校展览厅,参加活动,期待您的光临。
11.题干要求回答以上筹备的内容能否达成展览会目的?首先要参考呈现眼帘的——“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从中可以看出时间、地点;展览布局分区都非常具体。再看开展的形式,无论是展板、小视频还是体验“米塑”都非常具有操作性,给人非常好的体验。至于设计海报、制作展板;拟写活动标题等等,都是具体而微的。当然要围绕材料一二三及图片具体作答。也可以说不能达成目标,但也要有自己的理由。
故答案为:【示例1】能。我们这次是举办“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主要目的是“传承稻作文化,弘扬节俭美德”,重在体现人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以及有关衣食住行的风俗。三个展区的系列活动,从展板到视频,再到动手体验,引导参观者感受稻作文化的同时,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此外,海报也突显了“节俭美德”。我认为能较好达成这一目的。
【示例2】不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这次是举办“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主要目的是“传承稻作文化,弘扬节俭美德”。从三个展区内容来看,更侧重体现人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以及有关衣食住行的风俗。在“弘扬节俭美德”方面,我们只在海报上有所体现,但相
10 / 16
关活动还不够,我认为在这一点上还有待改进。
(2022·舟山)校学生会宣传部准备以“青春·抗疫”为主题进行宣传。请你参与,完成问题。
12.任务一【修改寄语】。宣传部准备出一期主题板报,拟写了一段“青春寄语”。请你参与对寄语的修改讨论。
小嘉:语段中“yán jùn”一词,“jùn”字的部首我有点没把握,你来写一下这个词吧。
你:好的,这个词应该这样写:① 。我还发现“在担当中历炼,在尽责中成长”中有个错别字,应该这样改:
② 。
小舟:我觉得“寄语”中还有不妥之处,最后一个句子感觉读起来不顺畅。
你:是的,这是个病句。把③“ ”和“ ”调换位置,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 13.任务二【运用诗文】。经典古诗文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板报编写组拟专设一个“古诗文·抗疫”栏目,请你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古诗文能慰藉人们心灵。居家隔离时,看到窗外“① ,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自然美景,会让你忘却烦恼忧愁。
古诗文能礼赞抗疫英雄。年轻的“大白”们毅然奔赴抗疫一线,那是
“② , ”(《木兰诗》)的义无反顾;退休的老人们走上街头勇当志愿者,那是“③ , ”(龚自珍《已亥杂诗》)的无私奉献。 古诗文能坚定人们信念。虽然疫情尚未结束,但有党和的坚强领导,一定会“④ , ”(李白《行路难》),迎来胜利的曙光。
14.任务三【解说插图】。为加强防疫宣传,编写组打算给板报配一幅插图,请你推荐下图中的一幅并说明理由。
11 / 16
15.任务四【朗诵寄语】。作为校广播站的播音员,你准备向全校师生朗诵“青春寄语”。请你从重音和语气等角度为开头这句话做朗读设计。
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
【答案】12.严峻;“炼”改为“练“;誓言;铿锵
1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示例1】推荐图A。巧用谐音,倡导人们疫情期间不聚餐,平时使用公筷,文明用餐。 【示例2】推荐图B。图片通过人物隔1米就坐的直观形象的方式,告知人们在公共场合就坐要保持一米距离,突出”一米线”不仅是防疫安全钱·更是公共文明线,向人们宣传疫情期间公共场合社交活动要保持距离。
15.示例:用抒情且略带激昂的语气朗读。“最浪漫”“相国召唤”“正青春”等重读,“最浪漫”可稍微深情,舒缓一些,“正青春“要读得激情昂扬,突出青年听从祖国召唤,有责任担当,渴望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辨析和字形书写。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
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见语病辨析及修改能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2)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属于情境应用型默写,难度比直接填上下句的题型要大,所以要求做到三点:一是熟练背诵,二是能理解文句,三是能准确书写。只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不丢分。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之图文转换的能力。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读:画面组成要素。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4)本题考查朗读设计的能力。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
12 / 16
12.①②两题考查看拼写汉字及字形辨析。根据积累作答。注意书写正确、工整、美观。“yán jùn“写作“严峻”。“历炼”的“炼”错误,应作“练”,历练:经历世事,锻炼。 ③题考查病句修改。“践行誓言的铿锵”语序不当,将“誓言”与“铿锵”调换位置。
13.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关键字的准确书写:①缤,②戎,③泥,④济。
14.本题考查表达能力。认真观察题干中的两幅图,作答时要结合“疫情”背景及图的寓意来分析。言简意赅,表达清晰,言之有理即可。如:A,巧用谐音,倡导人们疫情期间不聚餐,平时使用公筷,文明用餐。
15.一般而言,朗读要注意停顿、语速、重音等技巧。同时还要根据诗歌内容或主题选择合适的语调、语气。
“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这句话抒情色彩浓厚,对“我们正青春”感到有一丝自豪的意味儿,阅读时可采用抒情略带激昂的语气;朗读时那些起重要强调作用的词或短语,一定要重读。如本句中的“最浪漫”“祖国召唤”“正青春”等。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本题中朗读“最浪漫”时可稍作深情状、读的缓慢一些;“正青春”要读的激情昂扬,突出青年听从祖国召唤、有责任担当、渴望报效祖国的情怀。
(2022·绍兴)学校组织了“渐东唐诗之路·绍兴”主题学习,请一起参与。
“东南山水越为首”,绍兴“千岩jìng① 秀、万壑争流”的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他们登临唱和,以诗抒怀,绍兴也因此成为新东唐诗之路的核心段。让我们从镜湖到上虞,溯.曹娥江入剡溪,经沃洲天姥,抵天台石梁,走一走这条自然之路,xīn② 赏江南风光;走一走这条诗歌之路,Iíng③ 听文人心声;走一走这条人文之路,领luè④ 历史韵味! 16.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① ② ③ ④
17.选出下列加点字与片段中“唱和”的“和”读音相同的一项。( ) A.惠风和畅
B.曲高和寡
C.和颜悦色
D.和光同尘
【答案】16.竞;欣;聆;略
17.B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这类题要求我们平时
要多积累识记常用字的字形,准确书写,同时结合字意和词语意思记住字形,尤其是形声字,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来记住字形。
13 / 16
(2)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这类题要求考生平时多积累,识记常用字的字音,尤其是一些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以及容易误读的字音。
16.①千岩竞秀:重山叠岭的风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竞,读作jìng;②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认为好,喜欢。欣,读作xīn; ③聆听:听。聆,读作líng;
④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略,读作lüè。
17.唱和:读音chàng hè,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A.惠风和畅:读音huì fēng hé chàng,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B.曲高和寡:读音qǔ gāo hè guǎ,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C.和颜悦色:读音hé yán yuè sè,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D.和光同尘:读音hé guāng tóng chén,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与好坏都能相合,不自立异。后多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故答案为:B。
18.(2022·金华)活动一:梦回明招山 纵笔访群贤
八百多年前的一个清晨,金华武义城东的明招山下,悠悠的晨钟声像往常一样响起。一批批 而来的名流学子,从四面八方会聚在明招寺的讲堂里。他们静静地肃立着,等待着老师从朝(Azhāo Bcháo)阳的光芒中走来……是谁点燃了他们沸(téng) __________的思想?又是谁,引领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探寻和思考呢?
他,就是一代理学大师吕祖谦(浙江金华人)。他开创了“婺学”,主张经史并重,学术上采取(jiān) __________容并包的态度,是中国思想史上“坐标式”人物。 根据上面文字,完成◎一◎题。
(1)填入文中________ 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莫名
B.慕名
(2)加点字“朝”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zhāo
(3)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沸(téng) (jiān) 容并包
【答案】(1)B
B.cháo
(2)A
14 / 16
(3)腾;兼
【解析】【分析】①莫名:无法说明、无法表达。
慕名:仰慕他人的名气。这个句子要表述的是学子们仰慕吕祖谦,想跟随他学习,选“慕名”恰当。 ②“朝阳”早晨的太阳,“朝”读“zhāo”。
③“沸téng”写作“沸腾”,“jiān容并包”写作“兼容并包”。 故答案为:◎B ◎A ◎ 腾兼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正确使用。辨析词语的正确使用,首先需要把握词语本身常用的意义和用法,其次结合语境认真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确,包括词义是否符合语境,主体对象使用是否恰当,感情色彩是否符合等。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这类题要求考生平时多积累,识记常用字的字音,尤其是一些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以及容易误读的字音。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这类题要求我们平时要多积累识记常用字的字形,准确书写,同时结合字意和词语意思记住字形,尤其是形声字,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来记住字形。
19.(2022·金华)根据下面材料和你的积累,推断吕祖谦名(祖谦)与字(伯恭)的联系。
吕祖谦的得意弟子洪无竞,请他为自己取一个别字。吕祖谦主张既不能过度追求,也不能没有追求,于是针对“无竞”之名为他取别字为“求仲”。“仲”在古汉语中是“中”的意思,“求仲”就是中正、中和、不偏不倚。
【答案】吕祖谦的“谦”“有“谦虚“之意,“恭“有“恭敬“之意,均为君子之风,名与字相为辅佐,互为
解释。
【解析】【分析】“无竞”意为“无求”,显得处世较消极,根据吕祖谦的主张,名无竞,取别字“求仲”
便是对“无”的弥补与矫正,名和字之间相辅相成,同理推断“谦”和“恭”也是互为辅佐。
故答案为:吕祖谦的“谦”“有“谦虚“之意,“恭“有“恭敬“之意,均为君子之风,名与字相为辅佐,互为解释。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之逻辑推断能力。这类题需要搞清材料中的逻辑关系,研究前后句子意思之间的关系,主要从条件和结论、原因和结果、整体和部分等方面入手。
20.(2022·金华)陆九渊雕像前有“百世大儒”四个字。假如在吕祖谦雕像前补充类似信息,下列选项
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15 / 16
A.须眉
【答案】C
B.尊君 C.先贤
【解析】【分析】“须眉”指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尊君”
意思是地位或辈分高或对人父亲的敬称。“先贤”意思是先世的贤人,过去的有才德的人。根据“一代理学大师”的提示,选“先贤”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这类题一般需要认真积累、分类整理相关古代文化常识,并注意一些易混点、易错点,同时培养解题时的语境意识,结合相关词语的具体语境来判断文化常识并进行恰当选择。
16 /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