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EVDO多载波组网中的终端驻留及指配策略

EVDO多载波组网中的终端驻留及指配策略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2年第2期 信息通信 2012 (总第118期)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Sum.No 118) EVDO多载波组网中的终端驻留及指配策略 邹铁冈0 。支0灏 (1.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300280;2.天津市电信公司,天津300385) 摘要:在EVDO多载波组网环境下,有多种终端驻留及指配策略可供选择。在选择这些策略时,应根据具体的网络场景, 综合考虑接入成功率、负荷均衡程度等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网络服务质量。终端驻留和指配策略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 实现用户分级服务的机制,可以替代通常使用的峰值速率方法。 关键词:EVDO多载波;终端驻留与指配;负荷分担;分级服务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一l131(2012)02—0188—03 1概述 . 态。EVDO终端的驻留策略是指在多载波网络中,当终端处 随着CDMA2000 1XEVDO用户规模和业务的迅速增长, 于空闲态时,如何确定守候在哪一个频点上;指配策略是指存 单载波已经无法满足网络负荷的需求,大部分地区都开通了 多载波网络中,当终端进入接入态时,如何确定使用哪 一个频 第二甚至第三载波来分担业务量。在进行多载波组网时,有 点的业务信道。 二种方式可供选择: 2.1空闲态驻留策略 (1)全网基站全部开通多载波。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网络 空闲态是指终端已经捕获网络但尚未建立连接时的状 结构简单,无载波间切换,网络质量较好;缺点是建设成本高, 态,当终端完成网络捕获或业务连接刚刚断开时均工作在此 一些低话务密度区的载波资源空闲,造成资源浪费。 状态。 (2)只对高话务量基站进行扩容,即“插花”组网方式。 目前常用的空闲态驻留策略有两种:HASH算法驻留和指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节省建设成本,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缺 定驻留。 点是存在载波间切换,异载频交界区容易出现网络质量问 2.1.1 HASH算法驻留 题。 HASH算法驻留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驻留策略,在大部分 在多载波网络中,尤其是在“插花”组网的多载波网络中, 家的系统中被设置为默认驻留策略。其具体流程为:终端扶 我们往往注重异载频之间的切换门限、切换算法和邻区设置 得本扇区的SectorParameters消息后,根据其Channel字段获 的优化,而很少提及终端驻留和指配策略。但实际上,终端驻 得当前扇区下可用的频点信息ChannelList。如果ChannelList 留和指配策略对EVDO多载波网络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频点数为1,则终端选择此频点进行驻留;如果Channel List 本文将重点研究各种终端驻留和指配策略以及它们对网络质 中频点数大于1,则终端使用HASH函数计算得出其驻留的频 量的影响、适用场景等问题。 点。 2 EVDO终端驻留和指配策略 终端使用的HASH输入参数如下: Key=Sessi0nSeed,手机在Inactive状态下随机生成的会话 EVDO终端的可能状态有三种,即空闲态、接入态和业务 种子;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位置色彩等相关特性的对应问题。比较常用的计算机技术数 受和播放技术、运动目标检测、识别、跟踪及告警技术、人脸识 学工具有卡尔曼滤波 动态贝叶斯网络等等。目前比较常用 别技术等等,在这些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善的、 的跟踪方法主要由基于模型的跟踪、基于活动的轮廓的跟踪、 功能强大的基于计算机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对于未来的应 基于特性的跟踪等。 用潜力也非常大,但是也有许多问题可以更进一步的研发,例 行为理解和描述。行为理解和描述即为对物体的运动模 如可以研发三维立体的视频图像等。 式进行分析及识别,并加以描述。将测试的序列以及预先标 参考文献: 注好的典型行为参考序列做匹配。在进行匹配时常用的技术 一般有:动态时间规整技术,其概念简单、算法较简单;隐马尔 [1] 王博,葛卫丽.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设计[J].人工智能及 可夫模型,它是随机状态的机器,其匹配数据技术更为成熟, 识别技术,2011(8) 在学习能力以及处理没有分割的连续数据信息流的方面有着 [2】余腊生,刘勇.基于网络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 更好的优越性;神经网络,目前比较常用的匹配时变数据的重 现[J]_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开发与应用,2009(30) 要方法之一,能够分析人的运动模式和轨迹,利用径向基的函 [3]代科学,李国辉,涂丹等.监控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减背景技 数网络来识别。 术的研究与展望[J]_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6(25) 3结语 作者简介:王骏(1977一),男,湖南永州人,计算机应用助理工程 本文介绍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所应用的相关的关键技 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管理。 术:视频压缩技术、视频数据的传输技术、存储及检索技术、接 188 信息通信 N=SectorParameters消息中Channel List的频点数量(在 EVD0 REV A中增加了Extended channel list和Acces. sHASHingChannelMask) 邹铁刚等:EVDO多载波组网中的终端驻留及指配策略 3.1连续覆盖的多载波区域内部 在连续覆盖的多载波区域内部,各载频的覆盖范围和覆 盖质量基本相当,因此当网络负荷不是很大时,可以采用 由此可见,EVDO网络中的HASH算法驻留与1X网络是 不同的。在1X网络中,终端根据IMSI通过HASH算法决定 驻留在哪个频点上。由于IMSI是固定的,因而同一终端驻留 的频点是不变的;而在EVDO网络中,由于Sessionseed是每 次建立会话时随机生成的,所以同一终端因Sessionseed的不 同,可能会驻留不同的频点。 HASH算法驻留+接入优先策略。此时,终端根据HASH算 法驻留在各个载频上,并且在驻留载频上发起业务接入。由 于接入时使用的载频与驻留载频相同,因而接入成功率较 高。 但是在负荷均衡方面,对于EVDO网络来说,HASH算法 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案。HASH算法可以保证在足够长的统 当采用HASH算法驻留策略时,在足够长的统计周期内, 计周期内,使用户以基本相同的概率驻留在各个频点。然而, 空闲态的终端会比较均匀地驻留在各个频点_卜。 2.1_2指定驻留 相对于HASH算法驻留,指定驻留策略较为简单。这种 策略允许人为指定终端在空闲态时驻留的频点。例如网络中 有37、78和119三个频点时,我们可以通过人机指令,要求所 有终端驻留在三个频点中的任何一个上面。 2.2接入态指配策略 接入态是指终端开始进行业务连接直至连接完成的过程。 当要建立连接时,首先要根据接入态指配策略来选择此次连 接所使用的频点。 接入态指配策略包括接入优先策略和硬指配策略。 2.2.1接入优先策略 接入优先策略就是终端优先在空闲态驻留的频点上进行 业务接入。例如,如果终端空闲态驻留在37频点,则在37频 点进行业务接入。 接入优先策略的优点是终端进行业务连接时,不必更换 频点,避免了由于载频问覆盖不一致导致的接入失败;缺点是 町能会导致载频问负荷不均衡。 2.2_2接入硬指配策略 接入硬指配策略是指在多频点网络中,当终端接入时,网 络侧出于负荷均衡或其它需要,通过TCA消息,强制将终端 指配到某一频点上(不一定是空闲态的驻留频点)建立业务信 道。 硬指配方式因各厂家设备不同,其具体实现方式会有所 不同。其中最基本的硬指配方式为负荷均衡硬指配方式,即 将终端指配到各载频中负荷最低的一个,以保证各载频间的 负荷基本相当。 硬指配策略的优点是可以保证载频间的业务负荷比较均 衡;缺点是终端进行业务连接时,可能需要更换频点,当不同 载频的覆盖范围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接入失败。 3多载波网络中终端驻留和指配策略的选择 从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终端在空闲态的驻留策略 有二种:HASH算法驻留和指定驻留;接入态的指配策略也有 二种:接入优先策略和硬指配策略。组合起来共有四种方式: 即HASH算法驻留+接入优先策略、HASH算法驻留+硬指配 策略、指定驻留+接入优先策略以及指定驻留+硬指配策略。当 然,指定驻留+接入优先策略明显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将导致 所有业务都集中到某…载频上,其余的三种策略组合都是可 以选用的。那么,在实际的多载波网络中,我们如何去选择这 些策略呢?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对于某一时刻来说,各载频的用户数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甚 至差异很大。从实际网络统计的数据发现,采用HASH算法 驻留+接入优先策略时,同一扇区下不同载频承载用户数最多 可相差5个以上。与语音业务不同,对于数据业务来说,5个 用户所带来的数据业务负荷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当网络负 荷较大,对负荷均衡较敏感时,采用HASH算法驻留+接入优 先策略不是最好的策略。此时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指定驻留+ 负荷均衡硬指配策略。 当采用指定驻留+负荷均衡硬指配策略时,我们一般会指 定EVDO的基本频点,即37频点作为驻留频点,因为这个频 点覆盖范围最广。当终端进行业务接入时,网络侧会将终端 指配到负荷最轻的频点上,从而保证频点间的负荷均衡。测 试结果表明,采用指定驻留+负荷均衡硬指配策略时,不同载 频承载的激活业务连接数量差异在1-2个以内。 3.2不同载波交界区域 不同载波的交界区域包括二种情况:一种是较大范围的 多载波连续覆盖区的边缘地带,如图1;另一种是“插花”布置 多载波的区域,如图2。 图1多载波连续覆盖区的边缘地带 我们假定图l和图2中标为蓝色的基站配置F1和F2 两个频点,粉色的基站仅配置F1。那么在交界区的双载波 基站中,由于F2的邻小区干扰水平大大降低,朝向单载波区 域发射的F2载波的覆盖范围会明显大于同扇区的F1载波。 如果此时我们采取空闲态HASH算法驻留的方式,可以 预见,由于交界区的F2覆盖范围大于F1,一些距基站较远的 终端搜索到F2的信号并根据HASH算法驻留在F1上时,可 能会出现空闲脱网的情况;如果在F1上发起业务接入,则可 l89 信息通信 能发生接入火败。 邹铁刚等:EVDO多载波组网中的终端驻留及指配策略 在应用接入优先硬指配时,网络侧会把新接入的用户指 配到负荷最轻的载频上,这一点与负荷分担硬指配相同。不 同的是,负荷分担硬指配是根据激活连接数来计算载频负荷, 而接入优先硬指配是根据有效用户数来计算载频负荷。在计 算有效用户数时,可以赋予不同等级用户以不同的权重。下 面以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这种指配策略是如何实现用户的分 级服务的。 假定某一扇区有F1、F2两个载频,F1载频上有2个铜牌 用户,F2载频上有1个金牌用户。如果此网络中设定的金、 银、铜牌用户权重之比是3:2:1,则此时F1载频上的有效用户 数为2,F2载频上的有效用户数为3。当有新用户接入时,将 被指配到有2个铜牌用户的F1载频,而不是有1个金牌用户 的F2载频。这样就保证了高等级用户占有相对丰富的网络 资源,使其无论在网络负荷高或低时,都能得到比低等级用户 图2‘‘插 ’布置多载波的区域 此,在不同载波交界的区域,不适合采用HASH算法驻 更高的业务速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EVDO多载波网络中,应根据不同的网络情 况选择合适的空闲态驻留和接入态指配策略。 的方式,而需要采用指定驻留+负荷均衡硬指配的方式,使 所仃终端都驻留在全网连续覆盖的基本频点上,而在接入时, 负荷均衡的原则分配到不同的载频。 需要指…的是,负荷均衡硬指配算法~般是针对激活连 接数进行载频之间的负荷均衡,而各载频实际吞吐量仍会有 一在多载波连续覆盖区的内部且网络负荷较轻时,可以选 择HASH驻留+接入优先指配策略,以获得较高接入成功率; 定差距。由于用户吞吐率快速、大幅的变化,实现吞吐量的 网络负荷较重时,则适合选用负荷均衡效果较好的指定驻留+ 负荷均衡硬指配策略。 在不同载波交界地区,由于载波间覆盖的范尉不 一致, 也应采取指定驻留(驻留在基本频点)+负荷均衡硬指配策 略。 负倚均衡难度较大。 3.3应用指配策略实现用户分级服务 日前国内的EVDO网络将用户分为金牌用户、银牌用户 和铜牌用户,其中金牌用户享有最高的服务等级,银牌用户 次之,制牌用户享有最低的服务等级。不同等级用户之间的 利用接入优先硬指配策略可以使高等级用户所在载频的 “拥挤”程度较轻,从而获得较高的业务速率。 参考文献: [1】3GPP2 C.S0024一A.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March 2004 服务差异,一般通过峰值速率来实现。例如,我们可以 将金牌用户的峰值速率设为1.8Mbps,银牌用户的峰值 速率设为i.2Mbps,铜牌用户的峰值速率设为 600kbps。但是,当网络负荷较重时,用户速率远远达不到峰 值速率,峰值速率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了,金牌用户不 【2】EVDO RevA空口信令流程分析指导书,中兴通信技术 有限公司技术文稿,2010. 【3】冯建和,王卫东,房杰,陈剑波.cdma2000网络技术与应 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会得到比铜牌用户更高的服务速率。因此,可以说,通过峰 值速率实现的用户分级服务只在网络负荷较轻时有效。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始终给高等级用户以更好的服务 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通过接入优先硬指配来实现用户 分级服务的方法。 作者简介:邹铁刚(1969.),男,辽宁北镇县人,毕业于南开大学 电子科学系,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 化;刘灏(1985.),男,天津人,毕业于武汉大学通信工程系,工 程师,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一—f一”—+一 在接入硬指配策略中,除了负荷均衡硬指配之外,还有一 种硬指配方式,称为接入优先硬指配。利用这种指配方式可 以实脱川户的分级服务。 +一十“— 一+“+“—・+一*—・+一一——f一”+”・—+一一+(上接第185页)这种模式也正式运用于2010年的广州亚运 会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G+WiFi的构建模式,不但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体验高速 网络的使捷,还可以通过无线移动平台处理各种生活琐务,例 如通过手机NFC支付功能,各类费用缴纳也都将可以通过手 远程支付。更为重要的是,依托“3G+WiFi”无线网络打造的 作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刘华.无线城市:无线第一,城市第二[J].信息系统工程;2009(4) [2] 刘菊花.中国移动加速无线城市建设fJ1.电信工程技术与 标准化,201 1(4) 【3 徐龙.以“无线城市”促城乡统筹发展[3】J]_中国,201 1(5) 作者简介:汪锡鑫(1982-),男,广东汕尾人,高教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高校资产管理。 公共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架起和民众的服务桥梁,综合 容纳各种相关公共服务,实现集成化的一站式便捷服务。总 而言之,无缝网络全覆盖突破了空间和地域的,在让广大 『 民高速享受更多信息服务的同时,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使工 19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