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356265 A(43)申请公布日 2019.10.22
(21)申请号 201810306754.8(22)申请日 2018.04.08
(71)申请人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
园区松涛路563号1号楼509室(72)发明人 陆珂伟 吴巍峰 傅杰文 汪国康
方元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304
代理人 魏晓波(51)Int.Cl.
B60L 53/16(2019.01)B60L 53/66(2019.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是否正常连接;若正常连接,则控制所述电子锁锁定所述充电;若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不同类型信号;若在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若在充电过程中未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高了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
CN 110356265 ACN 110356265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待充电汽车与充电桩的系统,所述充电桩包括电子锁和充电;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是否正常连接;若正常连接,则控制所述电子锁锁定所述充电;
若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不同类型信号;
若在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若在充电过程中未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等于第二预设数值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二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
在充电结束后,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不同、和/或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充电内的RC电路的电阻值,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控制导引CP信号的占空比。
5.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待充电汽车或充电桩中,所述充电桩包括电子锁和充电;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是否正常连接;第一锁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正常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锁锁定所述充电;
第一充电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不同类型信号;
第一解锁单元,用于若在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第二解锁单元,用于若在充电过程中未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充电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等于第二预设数值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二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不同、和/或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
第三解锁单元,用于在充电结束后,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2
CN 110356265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解锁单元,用于在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充电内的RC电路的电阻值,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控制导引CP信号的占空比。
3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1/9页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
[0002]国标GB/T 18487.1中提及的充电模式3,该充电模式3一般用于公共充电桩,具体是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电源)时,使用了专用供电设备,将电动汽车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并且在专用供电设备上安装了控制导引装置,从而实现充电。[0003]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用户触发来实现上锁和解锁;第二种是通过整车控制器的控制,实现自动上锁和解锁。[0004]当在充电模式3下为电动汽车充电时,若使用第一种解锁方式,用户无法总是在充电结束的第一时间对充电进行解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待充电汽车与充电桩的系统,所述充电桩包括电子锁和充电;所述方法包括:[0007]检测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是否正常连接;[0008]若正常连接,则控制所述电子锁锁定所述充电;
[0009]若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不同类型信号;
[0010]若在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0011]若在充电过程中未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0012]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3]若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等于第二预设数值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二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0014]在充电结束后,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0015]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不同、和/或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0016]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0017]在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4
CN 110356265 A[0018]
说 明 书
2/9页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充电内的RC电路的电阻值,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
充电输出的控制导引CP信号的占空比。
[001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待充电汽车或充电桩中,所述充电桩包括电子锁和充电;所述装置包括:[0020]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是否正常连接;[0021]第一锁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正常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锁锁定所述充电;[0022]第一充电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不同类型信号;[0023]第一解锁单元,用于若在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0024]第二解锁单元,用于若在充电过程中未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0025]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0026]第二充电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等于第二预设数值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二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不同、和/或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
[0027]第三解锁单元,用于在充电结束后,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0028]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0029]第四解锁单元,用于在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0030]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充电内的RC电路的电阻值,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控制导引CP信号的占空比。
[003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当利用充电为待充电汽车充电时,若检测到预设充电环境,即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可以确定当前使用的是公共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模式;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电子锁解锁充电,便于将处于非充电状态的公用充电桩有效地利用起来;在充电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控制来完成解锁。这样,可以提高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性场景示意图;
[003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5
CN 110356265 A[0035][0036]
说 明 书
3/9页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0038]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上。[0039]在该场景中,101为整车控制器;102为充电;103为充电口;104为具有锁止功能的装置。
[0040]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汽车上都有整车控制器101,整车控制器101可以用于控制汽车充电。具体地,当用户把充电102在充电口103中插到位之后,即充电102和充电口103正常连接之后,整车控制器可以被唤醒,控制具有锁止功能的装置104,具体是控制电子锁将充电102锁定在充电口103中;当充电完成时,一方面,整车控制器可以接受用户的解锁指令解除对充电102和充电口103的锁定,另一方面,在某些充电模式下,整车控制器也可以自动解除对充电102和充电口103的锁定。[0041]示例性方法[0042]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43]S201:检测充电与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是否正常连接。[0044]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首先用户需要将充电插入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0045]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将充电插入汽车的充电口时,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导致充电和充电口之间并没有连接上。例如,用户将充电插入充电口时使用的力度太小,导致充电并没有插进充电口中。[0046]故而,在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之前,为保证充电过程可以正常进行,可以通过待充电汽车的整车控制器检测充电与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0047]S202:若正常连接,则控制电子锁锁定所述充电。[0048]可以理解的是,汽车在充电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充电故障,例如,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充电从汽车充电口中异常拔出,在确定充电与待充电的汽车的充电口连接正常之后,整车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子锁将充电锁定在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内,从而保证整个充电过程的安全性。[0049]S203:若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不同类型的信号。[0050]当电子锁锁定充电之后,待充电汽车即将进入充电状态。[0051]需要说明的是,充电内部有特定的电路结构。结合图1,当电子锁锁定充电之后,充电可以输出相应的信号,整车控制器通过充电口可以检测充电输出的信号。充电可以输出某一个类型的信号,也可以输出多个类型的信号,本实施例对充电输出的信
6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4/9页
号类型以及信号类型的个数不做限定。
[0052]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信号为充电输出的一种类型的信号,例如,所述第一信号可以为充电输出的充电内部RC电路的电阻值。
[0053]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预设数值是一个预先设置的值,例如,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为220Ω,又如,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为100Ω。所述第一预设数值的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方式来确定,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定第一预设数值的确定方式。
[0054]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二信号为充电输出的另一种类型的信号,不同于第一信号的类型。例如,所述第二信号可以为充电输出的控制导引(Control Pilot,简称CP)信号的占空比,其中,占空比指的是一个周期内的控制导引信号的有效电平占整个时钟周期的时间比例,其取值范围为[0,100%],若充电输出的CP信号为方波,那么,该CP信号的占空比为50%。
[0055]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预设数值范围是一个预先设置的范围区间,可以用集合来表征该范围区间,例如,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为[22.17%,97%],又如,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为[22.17%,80%]。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方式来确定,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定第一预设数值范围的确定方式。[0056]电动汽车有多种充电模式,例如国标GB/T 18487.1中提及的充电模式2以及充电模式3等等。可以根据充电输出的信号来确定采用哪种模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充电模式为国标GB/T 18487.1中提及的充电模式3来进行说明。[0057]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式来确定采用充电模式3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0058]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例如,检测到充电输出的充电内部RC电路的电阻值等于220Ω或100Ω时,采用充电模式3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0059]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检测到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例如,检测到充电输出的CP信号的占空比在(22.17%,90%]时,采用充电模式3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0060]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且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例如,检测到充电输出的RC电路的电阻值为220Ω或100Ω,并且,充电输出的CP信号的占空比在(22.17%,90%]时,采用充电模式3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
[0061]针对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RC电路的电阻值进行检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故而在判断RC电路的电阻值是否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可以设置相应的容错阈值,只要检测到的RC电路的电阻值与第一预设数值的差值在容错阈值内,则可以认为充电内部RC电路的实际电阻值等于第一预设数值。例如,容错阈值为1Ω,第一预设数值为220Ω,当检测到的RC电路的电阻值为220.5Ω时,可以认为RC电路的实际电阻值等于第一预设数值。[0062]S204:若在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0063]需要说明的是,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用户可能需要停止对汽车进行充电。当用户需
7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5/9页
要停止对汽车充电时,可以通过用户触发的解锁操作来实现对汽车停止充电。例如,用户触发的解锁操作可以是用户按下车钥匙或者门把手上的解锁按钮,用户触发的解锁操作也可以是用户使车钥匙靠近电子锁等等。当整车控制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操作后,可以控制汽车的直流电机的反向供电电路导通,使得电机反向旋转带动电子锁的锁销从充电的销孔中退出,当电子锁的锁销从充电的销孔中退出时,充电电流会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例如16A),或者直接停止充电,完成解锁。[00]S205:若在充电过程中未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0065]需要说明的是,汽车在进行充电时,在汽车电量快要充满的时候,会进入慢充状态,慢充状态下的充电电流一般较小,当充电电流小于或者等于第二电流阈值(例如0A)时,可以认为电量已经充满,此时充电过程结束。因此,整车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测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流来确定充电是否结束,当检测到充电电流小于预设的电流阈值时,自动控制电子锁解锁充电。
[006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流阈值和第二电流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值,第一电流阈值和第二电流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第一电流阈值和第二电流阈值不具体限定。
[0067]进一步地,当自动控制电子锁解锁充电之后,还可以通过语音、鸣笛以及闪灯等方式提示用户将充电从充电口中拔出,以便于其他用户使用该充电桩,从而提高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
[0068]步骤S203介绍了采用三种方式来确定采用充电模式3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鉴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可以有多种,本申请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A-B:
[0069]A:若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等于第二预设数值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二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007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充电模式为国标GB/T 18487.1中提及的充电模式2来进行说明。[0071]第二预设数值可以参见第一预设数值的描述部分,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可以参考第一预设数值范围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0072]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式来确定采用充电模式2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分别为:[0073]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二预设数值时,采用第二充电模式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例如,检测到充电输出的充电内部RC电路的电阻值等于680Ω时,采用充电模式2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0074]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检测到第二信号在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则采用第二充电模式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例如,检测到充电输出的CP信号的占空比在[8%,22.17%]时,采用充电模式2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0075]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且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例如,检测到充电输出的RC电路的电阻值为680Ω,并且,充电输出的CP信号的占空比在[8%,22.17%]时,采用充电
8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6/9页
模式2为所述充电汽车充电。[007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预设数值和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不同、和/或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0077]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信号和/或第二信号来判断使用充电模式2还是充电模式3为待充电汽车进行充电,可以包含如下三种情况:[0078]第一种情况:当第一预设数值和第二预设数值不同时,可以区分两种充电模式。[0079]第二种情况:当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时,可以区分两种充电模式。
[008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指的是,表征第一预设数值范围的集合与表征第二预设数值范围的集合没有交集。例如,表征第一预设数值范围的集合为(22.17%,90%],表征第二预设数值范围的集合为(8%,22.17%],集合(22.17%,90%]和集合(8%,22.17%]没有交集,则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
[0081]第三种情况:当第一预设数值和第二预设数值不同时,并且,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时,可以区分两种充电模式。[0082]B:在充电结束后,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操作,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008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充电模式2,适用于便携式充电控制盒,不支持电子锁自动解锁,只支持用户触发解锁操作来解锁。[0084]当充电结束后,可以通过用户触发的解锁操作来实现对汽车停止充电。需要说明的是,整车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测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流来确定充电是否结束,当检测到充电电流小于或者等于第三电流阈值(例如13A)时,可以通过汽车内的电量显示仪表来显示汽车的电量,用户可以通过电动汽车内的电量显示仪表确定汽车充电结束。用户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汽车充电结束,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0085]另外,用户触发的解锁操作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见步骤S204中相关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86]可以理解的是,当汽车使用模式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用户也可能需要停止对汽车进行充电。当用户需要停止对汽车充电时,可以通过用户触发的解锁操作来实现对汽车停止充电。
[0087]当整车控制器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之后,则控制电子锁解锁充电。具体地,可以控制汽车的直流电机的反向供电电路导通,使得电机反向旋转带动电子锁的锁销从充电的销孔中退出,当电子锁的锁销从充电的销孔中退出时,充电电流会小于或者等于第四电流阈值(例如13A),或者直接停止充电,完成解锁。[0088]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电流阈值和第四电流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值,第三电流阈值和第四电流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第三电流阈值和第四电流阈值不具体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也不限定第一电流阈值、第二电流阈值、第三电流阈值和第四电流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00]下面结合具体场景,介绍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在该具体场景中,可以使用充电模式2和充电模式3为待充电汽车进行充电;第一信号为充电输出的充电内的RC
9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7/9页
电路的电阻值,第二信号为充电输出的CP信号的占空比;第一预设数值为220Ω或100Ω,第二预设数值为680Ω,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为(22.17%,90%],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为(8%,22.17%]。
[0090]参见图3,该图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0091]当检测到充电内的RC电路的电阻为220Ω且CP信号的占空比为50%,确定汽车的充电模式为模式3,汽车以充电模式3进行充电。[0092]若在充电过程中,用户触发了解锁操作,例如用户按下车钥匙上的解锁按钮,那么,在用户按下车钥匙上的解锁按钮之后,汽车会停止充电,或者,汽车的充电电流会小于16A,用户便可将充电从汽车的充电口中拔出。[0093]若在充电过程中,用户未触发解锁操作,那么,汽车会继续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小于等于63A,当汽车充电一段时间之后,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直至减小到0A时,整车控制器判断汽车充电完成,停止对汽车进行充电,并自动控制电子锁解锁充电。电子锁解锁充电之后,整车控制器控制可以通过控制汽车车灯闪烁等方式,提醒用户充电完成,此时,用户可以将充电从充电口中拔出。
[0094]当检测到充电内的RC电路的电阻为680Ω且CP信号的占空比为20%,确定汽车的充电模式为模式2,汽车以充电模式2进行充电。[0095]若在充电过程中,用户触发了解锁操作,例如用户按下车钥匙上的解锁按钮,那么,在用户按下车钥匙上的解锁按钮之后,汽车会停止充电,或者,汽车的充电电流会小于等于13A,用户便可将充电从汽车的充电口中拔出。若在充电过程中,用户未触发解锁操作,那么,汽车会继续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小于等于13A,当汽车充电一段时间之后,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直至减小到0A时,整车控制器判断汽车充电完成,停止对汽车进行充电。汽车停止充电后,整车控制器控制汽车可以通过播放“充电完成,可以解锁”的提示语音等方式,提示用户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用户触发解锁操作,例如用户按下车钥匙上的解锁按钮,通过按下车钥匙上的解锁按钮控制电子锁解锁充电之后,用户便可将充电从充电口中拔出。
[0096]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当利用充电为待充电汽车充电时,若检测到预设充电环境,即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可以确定当前使用的是公共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模式;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电子锁解锁充电,便于将处于非充电状态的公用充电桩有效地利用起来;在充电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控制来完成解锁。这样,可以提高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0097]示例性装置[0098]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所述装置400设置于待充电汽车或充电桩中,所述充电桩包括电子锁和充电;所述装置包括:[0099]第一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是否正常连接;
[0100]第一锁定单元402,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与所述待充电汽车的充电口正常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锁锁定所述充电;[0101]第一充电单元403,用于若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
10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8/9页
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不同类型信号;[0102]第一解锁单元404,用于若在充电过程中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0103]第二解锁单元405,用于若在充电过程中未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010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400还可以包括:[0105]第二充电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等于第二预设数值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则采用第二充电模式为所述待充电汽车充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不同、和/或所述第一预设数值范围与所述第二预设数值范围不重叠;
[0106]第三解锁单元,用于在充电结束后,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010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400还可以包括:[0108]第四解锁单元,用于在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解锁信号,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所述充电。
[010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充电内的RC电路的电阻值,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充电输出的控制导引CP信号的占空比。[0110]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子锁的控制装置,当利用充电为待充电汽车充电时,若检测到预设充电环境,即检测到第一信号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和/或第二信号在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则可以确定当前使用的是公共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模式;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控制电子锁解锁充电,便于将处于非充电状态的公用充电桩有效地利用起来;在充电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控制来完成解锁。这样,可以提高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0111]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011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0113]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
11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9/9页
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011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2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13
CN 110356265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