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中史八上第14.15.16课)
班级 姓名 九年级复习课 李婷
【课前导学单】 第一板块。中考依据,课程标准
项目内容标准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识理运体记解用验ⅴⅴⅴⅴⅴⅴⅴⅴ伟大的抗日战争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等罪恶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讲述中国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了解七大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ⅴⅴ
备注: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1.从背景来看,1929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德日加快对外侵略扩张步伐,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2.从性质和作用来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战场),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第二板块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填空题
1、“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时间:________________ 地点: 东北沈阳 结果: 影响: 2、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时间: 发动者: 结果________________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初步形成,预示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时间: 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 影响: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 ,两党开始 合作,正式建立_______________ 。
全民族抗战开始。
5·“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 。 6.南京大:时间: 日军暴行
7、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抗战
时间:1938年3月 指挥官: 8、百团大战——党敌后战场抗战
时间:1940年8月 指挥:
意义:是抗战期间中国 战役。提高了中国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9、七大——抗战胜利前夕时间:1945.4 地点: 意义: 10、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时间: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1·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12·抗战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取得的 次完全胜利 的民族战争。 ②抗战的胜利,洗雪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 的转折点。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板块 思路导航 (教学过程)
第一幕:血雨腥风 小组合作问题探究一: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在老师指导下了解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犯下的滔天大罪
第二幕:众志成城 小组合作问题探究二: 哪些因素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
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第三幕:东瀛日落 小组合作 问题探究三:在1945年,有哪些因素促使日本快速走向了失败?
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四:试着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四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既要警惕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又要尽量避免战争,争取用和平手段解决国与国的矛盾和纠纷。
第四板块【课后训练单】及拓展
一、单选题: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时候,脱离
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歌曲中“从那个悲惨时候”指 ( ) A、七七事变后 B、红军长征开始后 C、九一八事变后 D、战争后 2、1936年,一场震惊了世界的兵谏在中国爆发,导致这场兵谏的主要外因是 ( ) A、中日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B、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C、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蒋介石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如你在课本剧《西安事变》中扮演一位的谈判代表,那么肯定有一场你与另一位扮演代表谈判的场景,那么那位演员扮演的代表人物应该是下列的 ( ) A、 B、 C、朱德 D、周恩来 4、“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声激”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5、 1937年12月,古老美丽的南京城曾经被侵略者变成了“人间地狱”,城内尸骨堆积如山,雪流成河,制造这一暴行的侵略者是 ( )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6、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至电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此嘉奖。” 蒋介石至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7、中华民族向来勤劳勇敢,在面对强敌的情况下,能够众志成城,团结御侮,共赴国难。请你指出下列
最能反映这一精神主旨的是 ( ) A、合作北伐 B、共建黄埔军校 C、抗日战争 D 、战争
8、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实现全民族抗战 B、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C、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 D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19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次向他的老师发动战争。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开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进入战争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件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和平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和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2005年日本新版教科书
(1)材料一中的日本在19世纪末“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指什么条约?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歪曲?反映了日本对这场战争持什么态度?
三·课后拓展:思考:以史为鉴,中日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向未来?
第五板块 单元笔记
一·抗日战争的宏观线索:1931、9—— 1937年—— 1945、8 1、“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4、1937年9月,国共两党发表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5、的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 6、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由局部到全民族抗战) (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上升为主要矛盾 (2)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就合作事宜进行谈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4)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开始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近代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史。 ②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
国五大常任 理事国之一。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这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③国共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美国、苏联),重要原因。
五. 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比较
项目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 14-15.4 黄海大战. 威海卫战役 牺牲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 结果 中--《马关条约》 日--割占 危害或意义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37.7-1945.8.5 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收回 是100多年反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近代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出现两种结果原因 清政治.经济落后军备废弛;实行全民族抗战; 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支援 力量强 日寇暴行 启示 旅顺大 落后就要挨打 南京大 1.正义最终战胜非正义。 2.团结合作力量大。
六·重点小结数字归类法:
1、 一个大 (南京大); 近代100多年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 、两个战场(国·共);两位伟大的爱国者(张·杨); 国共第二次合作;
3、三个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三个战役(台儿庄,平型关,百团大战); 4、四支主要抗日力量--(国、共、美、苏)
5、五位名将:(杨靖宇、彭德怀、佟麟阁、赵登禹、李宗仁); 6、六股主要抗日力量:(共、国、美、苏、国际友人、华侨) 7.七大: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8、历时八年:全国抗战(1937—1945)八年,局部抗战(1931—1945)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